与人交际是孩子必备课,有时和同伴发生争执也在所难免。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有时会出现抢玩具的情况,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表现,也会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

人们会明显地发现,有的孩子可能会在发生矛盾后,依旧能够和平相处,而有的孩子则会为了争抢动手,再也不相往来。

家长对此会倍感疑惑,遇到孩子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应不应该上前去干涉?如何处理才最为妥当?这些问题都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才行。

分享不一定正确,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小林拿了许多的玩具,准备带着孩子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本来孩子玩得很尽兴,但是突然有一个小朋友过来抢玩具,两个孩子就此发生了争执。

小林看到这样的情况,觉得只是一个玩具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小林告诉孩子玩具不要了,没必要因此和别人发生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这样的做法不完全正确,小林应该帮助孩子拿回自己的玩具。家长的强制分享,容易破坏孩子的安全感,无形中会伤害到孩子。

家长会担心孩子与他人发生冲突,或者变得自私、不善交际,进而强迫孩子将自己的玩具与人分享,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形成,渐渐变得自卑、懦弱起来。

看来分享有时并不是完全正确的,家长要考虑周全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一味纵容,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

1)年龄因素

在婴儿时期,孩子并没有明确的分辨能力。直到6~12月时,孩子才会开始有所觉悟,懂得与人分辨,明白什么是属于自己的。

2周岁之后,孩子已经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识,利用周边的物品来确认自我的存在感。孩子对自我的感觉越是清楚,越能感到安全感,更加有利于孩子品格的形成。

2)家长态度

家长会出于礼貌和面子的缘故,进而妥协纵容,从内心会认为孩子要大度的分享。殊不知这样的“强制分享”,不利于孩子心理发展,反而会造成不少的伤害。

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自私自利,就算是与他人产生矛盾,也只是选择一再地忍让。有时强迫孩子与别人分享,看似大度,其实属于一种“剥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孩子意愿

家长不懂得与孩子进行沟通,只是依照自己的意愿做事,这样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勉强孩子做事,不利于身心健康。

常常受到压制的孩子,会觉得自己说话并没有用。长久下去,孩子会变得自卑,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好的东西。家长要懂得尊重孩子的意愿,这样才能提升孩子自尊的水平。

孩子间的矛盾,家长要实施正确的方法

1)观察

孩子之间玩耍避免不了会产生矛盾,一旦发生纠纷,家长不要急于干涉其中,应该先去观察,在等待中再做决断,必要时给予孩子适当的安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学会自己处理问题有利于日后的人际交往。家长可以先观察一下孩子是否会发生冲突,如果不会伤及身体,那么大可以不介入,等待孩子自行解决。

2)告知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社交的准则,不要急于动手去抢,要懂得与人交流商量。矛盾产生,家长不宜急于解决,要与孩子沟通,并且协助孩子索回物品。

孩子的东西被抢夺之后,家长可以先询问孩子是否愿意与人分享。如果孩子想要回来,那么家长就要想办法帮助孩子,先让孩子懂得区分对错,经过仔细思量之后再做出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引导

家长要帮助孩子认清楚问题,逐步地引导其解决问题。了解事情发展的缘由,经历过前思后想才会寻找到解决的好方法。

家长要有耐心,不要操之过急,让孩子将事情的原委说明白,可能有时表达不够清楚,不妨多问问孩子。此时要看孩子的情绪如何,与孩子讲明自己的感受,帮助孩子整理情绪。

家长不要为孩子做决定,要让孩子自己理清头绪,想出解决的办法。比如让同伴先玩,或是与对方一起玩等,家长此时帮助孩子选出最佳解决方案就可。

如再遇这样的事,家长要给予孩子正确方法

1)情况分析

孩子面对矛盾冲突时,会出现多种情况。孩子要学会面对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同伴时,采取不同的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下一次看到同伴被冲撞了,那么此时就要注意躲避一下。孩子可以去寻找家长或是老师来帮忙解决矛盾。

2)正确应对

家长要告诉孩子不同的应对方式,不能每次都用动手来解决问题,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让孩子逐渐地积累正确的应对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孩子要明确自己的界限,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利。下一次遇到同样的事情,孩子要学着先与对方沟通。

有的孩子可能无法表达清楚,这需要家长配合锻炼,这样孩子才能在矛盾来临时,坚定表达自己的立场。

孩子在人际交流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此时过度的忍让或是武力解决都不是万全之策。家长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教给孩子解决矛盾的方法,这样才会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