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王子在八方成佛,八方分别比喻八类成佛方法。第十六位王子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了。他在东北方作佛,东方比喻生长识,北方比喻坚固不动的定,该王子是在禅定中寂灭一切妄识而证得究竟涅槃。

北方坚固不动的定,对于圣者菩萨来说是禅定,对于凡夫众生来说是缠定,凡夫坚固的纠缠在种种妄识中不能出离。因此,凡夫众生修行应当首先灭掉一切根、尘、识、法的结缚。破缠而入禅,就像《楞严经》的二十五个圆通法门一样。

继续边读边聊《法华经-化城喻品第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各个教化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等众生,从我闻法,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诸众生于今有住声闻地者,我常教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人等应以是法渐入佛道。】

释迦牟尼佛继续说:“诸比丘啊,当初我们十六王子为沙弥的时候,各自都教化了无量百千万亿如恒河沙数的众生。这些众生为了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皆从我闻法。如今这些众生中有仍然住在声闻地者,我常常教化他们无上正等正觉。这些人都应当以此妙法莲华法而渐渐趣入无上佛道。”

【所以者何?如来智慧,难信难解。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者,汝等诸比丘,及我灭度后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

“为什么呢?如来智慧难以相信难以理解。那时候所教化的无量恒河沙数众生中,有你们诸位比丘,以及我灭度后未来世的众位声闻弟子。”

这句“如来智慧难信难解”,是对于不懂得相由心生的道理的一般凡夫而言。对于懂得相由心生道理的人,因为有寻求佛智慧的心,自然就循业发现寻求佛智慧的相,所以,只要闻佛说法者,心中种下了佛种,就会因为这个因缘而渐渐深入于佛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当入涅槃。】

佛陀说:"我灭度后,有一些弟子因为没有听闻过这个经典,不知道亦不能自觉地修行菩萨所行的不住相行,于自己所得的功德生灭度想,他们当会入于涅槃。”

涅槃是寂灭的意思。如是心如是相。一些声闻弟子在修行中不知道不住相见的法义,他们从灭度想而生出了灭度果,他们的这种涅槃只是在空有互立的二相中灭掉了“有”相,还有“空”相没有灭。他们住在空境中,并不是究竟圆满的涅槃。

【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是人虽生灭度之想,入于涅槃,而于彼土求佛智慧,得闻是经,惟以佛乘而得灭度,更无余乘,除诸如来方便说法。】

佛陀说:“我在其他的国家作佛,又有了不同的名号。此声闻弟子虽然于他所得的功德生灭度之想,当他入于涅槃后,就会因为在那个国土求佛智慧的缘故,依然能够得以听闻这个经典。所以,诸比丘一定要明白,只有妙法莲花经这样的不住相见法门才能得到究竟的灭度,除此之外,没有其余的二乘。除非诸佛如来为了方便说法,才有设定这样的名相。”

虽然有一些声闻弟子没有听闻过妙法莲华经,不知道无量义处三昧,亦不知道不住相见法门,但是在他们灭度后,依然会随着这个寻求佛智慧的净缘而遇到此经。

如来智慧之妙用就是这样不可思议,修行辗转中必定会遇到妙法莲华这个不住相法门。这是由求佛智慧的心决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深入禅定,便集诸菩萨及声闻众,为说是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惟一佛乘得灭度耳。】

佛陀说:“诸比丘,若是如来自知涅槃的时间就要到了的时候,众生心地又清净,对佛法信解坚固,能够明了通达般若空法,深入于禅定之中,如来就会召集诸菩萨以及声闻大众,为他们宣说这个经典。告诉他们世间没有二乘能得究竟灭度者,只有一佛乘能够得到究竟的灭度。”

【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如其志乐小法,深着五欲,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是人若闻,则便信受。】

“诸比丘你们应当知道,如来是以方便法而深入众生的心性。如果他们志愿乐于小法,深着在五欲相中,为了这样的缘故而为他们方便说涅槃。这个人若是这样听闻了。就会马上信受。”

比如说,在世间跟一般人谈佛法,告诉他们究竟涅槃,他们往往就会理解成“一切寂灭,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要”,很难接受。如果换一种说法,告诉他们学佛法能够灭掉烦恼,生活幸福,很多人往往都会接受。

十多年前有一个学佛人在深圳东门开店,闲暇时和临近几个看店的聊天。这个学佛人就建议她们去弘法寺办一个皈依证,这样进仙湖就不用门票了。五年后遇到了这个学佛人,她告诉我说:“当年那几个为了省门票钱而办皈依证的人,现在几乎都在学佛,有的甚至都吃全素了。”

如来智慧不可思议,怎么料到一个皈依证都能将人引向求佛智慧的道路呢?

还有一个人因为当时生活不顺利,听人说放生能化解,就去放生了,当时放生的是泥鳅。后来,她再也不吃泥鳅了,她说:“我放它又吃它,感觉自己良心上过不去。”这个人现在生活得不错,常常自己读读佛经,教导孩子读佛经,他的丈夫也同样如是。

如来智慧不可思议,无论怎么遇到的,只要遇到,冥冥中就会有一种加持,令人寻求佛的智慧,得到解脱。

《化城喻品第七》(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