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中国地理上的三大偏见,也许很多人都听说过:

一个是在广东人看来,除了广东之外的地方都是北方;一个是在东北人看来,只要是出了山海关就都算南方,再有一个就是在其他省份的人看来,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都是东北。

很多来自黑辽吉三省的人,出门在外的时候,大多都会说自己是东北人,感觉就像是在介绍自己来自一个省份似的,所以很多外省人也都觉得东北三省怎么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省。那么为什么现在人们一说到东北,似乎就像是说一个省呢?小编今天也来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我我国的省一级历史沿革中,也并不一定就是严格按照文化或地理来进行划分,同一个省内部不认同和跨省地域认同也很常见。但是像东北三省这种跨三省认同现象还是比较特殊的。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闯关东"运动奠定了东北地区区域认同的基础

一、"闯关东"运动奠定了东北地区区域认同的基础

东北地区是满族的起源之地,在清朝的时候,汉民族的人是不能随意进入这个地方的。但是由于中原地区战乱灾荒,人民生活困苦,而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就吸引了很多灾民冒险进入这个地方。这种情况在乾隆时期就开始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到了咸丰时期,清政府被迫开放了这个禁地,同时,大量的移民也有助于清廷对抗沙俄对东北地区的侵蚀,"闯关东"也就在这个时候形成了风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从1861年往后的五十年里,东北地区的人口就增加了6倍多。到了清朝末年,迁入东北的人口达到了一千多万人。到了民国时期,二十年间就有近千万的移动到东北地区谋生。

持续多年的"闯关东"运动,极大地改变了东北地区的人口构成,也为以后形成的东北地区区域认同奠定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东北民俗文化和方言的形成巩固了区域认同

二、东北民俗文化和方言的形成巩固了区域认同

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语言情怀,说比较相近方言的人很容易产生认同感。"闯关东"以后,大量移民进入东北腹地,有的人说直隶方言,有的人说山东方言,这些方言经过了不断地融合,渐渐形成了现在人们比较熟悉的"东北话",而说这些"东北话"的人自然就被认为是东北人。

我们可以把东北的民俗文化看成是一个单独的民系,而这个新的民系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才发展起来的。这么短的时间内,也不太可能形成像其他省份那样按照行政区划划分的民系。所以,作为一个统一的认同,"东北人"这个概念更有影响力,也更能得到大多数东北人民的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近四十多年来稳定的政区,为东北区域认同创造了条件

三、近四十多年来稳定的政区,为东北区域认同创造了条件

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在近代经历了剧烈的变化。

在清朝末年的时候,东三省这个概念开始形成,到了民国时期,也基本沿袭了这个行政区划。但是"九一八"事变以后,东三省被日本占领,伪满洲国的建立后,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开始剧烈变化,先是建立了十个省,后来又增加到十九个。在这一时期,在清末"闯关东"后建立的社会认同被严重破坏。

收复东北以后,南京国民政府在东北地区设置了九个省。新中国建国前,为了突出东北的工业中心地位,在东北地区建立了多个直辖市,形成了"六省六市"的行政区划。建国以后,经过了一系列的区划变革,直到1978年,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终于趋于稳定。

这种稳定的行政区划,对建立起东北地区的区域认同感是非常有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地理上的隔绝,为东北地区区域认同提供了前提

四、地理上的隔绝,为东北地区区域认同提供了前提

和我国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相比,东北地区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比较独立的位置,我们看看东北地区的地形图就很明显了。

大家都知道,东北大部分地区处于东北平原地带,周围被大山、河流和海洋包围着,在地形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封闭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隔绝了和华北地区的联系,所以在以前东北地区被称作是关外地区。而在关外的东北三省之间,人民的流动是没有地理障碍的。

而这种地理上的隔绝,也就造成了心理上的一定隔绝。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中心,以及计划经济时代的共同经历,东北地区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整体。再加上近代东北人被贴上了各种"新标签",更是加固了这种对自身的认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位小伙伴们,现在你们知道东北三省为什么会给人一种一个省的感觉了吧。对于这种现象,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大家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