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刺绣里的禅意生活

《一禅小和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晓,这个漫画是我们苏州一家网络科技公司自创的,之前也比较火热。此前一位常州的绣娘荆美芳绣了一个8厘米大小的一禅小和尚,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上摘得了金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看尺幅小,要绣出玉石感其实并没那么简单。小和尚顶着圆鼓鼓的肚子,另一只手摸着光滑的脑袋,这样的姿态很是还原一禅小和尚的神形,颇有玉器的通透感。这是荆美芳自创的一种Z形针法,并且取之名为“一禅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缘变成一位绣娘源于当时她高中毕业去了广州学美术,在一次和朋友的旅行中来到了苏州镇湖。她看到一排绣娘在湖旁边刺绣,觉得场景十分震撼心灵。荆美芳就想起了小时候和母亲也会一起绣些小东西,比如自己穿的鞋啊或者是床上帐子上的图案之类的,对刺绣是有功底的。对于眼前见到的苏绣,她很想尝试着学习,就找了一个年龄较大的阿婆问:“我能学这个吗,你能教我吗?”

苏州阿婆比较谦虚,就说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教别人,就让荆美芳坐在她旁边看她绣。于是荆美芳立马付诸行动,当即上了一个绷,描好底稿,坐在阿婆旁边观察绣法。这样一来她花了将近半年的功夫,学成后回到广州开了一个刺绣禅修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荆美芳对于禅意的休闲舒适生活是十分向往的,开设这个刺绣禅修院的本意也是为了让更多人抽身于繁杂的快节奏生活状态,体会刺绣时的平静禅意。在异乡创业十年的荆美芳最终还是回到了家乡常州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作室的进门处就摆着一件刺绣屏风《自游自在》,这苏绣上面绣的是三条大小不一的金鱼,轻盈之感呼之欲出,有一种“皆若空游无所依”的视觉感受。要绣出这种轻盈的质感,就要把一根线劈成160分之一来绣,在劈线上面花的时间是很多的。这幅作品从设计起到上手刺绣再到装裱完成一共花了两年的时间,可见刺绣是十分磨人耐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荆美芳说的,做刺绣需要时间久,所以每天只能看到一点点成果,到结束才有成就感。刺绣考验耐心和毅力,往往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果就容易放弃这是很多人的通病,爱一样事物一定要用心把它学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荆美芳也分享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现在出去别人问你是做什么的,知道我是做刺绣的之后都会尊称我为老师,以前可能就不会这样。”在印象里我也有荆美芳的共同感受,老早做刺绣很少被扯上艺术的高度,别人心里只会理解为“就是绣花的”。在做刺绣为家里赚钱养家的时代里,这些手工非遗传承人并没有被认可一个“高尚”的地位。现在时代不同了,“手艺人”“匠心文化”“手工非遗艺术家”等词开始润化这些做手艺的匠人。这固然是一个好的现象,因为这同时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关心关注古老的手工艺,挽救传统于险境之外。

今日推荐苏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