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冷炮历史】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世纪初的孟加拉湾,是一个四方竞相争夺的财富聚宝盆。除了印度洋和太平洋这两大水域间的国际航运,恒河平原与中南半岛的丰富物产也催生出大量交换需求。因此,不仅地方邦国乐于雄霸该地,海陆两头的任何强权也都想要将之纳入自身体系。但位于今日缅甸西部的阿拉干王国,就可以说是各方势力中的一股清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期欧洲探险家绘制的北孟加拉湾地图

由于夹在印度次大陆和缅甸腹地之间,阿拉干王国自建立开始就显得有些与众不同。他们经常与周遭的东方邻居缺乏共通语言,又不会为争夺土地而圈养太多常备部队。但却乐于吸纳印度、南洋和穆斯林商团,用海运维持自己的一片天空。反过来也容易对阿瓦联盟、东吁王朝与莫卧儿帝国这样的陆上霸王保持警惕,并尝试与外来的葡萄牙探险队维持合作关系。该国君主甚至花费几代人时间,学习如何掌握先进的欧洲军事技术,并成为首个将海军完成西化改造的东印度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访客笔下的阿拉干城风貌

然而,政治家没有永远的朋友,依赖特定产业的国家也不会存在永恒盟友。当意识到葡萄牙定居点的数量越来越多,阿拉干人自己的孟加拉湾控制权就要遭到无情稀释。于是在缅人东吁王朝的衰落期内,双方的关系就变得急转直下。曾是重要商业据点的松迪布岛,就因位于梅克纳河的出海口而遭过阿拉干军队围攻。虽然第二东吁王朝的忽然复兴,短暂叫停了这轮对抗,却很快又因沙廉城的最终陷落而继续推进。以至于连恒河下游的其他基地也处境艰难。由于具备西式帆船的建造技术,又大量装备火绳枪与轻型火炮,让本土军队与西方殖民团间的差距较过大为缩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兰船只的造访 让本地君主有了更多选择

1615年9月,一支匆匆组建的船队从果阿赶往孟加拉湾。由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四处出击,阿拉干人已更加倾向于同新来者缔结贸易同盟。尽管同时期的锡兰与波斯湾局势同样紧急,但葡属印度总督区还是决定先下手为强,尝试加强恒河三角洲的水上防御。弗朗西斯科-德-梅内塞斯被任命为舰队指挥官,并配备有14艘适合在当地活动的加利奥特快速帆船。但他的上司却是个拥有更多想法的野心家,期望能有有限的兵力直接拿下整个王国。这也意味着不足千人的他们,必须同数万装备相同武器的本地士兵进行对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常只装备单杆风帆的加利奥特快船

10月3日,葡萄牙舰队终于绕过科摩林角,抵达遥远的阿拉干海岸。梅内塞斯首先让1艘战舰到最近的松迪布岛通报情况,自己则率领余下的13艘船立刻冲入加拉单河水域。但这种单纯追求突袭效果的行动,还是因缺乏可靠的领航员而变得异常迟缓。除了麾下多名船长的质疑,前出到上游侦查的小分队也被阿拉干守军发现。虽然单艘加利奥特帆船的火力足以击溃一整群小艇,但还是因遭遇搁浅而暂时退出战斗。葡萄牙人的行动也因此被完全暴露。仅仅2天时间,规模庞大的阿拉干海军便倾巢出动,用几十艘形制类似的小船堵住航道。同时还拖拽带1艘荷兰盟友的双杆帆船,上面安装有近20门火炮,堪称欧洲突袭者们的强悍对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荷兰人也经常在亚洲运用各类小型快速船只

此时,梅内塞斯的兵力已缩减到12艘加利奥特单杆帆船,并且因河道内的空间有限而只能采取舰艏迎敌模式。本着多年来在亚洲水域建立的自信,决定立刻摧毁这批拦路虎。其中的4艘帆船,还因盲目乐观而冲锋过于靠前,并因此遭到阿拉干方面的迎头痛击。此时的葡萄牙人才真正看清,对方士兵大都拥有和自己手里类似的欧式枪械,不少人还穿戴着完整胸甲。当大量火药制造的浓烟笼罩各船,连续不断的枪炮射击也没有出现停滞。尽管许多土著船员在近距离对轰中被迅速撂倒,但他们也成功打死包括4名船长在内的许多葡萄牙士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呈南北走向的 加拉单河水域

更为糟糕的是,潮汐作用将整个战场逐步推向上游。这让身陷重围的4艘加利奥特几乎难以脱身逃离,而在外面干着急的友军也不能同时赶来支援。其中1艘船还因为迷失方向而误入支流水系,船员在稍后遭数目更多的阿拉干陆军围攻,全部被杀死在那里。另外3艘船则成功加入战场,却无法为内圈的同伴增添任何实质性帮助。若非那艘荷兰双杆帆船因航道拥挤而无法上前,突袭者们的损失将会更加惨重。但上面的荷兰船员还是参加了战斗,以身作则的指导土兵如何从容射击并坚守阵地。直到有多艘船被葡萄牙人丟置的炸药桶点燃,阿拉干人才稍稍表现出后退倾向。梅内塞斯也借着下午的退潮机会,带着残部从包围圈中成功逃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迪布岛上的葡萄牙社区 为远征军提供了充分援助

一个月后,重整旗鼓的葡萄牙舰队再次驶入加拉单河。经历前次的惨痛失败后,梅内塞斯带着余下的13艘船航行到孟加拉湾北部,在松迪布岛的移民社区内进行休整。也是在那里,他们获得了由岛上殖民者组建的援助部队。首领迪阿麾下拥有1艘装载16门炮的大型加利奥特帆船,并可以获得20艘小型桨帆船与50艘交通小艇的有力支持。更为重要的是,由于长期在孟加拉水域活动,他的阵中不乏熟悉本地水道的仆从和领航员。这些人的鼎力协助,让征服阿拉干的计划再次有了起色,更让以为风格已经平息的阿拉干人大惊失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葡萄牙与阿拉干舰队都大量使用的小型桨帆船

11月18日,两位葡萄牙指挥官将手中的船只平均分配,确保每个分队都有7艘加利奥特单杆帆船、10艘福斯特小型桨帆船和20艘小艇。所需面对的阿拉干舰队虽缺乏准备,规模却也比前次遭遇时更为庞大。由于从未料到第二场交锋会突然而至,阿拉干人将整个船队都保持静态防御模式。其中的最大依靠,无疑是1艘荷兰人驾驶的盖伦帆船和那艘前次就险些出场的双杆帆船,两翼则是100艘仿制葡萄牙风格的单杆快船。她们全部被绳索拴在一起,彼此间还安插有300艘同样由欧洲人传入的小型桨帆船。在这道蔚为壮观的浮动堡垒防线背后,还有近千艘小艇用于调度兵力和信息传递。最后才是构筑在滩头的多处炮台,对前面的舰队实施火力支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拉干海战中的双方布阵形势

梅内塞斯只能让所有战船都以单纵队模式前进,利用涨潮的河水在炮兵射程外快速机动。当两个分队都驶过了敌军阵线的中心位置,又开始借退潮的流量调转方向,突然呈90度冲向对方。最后在阿拉干与荷兰联军的诧异目光中,再次将船体调整为原来的反方向,并用全部的侧翼火力向对方发起猛烈轰击。虽然守军有在锚地前安插大量的阻拦木桩,却也无法让自家的舰船去及时调整迎战位置。结果,无论作战单位来自荷兰还是本地,装备何种数量口径的武器,都只能以船艏的那部分进行还击。滩头上的炮台则更为尴尬,既不能打到太远距离上的目标,也在两军距离过近后又失去了射击视角。结果,葡萄牙舰队就贴着木桩位置漂流,不管不顾地对经过目标实施轮番打击。尽管没时间击沉敌船,更不可能发起跳帮争夺,还是大量杀伤着失去意志的守军士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葡萄牙与阿拉干舰队都大量使用的加利奥特快船

许多阿拉干人纷纷利用通向滩头的木桥撤离,却遭本国君主派来的督战队砍杀。但无论插有头颅的长杆数量多少,还是挡不住逃兵们的求生之路。直到对方全都成功回到下游位置,才陆陆续续回到先前的岗位。为了进行快速反击,他们又用小型桨帆船将那艘荷兰双杆战舰拖拽出来,借助顺流而下的优势加速前行。葡萄牙舰队很快找到了应对方法,将全部火力集中在小船身上,从而切断了荷兰战舰的大部分动力。后者也出于恐惧,被剩余的阿拉干人拖往附近浅滩抛锚。但这些努力还是收获了相当效果,不仅打死了冲在前排指挥的梅内塞斯,也让接过指挥权的迪阿感到无力攻克阿拉干城。于是率领余部撤出了加拉单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迪布岛的殖民社区 在战后被主动放弃

随着这次海战的结束,阿拉干与葡萄牙人的关系也降至冰点。手里那支抢先完成西化改革的海军,也被残酷的事实证明效果非常有限。但考虑到缅甸海岸的位置较为偏僻,很少能接触大中型欧式船舶,以上这些产出也就显得合情合理。他们最大的损失还在于人力,但返回松迪布岛的对手则在这方面存在更多困难。迪阿曾希望远征队能留下帮自己防御殖民社区,友军却必须赶回果阿向上级复命。于是,这个位于孟加拉湾的小岛据点,便在1616年初遭无奈放弃。对于当初还想鲸吞整个王国的总督来说,这样的成果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性结局。

欢迎关注网易号:冷炮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