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都说眼界决定境界,格局决定结局,在中国的书法圈子里,各路大家层出不穷,有人对他们赞誉有加;亦有人对他们诋毁讽刺。

而当代书法家欧阳中石,就受到了来自外界对其诸多的“艺不配位”的质疑声,言之他的作品程式化过于严重,不足以能够撑得起“书法名家”的称号,而他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借书法之名,沽名钓誉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幼受艺术熏陶,国粹文化深深扎根于心

1928年,欧阳中石出生在山东泰安肥城市的一个普通乡村,干净明亮又慢节奏的生活,是最闲适与自在的。

因此欧阳中石自幼便喜欢带上小板凳就跑去看村里的戏曲演出,演出的种类也繁多变换,不管是京剧还是皮影戏,都在幼年的欧阳中石心底埋下了艺术的种子

因自幼得到了较大的艺术熏陶,欧阳中石15岁的时候,在同学家随意唱了几句京剧,意外得到了奚派大师奚啸伯的赏识,收他为关门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奚啸伯

受到了京剧名角的倾力栽培,欧阳中石却没有选择自此踏上戏剧表演之路,国粹京剧殿堂对他而言,只是足以给予自己力量与美的享受。

欧阳中石虽然没有因对京剧有足够浓厚的兴趣,就开启了他的京剧生涯,但国粹文化在他心底依然是最柔软的存在,也是他日后踏上书法之路的铺垫。

总要在恰当的时间,给种子以适量的阳光雨露,日后才能让欧阳中石埋藏心底的艺术种子萌芽、开花与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阳中石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欧阳中石初显哲学天赋

二十二岁的欧阳中石就收到了辅仁大学哲学系的录取通知书,哲学本来就是一个给人以高深莫测的概念,哪知欧阳中石却如鱼得水一般在哲学方面也颇有天赋,游刃有余。

后欧阳中石又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逻辑史,师从“中国哲学第一人”金岳霖

金岳霖的哲学成就在中国历史上是有目共睹的,而正是这样一位终身致力于哲学的名人,才让欧阳中石大学四年的勤勉有了成功,也让他在哲学方面,有了其更加具体的思考与造诣。

欧阳中石孜孜不倦开发着他人生的各种无限可能性,作为京剧名角的关门弟子时,世人以为他会在韬光养晦中一举成名。可是他还却选择了更遥远的目标,一心扎入哲学,毕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欧阳中石心中的远方,他风雨兼程,迟早会抵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生我材必有用”,教书不是“大材小用”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北大学有所成后的欧阳中石,毕业后服从学校的安排,到一所女校教书,成为了一名教书匠。

因为当时教师资源尤为匮乏,所以欧阳中石的教学,涵盖了中文类与理工科,甚至还有体育课,成为了一名“全能”的老师。可是这样的岗位安排,在世人看来是对欧阳中石的大材小用,认为他的学识仅仅在教书上得以发挥,就太屈才了。

可是欧阳中石却不以为然,“天生我材必有用”,他认为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在每一个行业里,要先精进修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欧阳中石勤勤恳恳于教书事业,不曾懈怠。

几十年来,在意气风发的青春里,欧阳中石曾在多所学校任职 ,有着深深的教书育人责任感与使命感,亦乐在其中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上春树曾言,真正的绅士,是先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所以哪有什么怀才不遇,大材小用。欧阳中石虽然博学多才,却只是在教书生涯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莘莘学子,做到了“桃李满天下”之时,就是他现阶段最大的成功。

毕竟“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功成名就之前,所有默默努力不受关注的时光,都是沉淀,厚积薄发,为日后能够更加从容不迫地走在更加光明的道路上积蓄足够多的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贡艺必精苦,用心必公平”,欧阳中石“半路”转向书法界

年过半百的欧阳中石,本应遵循当下的人生轨迹,可是他身体里却积攒着无数的能量与智慧,一直想要历经不同的人生体验,看尽这世间百态。

所以欧阳中石进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以不同的人生角色,开启了书法教育的生涯。“半路”转向书法界,是需要足够多的勇气的。

欧阳中石的书法,师承书法大师吴玉如,吴玉如先生的书法集众家之所长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清秀端庄又劲健豪放的风格。所以“严师出高徒”,在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欧阳中石的书法风骨自成,有着自己对书法独特的见解与思考。除此之外,欧阳中石还致力于书法教育的推广与普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玉如

面对不同的年龄层和文化水平阶段,还着力打造了完整的书法体系,让培养书法专业人才的教育更加系统化,合理化,欧阳中石还与众多书法家一起为中国书法事业的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因此欧阳中石在书法界享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也荣获了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生成就奖"的最高荣誉,在书法界站上了顶端。

可是“高处不胜寒”,欧阳中石虽然没有恃才傲物,因得奖就骄傲自满,但是仍旧引来了外界的不满与质疑。

书法讲究的是艺术,而欧阳中石的作品并没有表现出艺术气质来,故而他的荣誉也并非实至名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人都觉得,欧阳中石不过是一位不懂书法的“书法大家”。他虽然是盛名在前,乃众人“吹捧”的当代书法名家,但其之作品程式化过于严重,并不符合书法内核。

可是说到底,这是中国书坛里大部分书法家近几年的通病所在,书法家个人特征不够明显,临来摹去也无非就是以魏碑为代表的隶书或者以“颜柳”为最的楷书,均难以有较大的突破与创新。

所以欧阳中石的书法作品才会为世人诟病。中国书协的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还需要更多的人“上下而求索”,方能永葆鲜活的生命力。

爱因斯坦曾言,一个人的价值不是在于看他取得了多少成就,而是在于他做了多少的贡献。欧阳中石在书法教育上的贡献是不可置否的,这是他的功,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应当给予这位大家最充分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书法既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自成一派风格,也不是向外呈现写得敷衍又潦草的作品,借以沽名钓誉。那么不管是内行人还是外行人,都应当以一句“老师”尊称,去肯定他的付出与成就,而不是一味指责他的书法过于出程式化。

瑕不掩瑜,欧阳中石也并十全十美之人,但他的书法,内涵的是历经过风霜雨雪的人生旅程,表现是饱含了酸甜苦辣的生活滋味,所以在付诸于笔端时,才会以时而遒劲有力,时而清秀端庄的作品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换句话来说,“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是欧阳中石最淡然的处事方式,不论外界对于他是否能够适合“书法大家”这一称号,他也能看淡名利,忠于自己。

所谓“欲戴其冠,必承其重”,诸多的质疑声会成为不断鞭挞欧阳中石在书法上不断进步的动力。“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欧阳中石不管在人生的哪一个阶段,从事什么职业,都给社会交上了满意的答卷,已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