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三篇简单分享了享有春秋五霸之名的七位国君的故事,尤其前期齐桓公、晋文公向来并称,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大概是的霸主典范。要想成为霸主,不仅仅需要国力强盛、武力值高,还需要满足其他潜在标准,有学者总结下来形成四条标准:尊王、攘夷、拒绝篡逆、反对兼并;这四条刚好准确的描绘了春秋时代的社会现实,咱们依次来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尊王

在前篇分享春秋列国简览的时候,提到过周幽王死后,曾经有短暂的二王并立时期;具体地说是申国、许国、郑国、晋国、秦国等拥护幽王儿子周平王,而虢国及其他部分姬姓诸侯国拥戴幽王的弟弟周携王,此举似乎得到了以鲁国为首的东方诸侯国默默的道义支持。公元前760年,晋文侯(注意:并非晋文公)击杀周携王,结束了二王并立的混乱局面。

一方面是周王室失去大部分土地,力量衰微;另一方面是平王是由他舅舅申候联合犬戎等势力杀掉幽王后推上王位的,有“得国不正”的嫌疑,虽然得到晋国、秦国等大力支持,但也有许多诸侯国内心颇为不屑,如一向重视礼法的鲁国等。导致天子毫无威权,周王朝有崩溃的危机。

尊王的口号,既是现实政治的需要,也是一种利益交换:维护周天子的尊严,换取驱使诸侯国的合法权力。

所谓霸主的霸字,就是伯的转音,而伯就是诸侯之长的含义,代天子管理诸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攘夷

先秦古书中常见蛮夷戎狄四字,很多人就误解这是不同的四个种族;其实不是,这四个字更多的和方位对应、表明大概所处位置,就是所谓的西戎东夷南蛮北狄。接踵而来的误解是会用更加后世的眼光去理解他们所居的地理位置,觉得他们应该是处在中原大地的四周……

其实不然,他们很多就在中原,是和各个诸侯国混杂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

史书上虽没有特别说明,但很多语句都在暗示这一点。如“楚自东夷伐陈”,似乎在说楚国和陈国之间有东夷人存在;“楚破南阳九夷”,“公会戎于潜”,而潜在今天的山东曹县;申国联合犬戎杀周幽王,而申国在今天河南南阳……,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再一一列举。

而且双方互相通婚、联手的情况也很常见,周襄王、齐桓公、晋献公等都娶过戎狄之女;崤山之战中晋国有姜戎助阵,鄢陵之战中楚国有东夷援手等等。

在当时而言,所谓诸夏和戎狄,并没有后世的那种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双方更多的应该是生活习性上的差别:各个诸侯国是农耕社会,而戎狄应该还是游牧社会。幸而当时人口有限,地域空间相对广阔;你种你的地,我放我的牧。互不干扰的时候倒也相安无事。

到了春秋时代,各个诸侯国普遍开始受到戎狄的侵扰,很多小国其实就是一座小城而已,被攻破就算灭国了。

攘夷成为刚需,既然周天子无力,那么诸侯之长——霸主应该承担这个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拒绝篡逆

春秋之世,各国内乱、篡位的事件变得非常普遍;鲁国鲁桓公弑兄夺位,宋国华督弑宋殇公,晋国曲沃伯杀晋哀侯,郑国、卫国、陈国……不胜枚举。

另外因为后宫妇人得宠,欲更换太子而引发的内乱也非常频繁,周幽王因此而身死国灭,晋文公因此而流亡在外接近二十年……

这些都严重破坏当时的诸侯秩序,成为热门的共性问题。所以齐桓公在大会诸侯,在葵丘之盟中的有“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的约定,即不轻易更换太子,不要因为宠爱就忘了妻妾有别,妇人不得干预政事等等。

春秋时期经常看到一国发生内乱,公子们可以出逃,或者去亲戚之国,或者干脆就周游列国,基本都能受到款待。当然了,如果利害相关,各国也不会手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反对兼并

周王朝分封诸侯是持续性动作,武王伐纣、周公东征后分别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建国,之后偶尔的封国动作也有不少。

那么到底一共有多少个封国呢?这个众说纷纭,有说五十多个;有说七十多个,有说一百四十多个;根据清代学者顾栋高所著《春秋大事表》中的梳理分类,总数在二百个左右。但其中较大的,也就《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的鲁、卫、齐、晋、楚、宋、郑、秦、陈、蔡、曹、燕、吴等十多个,其余的规模都非常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时的国,跟现代的国有本质的区别;当时的国有点类似城邦的概念,很多小国一城即一国;即便是较大的诸侯国,在野外的控制力也非常有限,这也是上文提到的戎狄和诸侯可以混居的客观条件之一。

平王东迁之后周天子衰微,诸侯国互相之间的兼并逐渐频繁起来。后来的所谓大诸侯国,不少是兼并了诸多小国才大起来。据统计,楚国兼并四十二个小国,晋国兼并十八个、齐国十个、鲁国九个、宋国六个……

所以反对兼并这一条或许可以这样理解:霸主反对其他诸侯国兼并,理由是:放着,让我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在春秋前期,齐桓公、晋文公的时代,以上四点的约束力尚且有效;到了春秋晚期,礼崩乐坏的更加严重,似乎并不存在任何约束力。

随着兼并现象愈演愈烈,剩下的诸侯国也越来越大;各国开始在其内部施行分封,对卿大夫等重臣授予封地且世袭;其结果,这些卿大夫的势力越来越大,国君逐渐开始变成像周天子一样的傀儡。

晋国这种趋势特别明显,因为“世代有强卿”让晋国在春秋前中期成为超级大国,但也导致在春秋中后期形成六大家族把持政权的局面;最终六大家中的三个家族瓜分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到来。

战国,咱们下一篇接着分享。

本文由混沌减压机原创,为读史笔记系列第三十四篇;从三皇五帝到唐宋元明清,咱们慢慢聊。如若喜欢,欢迎关注、点赞、转发、评论,您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