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著名文人胡适,有一个很奇怪的癖好,那就是总喜欢借钱给别人,并且从不盼望收回

曾经有人问他,这些钱你收不回来,不心疼吗?他笑了笑直言道:“我借出的钱永远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这话一听,会给人云里雾里的感觉,但其实大有玄机。我们不妨先看看几个胡适借钱给他人的案例,再从中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寅恪。著名的学者,文章、人品都是第一流,但是有一个问题却始终困扰着他,那就是因为从小用功过度,陈寅恪罹患眼疾多年,时刻有失明的危险。

当时国内医疗水平不高,庸医横行,在国内治疗疾病,就是死路一条。为了不至于失明,陈寅恪远渡重洋来到了英国伦敦。

这里有全世界最好的医院,但陈寅恪的眼疾实在是过于顽固了,就连当时最顶尖的英国医生也束手无策。陈寅恪没有办法,只有回到祖国。

在归国途中途径美国,找了很多美国一医生,也是无计可奈。胡适当时恰好在纽约,知道了陈寅恪先生的事情,二话不说,立刻叫人送了一千美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语堂。这位中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也曾经有过资金周转不灵的时候。

那时候林语堂还是哈佛的一个学生,靠着奖学金过日子。民国政府实在不怎么靠谱,军队里面都时常克扣军饷,更何况几个留洋的穷学生。有一天,政府就停发了奖学金。

这对当时的林语堂而言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毕竟,金钱是一切的基础,没有人可以做到空着肚子做学问。要说回国,终止学业,林语堂又不太甘心,毕竟这个机会千载难逢!

万般无奈,林语堂只能向胡适求助。这对一个传统文人而言,其实是一件很难开口的事情。而胡适那时候和林语堂也不太熟,但他知道林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

胡适看了求助信,二话不说,直接给林语堂汇了1000美元。过了几天又邮寄了一笔。胡适在来信中说,这是北大预支的薪水。

后来,林语堂找北大校长还钱,却得知并无此事,这笔钱是胡适私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敖。在1961年的时候,大学刚刚毕业。他刚刚步入社会,囊中羞涩到了将裤子都送到当铺的地步

胡适知道,李敖这个人学习刻苦,心生了爱财之心。于是给他写了一封鼓励的信件,随着信件的是1000元的支票。这在当时的台湾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因为胡适雪中送炭的原因,李敖对于胡适却一直是毕恭毕敬。在多年之后,李敖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情深意切地回忆了这段往事,并且对胡适的高风亮节感激不尽。

李敖曾经对别人直言说道,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人,胡适和蒋介石,一个是朋友,一个是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余家菊。这位是教育学家,门生甚多,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有一天,因为眼睛上的疾病,余家菊要到美国动手术,但是国民党当局只给了1000美金。1000美金治疗眼疾,这在哪个年代都是天方夜谭,余家菊先生有没有多少存款。

但是病总不能不治,要是失明了,就丧失了工作的能力,往小了说余家的家庭状况会更加的窘迫,往大了说这是民国教育界的一大损失。胡适知道了,资助了余家菊不少钱。

在两年过后,胡适和自己的秘书聊天,偶尔谈到了这件事,才渐渐地广为人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胡适是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他一生借出去的钱很多,要回来的钱很少。

有些人说他这是在做亏本买卖,尤其是胡适的妻子,曾经嗔怪过自己的丈夫,说,如果长此以往,自己家业会沦落到靠人接济的地步。胡适对此从来都是一笑置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哪里知道,胡适虽然没有收获到有形的利益,但是却收获到了很多无形的利益。比如好名声。

有社会经验的朋友都知道,乐善好施的好名声要比金钱还要重要。汉朝时期有一句话,叫“得金千两,不如的季布一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好名声,季布在危难之中才会有人帮助他。

当然作为一个大师,胡适不会那么市侩。他做善举的根本目的是因为心中的善意。虽然胡适已经去世很久了,但是胡适帮助他人的善念却是一直徘徊在人间。被子孙后代所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