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范叔 来源 | 读书有范(ID:dushu259)

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

辽宁丹东的一个小区内,有一对夫妻发生了争吵,妻子情绪失控之下,将门反锁,打开煤气灶,想要和丈夫同归于尽。

妻子的母亲找到警方求助,警察找来专业开锁匠,准备进门确认情况。

可惜,还来不及进门,现场突然发生爆炸,3人死亡4人受伤。

死亡的人是民警、开锁人员以及邻居的2岁小孩。

一次家庭纠纷,让一个家庭失去了父亲,一个家庭没了孩子。

看到这里,我不禁为那邻居感到痛心,孩子还那么小,却被无辜殃及。

也为那对夫妻的孩子感到忧心,一个情绪失控的母亲,一个不懂得尊重的父亲,是孩子的悲哀,也是一整个家庭的悲哀。

孩子的性格里藏着母亲的情绪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过:

''每一种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朋友向我吐槽,孩子近几年的性格变化越来越明显,原来多活泼能动的一个小姑娘,见人就笑,现在又内向又自卑,浑身上下一点精气神也没有。

她叹了口气,“这也怪我,这几年我和她爸经常吵架,每次我情绪失控就忍不住朝她发火,发完了才觉得自己做错了,可又不好意思去向自己女儿道歉。”

也许不止一个母亲像她一样,对很多母亲来说,孩子是个隐形的“情绪垃圾桶”,婚姻里的焦躁、职场上的忧虑都在无形之中一点一滴地传染给孩子,稍有些不顺心,就拿着孩子出气。

而对孩子来说,至少一整个童年都会手足无措地在母亲的情绪笼罩下度过。还没有主动反抗的意识,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吼叫、怒骂和冷漠。

网上曾看过一则搞笑视频:

当妈妈心情好的时候,孩子跟妈妈说,妈妈妈妈,妈妈说,哎呀,我的大宝贝,你今天想吃什么呢? 当妈妈心情不好时,孩子说妈妈妈妈,妈妈说,你一天别老妈妈的,烦死了。

很多人看着这个视频,笑着笑着就忍不住哭了,有一则留言说:妈妈妈妈你为什么要把你的情绪传染给我?

在情绪传递过程中,有一个“踢猫效应”。

当一个人对弱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时,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它由金字塔顶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最弱小的那一个,会成为无处发泄的受害者。

而在家庭单元里,孩子就是那个最底层的受害者。

当一个孩子接收了太多太多来自于母亲的垃圾情绪,又没办法用同样的方式反馈给母亲的时候,心理就已经开始“变异”,性格也随之而变。

就像童话大王郑渊洁所说:母亲的含义是影响。

而最关键的,就是母亲情绪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母亲,养不成内心强大自信勇敢的孩子,一个负面情绪满身的母亲,也养不出乐观积极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孩子。

母亲情绪带给孩子的隐痛,是长久的,有些人直至成年已婚,还逃脱不了那种隐形的禁锢,看到伴侣做出了和母亲类似的表情,都会忍不住颤抖害怕,稍有矛盾发生争吵,就极其没有安全感。

或是,多年之后,成长至母亲曾经的年纪,才发现某些时刻,早已成为了母亲的另一种翻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的情绪里藏着丈夫的教养

抖音上看到一条留言:

以前父母吵架,母亲总是咄咄逼人,暴躁易怒,父亲不言不语,我总觉得父亲特别可怜,后来我才发现,可怜的一直都是母亲。

每个人的情绪发泄总是有缘由的,特别是女人。

职场妈妈既要照顾孩子,又要抽时间清扫家务,还要处理好婆媳关系,更要加强自我提升,防止被工作淘汰。

全职妈妈更是辛苦,表面看起来好像就只要打理家务事,照顾好孩子,可真正细数起来,全职妈妈才是真正的007,一周7天,一天24小时不停歇,稍有哪里做得不好还会惹来不知所谓的埋怨。

重重压力下,如果作为父亲的丈夫不主动分担妻子的工作,又怎能奢望妻子会有多好的情绪?

很多家庭的爸爸,一回家就打游戏,一躺下就叫不醒,一带孩子就喊累,一打扫家务就说不会做,妈妈们无奈又委屈,情绪又该如何稳定?

不是只有赚钱工作才是养家,教育孩子、陪伴妻子、分担家务、处理好家庭关系也该是“养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的婚姻问题专家爱默生·艾格里奇博士,在30多年的婚姻咨询工作中发现:

经营家庭和婚姻的真谛,是爱与尊重。

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丈夫,是不会把本该夫妻两个人分担的家事全都压在妻子一个人身上。

也不是仅仅在妻子发脾气、闹情绪的时候闷不吭声,夜里睡得打呼,第二天醒来像个没事人一样,独留妻子一个人烦恼、抑郁。

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丈夫,会懂得尊重、爱护妻子,尊重妻子对家庭的付出,尊重妻子情绪化的表现,尊重妻子的关爱,也尊重妻子的埋怨。

他会主动承担家庭的责任,也会主动帮助妻子解决她做不到的难题,还会主动匀出时间陪伴孩子、教育孩子。

婚恋专家约翰·格雷说:

“夫妻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亲子关系的好坏。”

幸福的家庭,必然有个基本的前提:爸爸爱妈妈

也只有如此,妈妈的情绪才能稳定,孩子的性格才能不因糟糕的家庭关系而扭曲。

毕竟,孩子的快乐取决于妈妈,而妈妈的快乐取决于爸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家斯宾塞说:

“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好的、坏的、你想教给孩子的、你不想给孩子看到的,他们都会一一留意。

为人父母,我们所能做的,除了竭尽全力给孩子创造较好的教育环境外,也要努力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

关于妈妈:

①回家时有情绪,先自己处理好情绪,再去接触孩子。

②如果不小心控制不了情绪,对孩子口不择言,及时道歉,说明自己发泄情绪的理由,有时候,也可以请孩子帮帮忙,让他帮助你缓解。

③尝试找到一个情绪发泄的替代品,比如读书、跑步、做瑜伽、喝茶、冥想等等,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养成习惯后,脾气就不会那么暴躁。

关于爸爸:

①下班回家、周末节假日,主动和妻子一起做家务,而不是妻子说做什么,才动手做些什么。

②当妻子情绪不稳定时,不要当作没看见,也不要一味烦躁抱怨,试着了解妻子情绪的源头,帮助她缓解,多关爱她,她的情绪就会快速缓解下来,丈夫的爱,永远是最有用的情绪缓解器。

③无论工作再忙,每周都要抽出固定时间陪伴妻子和孩子,钱再多也买不来陪伴,再忙的知名企业家都会有固定时间和家人相处,绝大多数时候,“太忙”只是借口,只是在有些人的意识里,“陪伴家人”并没有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