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今日社评

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必然遭遇各种风险、挑战和打压,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拓展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当前,中国是全世界基本面最健康的经济体,财政状况稳健,外汇储备稳居全球第一。未来,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不断提高,获得强劲支撑的人民币必将为国际货币体系改善和全球经济稳定做出更重要的贡献。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19年人民币跨境使用逆势快速增长,全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1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1%,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据最新统计数据,人民币在主要国际支付货币中排第5位,市场份额为1.76%。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立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在制度改革和不断创新的保驾护航下,取得显著成绩。2016年,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后,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全球公共物品属性不断增强。

人民币国际化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产物,也是市场驱动下水到渠成的过程。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壮大以及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扩大,越来越多市场主体参与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来。当前,作为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五大国际储备货币、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不断增强,投融资货币功能持续深化,储备货币功能逐渐强化,计价货币功能也有所突破,人民币国际化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人民币跨境使用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贸易、金融及经济的背景下,人民币跨境使用仍保持韧性并呈现增长。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继二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7月以来,经济克服了疫情和汛情的不利影响,保持稳定复苏态势,主要指标继续回暖。今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主要国家中唯一正增长的经济体。

全球经济衰退,中国逆流而上,这种态势将使中国在全球经济的占比显著提升,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相对于其他币种资产的吸引力,进而吸引外国投资者加大力度增配人民币资产,也将促进各国央行和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储备资产的意愿进一步上升。良好的中国经济基本面,有利于坚定全球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的信心,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开创人民币国际化新局面。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为弥补国际货币体系缺陷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人民币的全球公共物品功能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国际社会也期待人民币为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发挥重要制衡作用。

天下苦美元独大久矣。二战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获得独一无二的霸主地位,美国由此获得了向全世界征收“铸币税”的特权。手握美元霸权的美国,一贯做法是通过降息和印钞转嫁危机。美国在经济低迷时,便疯狂开动印钞机,加大美元发行量,在为股市注入流动性的同时,用廉价美元买进各种商品,大割全世界的“韭菜”。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印钞票收割世界成为美国渡过难关的一大“诀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美国更是实施了无限量化宽松等极端救市政策,无节制、无底线地印钞票导致美国国债出现负利率,损害了国际投资者的利益。

为构建公平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货币体系需要重大变革,需要人民币更加积极充分地发挥公共物品功能。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必然遭遇各种风险、挑战和打压,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拓展具有坚实的经济基础。

当前,中国是全世界基本面最健康的经济体,财政状况稳健,外汇储备稳居全球第一。未来,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不断提高,获得强劲支撑的人民币必将为国际货币体系改善和全球经济稳定做出更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