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机替乘客保管、送回遗失物品,付出了时间、交通等成本,乘客理应给予相应补偿。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据某网约车平台发布的数据,仅今年上半年,该平台网约车司机发现遗失物品并报备平台的就有85万多件,而乘客如要求司机送回捡到的物品,是否要支付一定的费用?又该按照什么标准支付?也曾引发争议。对此,该平台日前上线了“遗失物品送回”功能,乘客可选择不同的方式拿到自己丢失的物品,并支付相应费用。

网约车物品遗失较为常见,乘客较为匆忙、客流量大、车辆移动快速等,都是网约车物品遗失并难以找回的主要原因。据了解,从2016年开始,网约车平台客服收到的“找东西”需求就开始激增,为此还专门成立了物品遗失专组,协助乘客寻找遗失物品。其如今上线的“遗失物品送回”功能,正是为了解决平台遇到的“找东西难”。

对于“遗失物品送回”功能的付费规定,有人认为应当发扬“拾金不昧”的精神,无条件归还失主。但我以为,对于因乘客个人原因造成的遗失物品收取一定的“保管费用”,既合法,又合乎情理。根据《物权法》等相关规定,拾得人应当将拾得物返还给权利人,或送交有关部门;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而且,为了避免实时计价模式可能产生的绕路、预估和实际不一致等问题,送回遗失物品的费用采用了一口价模式,在综合考量里程、时长、车型、城市以及司机行驶该路程的平均应收费用后,由平台自动给出价格。这样就能减少司乘之间因失物保管、送回费而产生的纠纷,让相关费用更为合理。以此而言,“遗失物品送回”功能,也是用权责明晰给“拾金不昧”撑腰。

不仅如此,对好人好事予以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还能起到鼓励与激励好人好事的作用,是社会向上向善的动力所在。司机虽是服务者,但他们替遗失物品的乘客保管、送回遗失物品,付出了时间、交通等成本,遗失物品的乘客理应给予相应补偿。这也是一种“人性化设计”,有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良性互动”,进而培育良善的社会风气。所以,网约车平台的“失物保管费”,虽仅是企业内部规范,但却体现着社会价值,能够产生“溢出效应”。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拾得者与权利人双方对“失物保管费”多少协商无果,最终还是需要法律定分止争。但作为企业,推出“遗失物品送回”功能,有助于厘清物品遗失纠纷中道德与法律的关系,让道德的归道德,让法律的归法律,明晰失主、拾得人与平台等各方的权责,这有助于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契合法治精神,值得肯定。

□戴先任(时评人)

编辑:何睿 校对: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