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11月21日,郭松龄发布反奉宣言,拉开奉军内乱序幕。同年12月24日,郭松龄兵败被杀,“郭松龄倒戈事件”正式结束。这场战争虽然仅仅持续了一个月,但对奉军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奉军由强到弱的转折点。

纵观这场战争,虽然张作霖是最后的胜利者,但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郭松龄在牢牢控制着战争的主动权。只不过一系列因素综合在一起,造就了郭松龄功败垂成。这些因素最典型有三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郭松龄照片

盟友临阵倒戈

盟友临阵倒戈

郭松龄部虽然是奉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但真正让他下定决心反奉的是取得了李景林和冯玉祥的支持。这两人中,李景林有“武当剑仙”之称,时任直隶军务督办及奉军第一方面军团司令,奉军实权人物之一。冯玉祥是西北军总司令,也是当时北京政府的实际控制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玉祥照片

应该说,郭松龄找的这两个盟友都是相当有实力的。然而,这两个盟友非但没给郭松龄带来预想中的帮助,反而处处掣肘郭松龄的行动。

战争刚刚打响,李景林就毫无征兆的扣押了郭松龄在天津的给养物资。不过,这虽然让郭松龄非常意外,甚至不得不分出兵力提防李景林,但没有李景林的支援,郭松龄仍然打的顺风顺水,短短数日就拿下了连山、锦州等地,吓得张作霖一方面调集所有能够调集的部队,死守奉天。另一方面派人收拾金银细软,随时准备逃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松龄影视剧照

然而,令郭松龄没有想到的是,在战争的关键时刻,自己的另外一个盟友冯玉祥也临阵倒戈。他为了拓展自己的地盘,直接与李景林的部队干了起来,抢夺了直隶省的地盘,并霸占了天津作出海口。

此时的郭松龄两个盟友都倒戈了,让郭松龄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地步。从某种程度来说,郭松龄还不如不找这两个盟友。毕竟如果一开始就没有这两个盟友,他至少可以早做打算,而有了这两个临阵倒戈的盟友,让他的很多计划都被打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松龄影视剧照

天气百年一遇

天气百年一遇

前面已经说过,李景林临阵倒戈扣押了郭松龄的后勤物资,而这部分后勤物资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御寒的棉衣。此举让郭松龄的士兵没有足够御寒的棉衣。而好巧不巧的是,李景林刚刚扣押了郭松龄的棉衣,辽西就下起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暴雪。

这着实让张作霖高兴坏了,因为他坚信在辽西这个地方,没有棉衣的士兵是没有战斗力的,只要他能够坚守住防线,郭松龄的部队就不攻自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作霖影视剧照

然而,他只想到了人没有棉衣会冷,却没有想到水遇到寒冷会结冰。郭松龄冒着严寒,带领士兵取道海上,直接绕开了张作霖的防线。这让张作霖非常吃惊,也非常措手不及。对于这件事,充分体现了郭松龄的领军水平,毕竟在绝境中找出路,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日本蛮横干预

日本蛮横干预

即便是遇到了前面所说的两个难题,郭松龄还是打的张作霖节节败退。因为郭松龄部队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强了,这一方面是由于张学良的关系,张作霖给郭松龄部配的都是精兵强将,另一方面是郭松龄此人确实才智过人。

然而,在战争进行到白热化的时候,日本介入了这场奉军内部的争夺。最开始,是张作霖率先找到日本,希望日本能够帮助自己镇压郭松龄的反叛。为此,他还与日本签订了不少条约。然而,即便是日本提供了一些帮助,张作霖还不是郭松龄的对手。于是日本就转而想拉拢郭松龄,提出只要郭松龄能够承认他们与张作霖签订了的条约,他们就同意郭松龄重回奉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松龄影视剧照

然而,郭松龄只承诺会尽力保护他们在东北的财产,至于他们与张作霖之间的协议,郭松龄则并不买账。于是日本开始明目张胆的干预这场战争,一方面,日本将大石桥、辽阳、奉天、抚顺、铁岭、开原、长春等14个城镇划为禁区,禁止郭松龄部队通过;另一方面,直接调集两个师团,分驻马三家、塔湾、皇姑屯一带,拱卫奉天,一旦奉军危急,便可出动。

郭松龄的部队毕竟是一股孤军,只是凭借一口气才能围攻奉天。日本的蛮横干预,让张作霖有了喘息的机会。于是张作霖再次集中力量,在巨流河一带与郭松龄决一死战。最终,张作霖打赢了这最关键的一场战争,不仅处死了郭松龄,而且还曝尸荒野三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松龄影视剧照

纵观这场战争,如果没有外力干扰,张作霖应该不是郭松龄的对手,“东北王”的称号,很可能就落到了郭松龄的头上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郭松龄这场战争输的有点冤,有点窝囊,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战争,毕竟江湖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这点张作霖远比郭松龄要强的多。

声明:文中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