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颜小二述哲文

《老子》一书应当属于我们传统文化中相对比较难懂的书籍了,书中有许多句子常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对于里面的“一、二、三”的理解,往往属于比较难的。同时,也属于歧义相对较多的。

比如常见的理解是将“道”理解为“一”,“二”则理解为“阴和阳”。这一理解虽然在逻辑上说得通,但是颜小二这边细致再读了一遍罗义俊译注的《老子》以后,倒是看到了不一样的“一”和“二”,继而得以进一步体会到道家思想的精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怎么说呢,多多体会道家思想,我们在思辨中收获的,要说是明白了道家什么理论,这种层面还算不上什么大收获,用老子的话说便是“为学日益”。

而真正的成长,则是在“为学日损”这一方面。

老子“不走平常路”的思辨逻辑,往往会训练我们“换种视角看世界”的能力。于此别有洞天的视野之下,你我收获的可比所谓“知识”珍贵太多。这一啰嗦写在前面,也是表达颜小二的一个期待,期待这篇文章对道家“一”、“二”、“三”的诠释,能多少让您能体会到换种角度看世界的“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什么是“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老子》一书的四十二章中有具体阐述,而要理解这段话中的“一、二、三”,则需要结合第一章中的“有和无”进行展开议论。

第一章中,老子开门见山告诉了世人“道”的特性,并且进一步精炼说了说他眼里的“有”和“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可道,非常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从这几句议论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具备“无”这一特性。

老子表明,“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本来的道”,这是为什么?

因为道具备“无”的特性。

我们在理解“无”的时候,可以取字面意义上“没有”这个意思。这种“没有”,是“没有”都“没有”,是纯粹的“空掉”,连“没有”这个概念都不存在的状态。大家耐心体味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哲学意义上还有“无无”的讨论。这里简短拓展一下,“有生于无”,那么“无”生于什么呢?“无生于无无”,“无无生于无无无”.....这种思辨很有意思,与神秘主义不一样,是有答案的,但是我们在追寻这个答案时,“一直在路上”可能是常态。这里讨论相对较深,不太适合长篇大论,想深究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论文。

言归正传。我们知道,万事万物的发展历程正向来看,大抵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老子思想体系里面,世界开始于“无”,而这里的“道生一”,实则表示的就是不可说之“道”的“无”。这里的“一”代表一个绝对整体,不存在其它的任何外在部分,是空掉的,混沌的,什么都不存在的,某种意义上说,又是孕育一切“有”的“无”(但一这么理解,就有点老子强行给道取名为“道”的意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何谓“二”?从“无”到有的“有”为“二”

2、何谓“二”?从“无”到有的“有”为“二”

什么是“二”呢?《老子》一书中说“一”生“二”,明白了“一”是“无”,那么“二”就好理解了。

二不是“阴阳”,这样理解并不算准确,“二”可理解为“有”。正如老子第一章所说的,“有名,万物之母”,这里的“有”,就是“无”派生出的“有”。而这个“有”可以派生“万物”。

怎么理解这个“二”呢?举个例子吧。

“无”大概就像我们远古神话中“盘古开天辟地”之前的状态,天和地、包括盘古,都不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二”的状态,我们就可以理解成“盘古”出现了。

因为“盘古出现”,于此“开天辟地”,有了“天和地”,万物便顺势而生。此时便可进入到道家“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阶段,这一点,我们下面详细讨论。

3、如何理解“二生三,三生万物”?

3、如何理解“二生三,三生万物”?

下面,我们来说说如何理解“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不少古人将“三”解释为“天、地、人”,其实这样说也可以理解。而“三”准确意义上说,我们还是要结合《老子》第一章来理解。

在第一章中,老子是这么议论的:“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对于“常有欲”,和“常无欲”,老子指出,“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也就是说“无”生于“道”,“有”生于“无”,“无”和“有”混同合一时,则为“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理一下逻辑:首先是道生“无”,然后是“无”生“有”,“无”和“有”混同合一时,为“玄”。这里的“玄”、“有”、“无”,被老子称为“三”。因为这个“三”,从“无”而来的天地,便在“道”的作用下,混同合一,继而派生“万物”。而人则是这“万物”之一。

小总结:老子教会我们的,是换种视角看世界

小总结:老子教会我们的,是换种视角看世界

颜小二如此大费周章地解读道家思想,一来是因为兴趣,二来是觉着道家这样好的逻辑思辨,若是自己能为其传播贡献一份力量,自己也开心。而颜小二就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看,道家老子教会我们的,与其说是道家文化、老子思想,还不如说是看世界的视角。

道家老子看世界,出奇地“冷静”,因为这种“冷静”,他能抛开世俗从自我出发的思维局限,用更高的或者说脱俗的视角看世界,在几千年前、在那个大多世人还在迷信鬼神的时代,发现了那不以人意志为转、成就万物的“道”之存在。这是十分可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此,老子也参破人世尔虞我诈的“无意义”,用五千余言的《老子》一书,将自己眼里的世界用相对精炼的语言描绘出来。

有人说道家书籍难读是因为太精炼,颜小二则觉得,若不精练,若太“具体”,就不是道家了。

有些“原则”甚至说是“规律”,它们有永恒性的特点,也相应具备灵活性。这就像人穿衣服,可以穿不同的衣服,这是灵活性;但穿衣服的却总是那个人,而且那个人因为自身的特性,比如年纪、身材等等,穿衣服的风格又有一定的局限,包括穿衣服的那个人是相对稳定的个体,这便是永恒性的具体体现之一。

道家思想教会我们的,大抵便是告诉我们,在看到事物之间一定范围下的联系之余,也能看到事物在相互影响,甚至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的灵活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者这样说,因为我们视角的片面性,人过于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探索自己“没看见”的地方花费的气力可能不太够。而老子思想教会我们的,就是训练我们的思维,告诉我们,眼前景观背后,还有另外一个别有洞天。亦如世人从道家“一生二”中认准“阴阳”,而思想家们则从“一生二”中看到“无派生有”这个精妙的逻辑关系。

想持续了解更多蕴含哲理的国学知识,想持续从电影、文学作品、人生百态中体察更多人性的高尚与悲俗,可关注@颜小二述哲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