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御史的由来和历史

《说文解字》中“御”字意为“使马”,有驾御、操使的意思,从字面意思来看,大概就是操弄刀笔的意思,这也符合以后的御史历史定位。

《史记·滑稽列传》中记录,一国之君执政的时候,御史在身旁“执法在旁,御史在后”,大概就是类似现在秘书的职位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太史记载说:"崔杼杀了他的国君。"崔武子杀死了太史。他的弟弟接着这样写,因而死了两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传

太史还有一个弟弟又这样写,崔武子就没杀了。南史氏听说太史都死了,拿了照样写好了的竹简前去,听到已经如实记载了,这才回去。

从此来看御史是一个非常高尚的职位,其职业和道德操守值得所有人尊敬,心中有义,自然不会趋利,行君子大义,让人敬佩。

秦汉时期御史转身就变成了监察官,成了监察官之后御史的官署改称御史台,也从史官系统分离出来,御史受命于丞相,御史大夫兼副丞相。

御史大夫同丞相、太尉共称三公,属于政府首脑,由于受丞相领导,所以秦汉时期御史无法对行政系统实现独立监察。

西汉末期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御史中丞带领御史自立衙署,御史台这才逐渐脱离行政系统控制。隋唐时期中国政治系统大变革,皇权加强相权削弱,加强后的皇权为了能掌握足够的监察权,将御史台纳入麾下。

唐宋时期独立后的御史台直接受皇帝领导已经成为皇帝督查百官的监察机构,而且有直接上奏皇帝的权利,并且赋有风闻奏事的权利,而且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用现在的话说,你就是可以随便抓住人喷,而且不会犯法,也不会有人追究责任,就是位卑权重的意思。

唐宋时期监察系统同行政系统分离,宰相作为政府首脑负责行政,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掌管监察,到宋朝时,皇权控制了科举权,因此有“天子门生”的说法,至此御史最辉煌的时代来临。

02:北宋御史唐介“闻风奏闻”搬到宰相文彦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彦博

据《宋史·唐介传》记载,皇佑三年(1051年),宋仁宗提拔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为宣徽使、节度使、景灵使、群牧使,皇帝为外戚加官如此之重,这在宋朝是颇为罕见的,一时间议论纷纷。

并且在朝会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结果,张尧佐被免去其中的二使职务。但是过了不久,事情渐渐平息的时候,宋仁宗又给张尧佐加官宣徽使兼河阳知府。

时任殿中侍御史的唐介闻此掩饰不住内心的愤怒,对同僚吴奎说:“这不过是借河阳知府之名,加张尧佐宣徽使之实而已,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啊?”

但吴奎却含糊其词,始终不表态,唐介只好独自向宋仁宗进谏。宋仁宗辩解说,百官任命,均是宰相的决定,不是你我说了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介画像

唐介听到宋仁宗的话后更坚定了他弹劾文彦博的决心,不久,唐介便向宋仁宗上书,以“专权任私,阴结贵妃”为由弹劾文彦博。

唐介还在朝会上慷慨陈辞说,文彦博任成都知府期间曾赠送“蜀锦”贿赂张贵妃,断言文彦博被提拔为宰相是“走夫人路线”的结果,这点像常凯申了。

而今屡屡对张尧佐加官进爵,不过是加深与张贵妃的关系,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罢了,要求宋仁宗罢免文彦博的宰相职务。

众目睽睽之下,唐介历数宰相的不是,这既是弹劾文彦博,又是指责皇帝用人不当,尤其是一句“因贵妃而得执政”,让这位脾气好的皇帝异常愤怒。

他推开唐介的奏折不看,威胁要贬唐介的官。唐介丝毫也不胆怯,他说:“火烹水煮我都不怕,还怕贬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朝都察院

这几乎是火上浇油,宋仁宗更加恼怒,赶紧把宰相、副宰相等几位肱股大臣叫到跟前,让他们传阅唐介的奏折,愤愤地说:“上疏谈论大事是唐介作为御史的职责,但说文彦博靠巴结嫔妃当上宰相,这是什么话呢?任用官员,他们怎能参与?”

此时,文彦博也在朝堂上,不远处的唐介竟然大声对文彦博说:“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文彦博满脸通红,连连向皇帝谢罪。

事后,文彦博还是被罢去了宰相职务。唐介虽然也被贬谪至英州(今广东英德市),但士大夫们对他却一片赞扬之声。

天章阁待制李师中、太常博士梅尧臣纷纷献诗,表达钦佩之情,尤其李师中诗中一句:“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于山”,给予了唐介极高的评价,他因此获得了“真御史”的雅号。

唐介的底气,既有他仗义执言的胆识,也有权力架构方面的原因。宋沿唐制,中央监察机关为谏院和御史台,职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

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监察机关里的谏官、御史们,被形象地称为言官,可以直言皇帝的过失,纠察宰相以下的百官。

同时,宋代谏官、御史还拥有一项特权,可以“风闻弹事”,哪怕是对于没有真凭实据的事情,也可以进行弹劾,弹劾错了,并不追责。

所以,唐介对文彦博送“蜀锦”这一道听途说的事情进行弹劾,而文彦博非但不敢辩白,甚至还连连谢罪。

后来,还有件小事颇值得玩味。宋仁宗把唐介贬官英州后,又担心唐介忧愤交集,死于贬途,害怕被戴上“杀直臣”的帽子,赶忙安排身边的宦官,一路护送唐介至英州就职,才长长松了口气。

并且,仅仅几个月后,就把唐介调至郴州、潭州,不久,恢复了他的殿中侍御史,又提拔为知谏院,这给以后御史邀直名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看起来显得皇帝从谏如流,实则是埋下了一些潜藏危机。

03:弄哭皇帝的“键盘侠”北宋王素

如果唐介是“键盘侠”的话,那么王素就是“键盘帝”了,御史王素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官员,他和宋仁宗相爱相杀,一次宰相给皇帝送了两个美人,扩充一下后宫。

这事情本是宫禁私密之事,不知道怎么让王素听到了,于是他请奏请求仁宗把美人送出宫,仁宗和这两个女子非常亲近,于是用商量的口气说:“我非常喜欢亲近这两女子,留下怎么样?”

“键盘侠”王素闻之劝谏道:“若是疏远了可以留下,亲近了不能留下,臣就是因为如此才上奏的。”宋仁宗是历代皇帝中脾气最好的皇帝,见王素一副不依不饶的模样,只好流着泪把美人遣送出宫。

看到皇帝被自己欺负到哭了出来,王素也有些过意不去,就和宋仁宗说要是想得不行就叫回来看一眼,结果宋仁宗很有骨气,认为叫回来肯定就不想让她们走了,走了就走了,王素说的是对的,就很有骨气的哭着给王素加了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仁宗画像

看看这是哪门子理由,当时的朝臣妻妾无数,押妓成风,更弄出了一个“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典故,为一女子,斩杀一个大将,都去苛责官家,没有人严于律己。

但由此来看宋仁宗这个号可担当其推敲,难怪其去世的时候,百官哀嚎,民众啜泣,就连北方的辽国皇帝也为此悲痛不已,北国皇帝哭南国皇帝,也是世所罕见。

宋仁宗其实对这些人太好了,好的有点过分,自己没有任何隐私之事,臣子风流潇洒,没有任何顾忌,这样的皇帝谁不喜欢?

有关宋朝“喷子”的故事其实还有很多,比如赵抃,十二道奏折弹劾陈执中,又说宰相陈执中不学无术,错失又多,宣徽使王拱辰与手下人都颇有不法行为,枢密使王德用,翰林学士李淑不称职,遭弹劾众人都被罢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宋御史

赵抃当然也会徇私,不过手段高明,为了报恩,他给恩人在狱中犯杀人大罪的儿子送饭,下面官员明白其意思,没有判杀人者死罪。

他没有明目张胆地直接向衢州地方官员打招呼,而是采取了这一另类隐晦的手段,既救了陈氏儿子,自己又不至于落下把柄。

就算日后此事被人知晓参自己一本,他只需说:“陈氏是我恩人,如今他儿子要被斩首,我无以回报,只能给他送上一顿好饭菜,这又有何错?”

可以说是滴水不漏

大体上来说北宋的“喷子”比明朝的要强一点,虽然不断的风闻给大宋的执政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比如庆历新政等,但总体尚有底限,以国事为重

参考文献:《说文解字》、《史记·滑稽列传》、王巩《闻见近录》

图片来源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