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是出现较早的词牌,唐朝就出现了。唐宣宗特别喜欢菩萨蛮的词,唐昭宗亲自填过两首,温庭筠写过不少。到了宋朝,“菩萨蛮”出现频率极高,张先、晏殊、晏几道、苏轼、贺铸、李清照、辛弃疾都写过。但这个词牌,却不是大唐创造的。

菩萨蛮既是词牌名,也是曲牌名,是古代缅甸的歌曲,唐朝开元时期由云南传入中原。缅甸的女子乐团来表演,文人非常喜欢,照此填词,蔚然成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菩萨蛮不仅是词牌,更特指一个群体。当时唐朝上层社会,以拥有三类人为荣,分别是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

昆仑奴在当时指南洋一带的仆役,以东南亚人为主。昆仑在当时指昆仑山以外,也泛指黑色的事物,所以唐人便将黑色皮肤的人称为“昆仑人”。昆仑奴的显著特征是矮小的身材、深色的皮肤、卷曲的头发,他们体壮如牛、性情温良、踏实勤劳,受主人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罗婢来自新罗,也就是今天的韩国一带,他们是专业的服务员,受过专业训练,乖巧能干。

菩萨蛮是来自缅甸一带的歌女。唐朝喜欢称美女为菩萨,来自蛮夷之地的美女,就称为“菩萨蛮”。菩萨蛮们最初来自于女蛮国的进贡,后来在民间流行。菩萨蛮歌声优美、舞姿曼妙,极富异域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唐朝的上流社会,家里有昆仑奴干活,有新罗婢服务伺候,再看菩萨蛮唱歌跳舞,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