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各有志,出处异趣。”有人认为读书是为了文凭,而上一所好的大学更有利于在将来谋一份更好的工作,过更好的生活。这一认知若比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确显得略微狭隘,但这在如今的社会却十分现实。也有人认为学习不光是为了上一所好的大学,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知识传递的使命。

2013年,辽宁省文科高考状元刘丁宁以668分的优秀成绩被香港大学录取,香港大学的知名度甚广,是一所一流名校。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大学里待了一个月之久后,刘丁宁却不顾劝说,选择回到母校复读——她想再次参加高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刘丁宁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胸有大志”。原来,刘丁宁一直对国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接触学习到“更纯粹的国学”。

通过了解,她认为北京大学的中文系专业十分适合自己,于是,2013年,尽管香港大学为刘丁宁提供了72万元的入学奖学金,但她还是在就读一个月后选择了辞别……香港大学可能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大学,但刘丁宁对文凭、荣誉不为所动,毅然选择奔赴母校再战高考,其对国学的炽热之心可见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宁省文科状元退学香港大学选择复读”这一消息随即登上了热搜,媒体记者也是在第一时间找到了刘丁宁,对她退学一事进行了采访。

在记者的印象中,刘丁宁十分坦然乐观,时常在对话中开一些玩笑,同时,令记者最为印象深刻的,便是她时常挂在嘴角的笑容——“一看上去就知道一定是个乐观主义者”!

一向支持女儿决定的刘丁宁妈妈则表示,女儿对国学的热爱使自己十分感动,也希望外界不要过多地关注刘丁宁,为她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香港大学的学弟学妹们则表示,刘丁宁学姐认为港大并不适合自己而选择离开,为了梦想而重战高考,这是一种十分勇敢的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一年过后,刘丁宁再次带着满满的自信迎接高考,在此之前,她已经参加了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考试,并获得了北大降低20分录取的资格。

这一次,刘丁宁如愿以偿了,刘丁宁以666分的高考成绩再次夺得辽宁省的文科高考状元,顺利地被北京大学中文系专业录取。

在北京大学的开学典礼之上,刘丁宁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在她的发言中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即是“中文人”,刘丁宁正是在做一位“中文人”的路上马不停蹄……对于刘丁宁就读北大中文系一事,北京大学宣传部长蒋朗朗回应称,北京大学能不能让这个孩子“求仁得仁”,还得靠她自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港大则回应称: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到港大学习,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始终保持一颗好学之心,同时,刘丁宁的退学事件实属个例,校方给予尊重与理解,祝愿刘丁宁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北大的学习生活中,刘丁宁有着自己的学习规划,劳逸结合,松弛有度,如今7年过去了,她已经从本科毕业。两年前,刘丁宁争取到北大的免试研究生资格,现在是一名北大的在读研究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刘丁宁在新生典礼的发言中提到:

一个真正的‘中文人’,绝不仅在学问上做到日益精进,更应有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刘丁宁热爱国学,以梦为马,用自己的青春姿态勇于面对追求理想人格之路上的种种坎坷,最终如愿以偿,令人十分佩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有时候,不止坚持需要勇气,放弃亦是一种勇敢。刘丁宁坚持自己的理想,为国学精粹之传承而读书,十年寒窗只为高考一搏,虽然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理想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刘丁宁又毅然放弃,一头扎进了高考生好不容易才脱离的“苦海”,这何尝不是一种勇敢呢?刘丁宁的励志故事不禁使人反思:多少次夜深人静,我们也曾在灯光下奋笔疾书,只为实现我们的理想,但忙于生活,我们逐渐将自己炽热的梦收敛起来,甚至将它们遗忘在角落……希望每个人怀揣梦想的人,都能同刘丁宁一样,以梦为马,实现自己的理想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