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谷物营养质量安全创新团队主任龚魁杰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 济南报道

近日,餐饮浪费现象和粮食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看了大量媒体报道后,作为农业领域粮食质量安全方面的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谷物营养质量安全创新团队主任龚魁杰提出:除了触目惊心的餐饮浪费现象,那些餐饮背后的隐性浪费,特别是粮食产后减损和适度加工方面,尤其值得关注。

“粮食产后损失率达6%以上”

关于粮食产后损失情况,龚魁杰向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详细介绍,在粮食运输阶段,包装运输损失率达1%以上,散装运输比率约为15%,损失率0.3%,总占比0.9%。在粮食干燥阶段,由于粮食晾晒场地缺乏、晾晒不规范,粮食损失率达1.5%,总占比1.4%。在粮食仓储阶段,由于农户储粮设施简陋,造成粮食损失率达8%;全省有效仓容2200万吨,损失率达2.2%,总占比4.6%。另外,撒漏、霉变、虫害、发芽等情况也时有发生,粮食损失率在6%左右。

龚魁杰举例说明,一亩地产了2000斤麦子,但是由于技术落后等种种原因,至少会造成粮食产后减损100多斤。“这就需要我们国家和政府要有‘大粮食’的概念,从粮食生产到粮食最终流通到市场这个大链条中看待粮食问题。在此基础上,要重视粮食产后减损,尤其是要帮助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技术创新减少粮食浪费。”

“应大力推广粮食适度加工产品”

除了要重视粮食产后减损,龚魁杰还提出,应重视餐桌之外的隐性浪费,大力提倡推广粮食适度加工。

“由于现代人饮食主要以精米精面为主,现在我国小麦出粉率整体上还达不到70%,造成了严重的粮食浪费。”龚魁杰分析,由于消费者认识不足,企业投入、技术开发不够,国内市场上全麦粉的占比还很小。

精米精面摄入过多,也是各种慢性病高发的主要原因。”龚魁杰提到,目前欧美国家全麦粉市场比例占到了整个面粉市场的10%~15%,而在中国,还不到2%。如果提倡适度加工,小麦的利用率将会达到80%甚至到95%,100亿斤小麦就会比现在多产出10亿斤的面粉。这样不仅促进了国家粮食安全,而且改善了公众的饮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