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1917》,由曾执导过《美国丽人》《革命之路》的萨姆·门德斯导演,乔治·麦凯、迪恩·查尔斯·查普曼等主演,讲述一战最激烈之时,两个16岁的士兵受命传令、阻止进攻的故事。通过个体在战争中毫无意义的牺牲与拯救,意在展现战争悲剧与虚无的本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7日全国上映,首日票房破千万,三天内突破3600万,热度超过同期在映的《星际穿越》。一度掀起了"一镜到底"的讨论热潮,豆瓣8.5分。而高分与热度之下,口碑却不一。

本文试图解析一镜到底,即长镜头在电影中的作用与优劣、隐藏的亮点之自然与人文的诗化意象、摄影机代替演员表达情感。同时,正视被忽略的人物塑造,与战争主题下身临其境却不"心临其境"的缺憾之处,探析这部高分电影中的不同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镜头的优劣,诗化的意象才是关键

1917》主打浸入式观影体验,使用伪"一镜到底",尽可能真实地还原战争的情境,再现战争的荒凉、残酷与个人的渺小

在这一目的上,长镜头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空间的真实与连续性,营造身临其境、跟随主角一起上战场的效果,观众也可更为自由地选择观看的重点,而不是被动接受导演镜头的支配。

有时,用一个长镜头拍摄的完整段落,比蒙太奇拼接的段落更有震撼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1917》的长镜头一开始就是为了现实主义的风格而诞生,但上映之后,批评声不断,大致上皆指责其"炫技"、"形式大过内容"、"剧情单薄"等等。笔者进入影院观看时,前半段两人出发、跨越无人区的部分的确较沉闷,甚至听到周围传来了鼾声。

为何以现实主义为基调产生的长镜头,却成为了形式主义常被诟病的"炫技"与"无内核"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长镜头自有优缺点。它可以建立真实的空间、时间流动,本身就带有戏剧性,但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一些变故才能体现。

加之,除两位主角外"他人皆过客"的单一视角,在人物刻画上的有限,这些算是长镜头的缺憾,很难避免在观影初期的乏味之感。需要仔细、耐心,反复品味长镜头带出的情绪转变。不能一味否定长镜头的独特的叙事方法、与制造冲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开头,两个士兵接到命令出发,一前一后在狭窄的战壕中行走,不时撞到旁边或迎面而来的人,甚至因此差点产生肢体冲突。

这是影片的第一个小冲突,交代了两人的心理状态,烦躁不安、一触即发。

至此还感受不出强大的使命感、拯救战友等大爱精神,矮个士兵的目标只是救哥哥,而另一个动机不明,从他说把勋章卖了换酒喝,隐约可知他对战争的态度。

导演用长镜头表达主角心理状态、对战争的态度,更沉浸在环境的氛围中,阴郁的天空、密密麻麻的铁丝网、浑浊不堪的泥水坑、围绕着尸体的苍蝇老鼠、湖边漂浮的肿胀尸体,令人不寒而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次密室爆炸后,其中一个开始埋怨对方是自己队友,两人间气氛一度紧绷,这是影片的第二个冲突。

随着,两人越过废墟走向了草地,整个画面明亮起来,两人关系也恢复如前,甚至开始出现大量与前面相违和的诗意意象:象征生机的草地、樱花树、废弃农场的牛奶;象征毁灭的绚丽火光与十字架;象征母性的唯一女性与婴儿;象征救赎的河流上的花瓣、浮木;象征思乡的树林中的空灵歌声、以及结局的象征和平与希望的大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认为,这些与战争片相违的自然与人文意象,既诗意又美好,它们才是表达主题的关键钥匙,比一镜到底的形式更值得细品

当摄影机代替演员,十分"吝啬"的人物塑造

当摄影机代替演员,十分"吝啬"的人物塑造

比起以往战争片中以人为主体,导演更加注重环境与意象的浸入,因此在本片中,不难发现两位年轻主角的塑造并不算丰满有代入感,很少近景或人物表情的特写,多为人物在遭遇下的反应动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个士兵被当作传信的工具、导演场面调度的工具,观众很少看到他们的情感流露,当布雷克死去,斯科只是远远望着那片草地,也感知不到他在中弹昏迷时是否有想放弃的犹豫与痛苦,他甚至从头到尾没有流泪。

而大牌明星科林·费尔斯、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导演更直接省略了对他们的人物塑造,镜头寥寥。路途中遇到的军官,告诫男主前线的上校可能"好战",埋下了冲突点,最终却没有爆发,上校的形象也因此没有立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突然的一声枪响、爆炸,观众因被吓到而被迫体验到战争的惊恐、刺激之外,很难进入人物内心深处,感受他们的矛盾、折磨等心理。

这或许也是被指责内核空乏的主要原因导演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过于吝啬,缺少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与情感表达,战争中的鲜活个体感受几乎被忽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有结尾处,理查德·麦登饰演的哥哥流露出的悲伤是较为明显、到位的。其余时刻,观众只能依靠强大的摄影营造气氛来寻找共鸣。

一定程度上,摄影师罗杰·狄金斯代替了演员的作用,摄影机成为了表演的一部分,也让人不得不注意到镜头的存在。

继《银翼杀手2049》后,罗杰·狄金斯凭《1917》再次斩获奥斯卡最佳摄影。在单线叙事、视角单一、结局几乎无悬念的情况下,他用绝妙精湛的摄影技法掩盖了不少剧情与人物的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是夜晚绚丽的火光之下那一场戏,是全片最刺激、最精彩的一幕了。斯科等待黑暗的时刻全速奔跑,演员的节奏完全被光掌控着,观众也在一闪一灭的间隙中提心吊胆、害怕斯科被发现,又期待他突出重围。

被焚烧、毁灭得只剩下斯科与十字架的剪影,营造出"上帝不在"的末世之感。从火光中走出的人影,也分不清是敌是友,是全片最为"恍惚"的神圣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争主题下的缺憾,身临其境却不能"心临其境"

战争主题下的缺憾,身临其境却不能"心临其境"

当一镜到底成为《1917》的噱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这代表看电影时,除却对剧情的讨论,其背后的技巧与艺术性仍然受重视,让长镜头的作用及最佳使用方法公诸于世

但另一方面,却极有可能忽略掉其他的面向,如前文提及的自然与人文意象在战争片中的诗意表达,和罗杰·狄金斯在光影运用、氛围营造等其他方面的摄影亮点。更重要的是,当长镜头的形式过于被关注,意味着离内核的探索越来越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何形式,都为电影的内核主题而服务

导演门德斯谈起创作的目的:"那种过于执着于某种愿景的人,会把这些战争追溯为胜利,实际上,它们不过是悲剧而已。"

他在《1917》中展现的战争,并不鲜血淋漓,却借一个笔墨不多的上校之口,揭示了残酷的结局——"牺牲到最后一个士兵",战争才会停下来,今天斯科阻止了进攻,明天也依然会进攻,直到结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质上,斯科与死去同伴的这次传信"拯救"行动,是毫无意义、徒劳无功的。电影随着男主任务的完成而结束,表面上他真的拯救了1600人的性命,包含同伴哥哥的。但这1600人,作为前线第一批士兵,会等待时机上战场,然后赴死。

战争的本质如此,没有谁任务的成功或者哪一方的胜利,只是殊途同归。

如此看来,男主根本没有拯救任何人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德斯导演想表达的主题即是如此:战争本质上是悲剧与虚无的,在"世界大战"这种规模的战争下,个人生命的陨落是渺小且毫无意义的牺牲,没有人胜利,没有人是英雄

立意虽好,却有缺憾。

在主题上,《1917》几乎与同时期、同题材、同实验性的《他们已不再变老》如出一辙,是由《指环王》导演彼得·杰克逊执导的战争纪录片,针对史料影像进行数位修复,以参与过一战的英国老兵的口述为旁白,讲述一战士兵的遭遇与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例如当英军抓到德军俘虏,却发现那些德军也是年纪轻轻就上战场的普通人——"我想他真的是一个理发师,或商店老板什么的";甚至有位老兵说他在路上看到的德军尸体,长得很像自己父亲年轻时。

片中的老兵在最后说:"普通人只知道我们回来一身的泥和虱子,但他们无法想象,坐在战壕里等炮弹落下的那种心理折磨......在战场上人的生命分文不值,我们没有人是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旁白,观众可以非常直观地了解人物当时的感受、心情,同时,对讲话者产生情感共鸣,且语言的力量并不比影像弱,在激发想象这方面,或许比象征真实的长镜头还要厉害。这一点,正是《1917》没做到的,如前文所述,人物塑造方面的省略与个体感受的缺失,阻碍了导演想要深化主题的目的,是《1917》不可忽视的缺憾。

因此,即使观众能从全片一镜到底的野心、诗化的意象与炫目的影像风格,对导演所表达的"战争的悲剧与虚无"主题略窥一二,但仍然止步于此,身临其境却无法"心临其境"的原因,恐怕就在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