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春,白丽诗在上海家中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摄)

新华社上海8月15日电(记者杨恺 许晓青)“一些好莱坞大片拍摄过二战时期的上海场景,但那些还不够真实,我亲身经历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龙华集中营的生活,也见证了75年前战争的胜利。”饱受二战磨难的87岁上海外国语大学退休教授贝蒂·巴尔(中文名:白丽诗)在上海家中回忆说。

75年过去,至今仍印在白丽诗脑海的一幕是湛蓝的天空——那是1945年4月的一天,盟军战机在上海上空“写”下代表胜利的三个“V”字。集中营的外籍侨民由此知晓盟军在欧洲取得了胜利。

今年,白丽诗与她的中国丈夫王正文在上海深居简出。做好防疫的同时,他们仍抽出时间给在纽约的青少年们在线讲授二战历史,诉说白丽诗和家人亲历战争后的点滴感悟。

白丽诗认为,历史需要铭记,希望危及人类的战争苦难不再发生。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之际,她向新华社记者忆述了更多1943年至1945年间的私人经历。

白丽诗的父母在基督教会工作,1924年和1930年,她的父母相继来到上海,1933年名叫贝蒂·巴尔的女婴在上海降生,她就是白丽诗。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时,白丽诗一家正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达拉斯,躲过一劫。这家人依然惦记着中国,连同白丽诗同父异母的哥哥,全家四口人于次年回到上海。

1943年,日本侵略者计划将英美侨民转移至其统一管控的集中营。龙华集中营就是其中之一,在变成集中营前,这片土地是一所创建于19世纪中叶的地方公办学校,侵华日军将校园变成了集中营,白丽诗和家人在那里生活了800多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战期间的“龙华集中营”原址现为上海中学校园。(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摄)

“我有一个秘密之前从未说过。”白丽诗说,“在集中营里,妈妈在我的玩具床下藏了一把锋利的小刀以防不测,她认为日本兵不会搜查玩具床。”

1943年4月10日,白丽诗刚刚度过10岁生日才两天,她站在弄堂里,看着父母按照日本兵的命令,把两张封条斜贴在门上,白丽诗和她的家人前往龙华集中营。在集中营,她不再是贝蒂·巴尔,她只是一个编号——22/228。

“进入龙华营时,因为不知道会待多久,我们带了尽可能多的罐装食物,还有书和玩具。”她说。

食物短缺、寒冷、疾病和“营规”困扰着每一个被拘禁的人。800多天里,白丽诗和她的父亲还曾得了疟疾。白丽诗的母亲有一个笔记本,上面列出了当时的1033条“营规”。

“食物是我们的首要关切。”白丽诗说。

白丽诗还记得1943年的夏天,一场台风席卷了集中营。台风过后的第二天早上,所有人都被迫聚集到大礼堂被临时安置。

热水也是当时的稀缺资源。“在某些日子里,有少量洗衣服用的热水,我父亲会为我们提四桶热水。”白丽诗说,“有时水龙头流不出热水,甚至连冷水也没有,我妈妈就用她收集的雨水以解燃眉之急。”

白丽诗真正意识到战争快要结束是在1944年11月。一批盟军战机第一次低空飞过营地,轰炸了附近的龙华机场。那里当时是侵华日军盘踞上海的要塞之一。

之后是寒冬来临。1944年的冬季,寒冷天气几乎持续了整整3个月。

过冬的衣物由此成了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正在长大的孩子来说。“我的一个好朋友,比我大几个月,个子更高,把她的衣服借给了我。”白丽诗回忆说,“我穿了一年之后,又给了她妹妹穿。”

1945年2月,红十字会的包裹从英国运抵龙华集中营。然而,其中大多已破损不堪。当然,这对白丽诗来说并不奇怪。她发现,这些包裹的始发日期其实是“1942年6月”。

时针终于指向了令全世界都难以忘怀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午,瑞士人接管了龙华营,战争宣告结束。”白丽诗的母亲在日记中写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亚洲和非洲都造成重创。80多个国家和地区、220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全球约20亿人口被卷入无情的战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丽诗(左)与丈夫王正文在上海家中。(新华社记者许晓青摄)

今天,距离白丽诗抬头看到上海上空的“V”字已经过去了约75年之久。她因战争而失去了童年,深知和平生活来之不易。那些被二战剥夺生命的儿童,却永远失去了成长机会。

白丽诗仍会偶尔回到曾经的龙华集中营所在地(现上海中学校园)追忆往昔。“世界和平是我的心愿,我希望孩子们都能在和谐幸福的环境中成长,铭记历史。”白丽诗说。(参与采写:黄小希、曹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