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牌匾都是一个宅门、寺院或者是店铺最直接的身份体现。一说到牌匾,大家首先会想到大召或者是席力图召的这些老匾,其实呼和浩特还有一些大隐于市的老匾,分别是“东盛義”、“玉皇阁”、“执事敬” 等等,这些都跟呼和浩特有最直接的历史关系,都能够折射出呼和浩特辉煌的历史。本期《玉泉故事汇》,我们带着大家一起来走进呼和浩特老牌匾的故事。

灵光四澈

席力图召的山门上有一块匾,写着“灵光四澈”,是在道光16年,席力图召附近的店铺集资敬献了这块匾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阴山古刹

席力图召往里山门往北,在菩提过殿的门上还有一块匾,写着“阴山古刹”。这块匾是由大盛魁的账房先生王用桢所写,这块匾也见证了大盛魁与席力图召的密切联系,也见证着呼和浩特的发展变化。虽然把这两块牌匾称之为老匾,但实话实说,这些匾都是后来复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九边第一泉

大清光绪29年,当时玉泉井周边的432家商户“饮水思源”,为了感恩玉泉井,所以集资敬献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九边第一泉”。这块匾额也是由大盛魁的帐房先生,山西榆次人王用桢所书。他是用木棍裹着棉花,蘸着墨汁写下了这几个字的。“九边”的意思是当时有大同、延绥、宣化、蓟洲等等九个重镇,而玉泉井的水在这九个地方是最上乘的,所以这块匾对玉泉井是最佳的褒奖和赞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民间也有传言,说这几个字最初是由康熙所写,因为当时他来过归化城,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可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另外一种传说,这块匾是由著名的中医学家,也是武术名家傅青主,傅山先生所写。但这块匾后来遗失了,所以最后由特别善于模仿傅山先生字体的王用桢写了这几块匾。至于前两种传说是真是假,我们无从考证,但王用桢先生写的这几个字可是有实锤证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块匾被大召西夹道的一个木匠偷回去做了二股子风箱,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所以后来便复刻了今天看到的这块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永佑遐隅

2006年呼和浩特旧城大规模拆迁,当时很多旧城的老房子都被拆掉了,突然有一天在一个老房子的房顶上出现了九块匾额,这一块“永佑遐隅”就是其中的一块,这九块匾现在分散到不同的藏家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块匾立于大清雍正年间,不过是在光绪九年的时候重修了。这块匾应该是当时的一些商户敬献给庙宇的匾额,期盼着能够平安吉祥。上面还有一些字号,这些字号通过这块匾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不过这块匾究竟出自哪里,今天已经无从考证,留下了永远的谜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临下有赫

当年一共出了九块匾,这块叫做“临下有赫”的匾特别大,特别沉,搬起来非常费事。它是大清光绪十年,由当时的“骡店社”进献的。在匾上面有一些字号,比如“魁義店”,很多人猜测只要是有“魁”字的,或许都跟大盛魁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盛義

“东盛義”是当年归化城的老字号,这块老匾之所以能够让我们今天看到,这归功于它的收藏者呼和浩特收藏家乌力吉老人。2004年,乌力吉为建呼和浩特第一家私人博物馆四处收集物品,有一次,当他来到呼市收藏马鞍第一人王殿和,位于玉泉区塞上老街的店里时,一眼便相中了这块匾。因为乌力吉1958年来呼和浩特工作的时候,在旧城席力图召附近见过这块匾,是在一座很大的平房上挂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为了能够从王殿和手中收到这块老匾,乌力吉用自己收藏的两个马鞍,和一个头簪来换,当时的价格加起来大概三万五六。后来,乌力吉的那两个马鞍,一个就涨到好几十万,而他换回来的匾就更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东盛義”这块匾是由清末的大书法家华世奎所写,天津的很多匾都是出自他之手。后来有很多人找乌力吉想仿,想买这块匾,甚至有人出价6万,乌力吉都没有动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呼和浩特的历史,这些老牌匾功不可没,如果在您身边有这样一块老匾,不妨告诉我们,咱们一同寻找它的足迹,走进曾经的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