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胡陀聊史》,感悟先贤智慧

胡陀序论:管子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若言物质经济的发展是改造或创新了世界,那么涉及精神层面的文化,则是支撑着信仰、创新着思想、安放着心灵。五千年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绝,正赖于先贤们念兹在兹身体力行的知行合一。无论汉唐还是宋明,史料所述,即是有力之例证。

文化的重建及富强其需要的时间与力量,亦当与物质经济对等或相当。文化的民族性、历史性和不可复制性,唯求在继承中发展与创新。

历史的前进是一种合力,文化的前进同样依靠这种合力。社会意识一旦被解放出来,形成反思性的言论,即汇聚成江河,并自觉地把理想与追求落实到实践。这如同人听着声音往前走一样,当听到声音并加入于这支队伍的人越来越多,队伍越来越大,那么离预设的目标也就越来越近。这“根本觉悟”是由内心自觉引导而出的。

作为历史地理符号的地名,其亦步亦趋与时代同步前进的同时,其间的意义与价值,何尝不是文化延续。宋朝的郑樵说,州县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地名所述,见其变化。作《倚山问水话荆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城宜兴,东临太湖,南接浙皖,扼湖控江入海,河流纵横交织,此古城不独以军事要冲让人注目,其山接水连的景秀胜境,更让历代文人墨客抚今追昔感怀万端。徜徉在横跨古城东西的溪水之畔,观山问水处,即是思古问幽处。

今天宜兴市城中横贯东西的溪水,人们习惯称之谓东、团、西三氿,而多不明此即为荆溪。宜兴人所以以水称氿,或是承续着古代文化的基因。氿字在古代汉语中是水边干枯的土的意思。同时,还有泉水上涌受阻,从侧面流出,称之为氿泉的解释。《诗经小雅大东》就有“有洌氿泉,无浸获薪”之诗就是此意。因为氿是个较少见的字,很多人望文生义把此字错误念成 [jiǔ]音,其实此字正确读法是[guǐ]音。说流经宜兴城的溪水为氿,是因从宜兴西侧向东流出,有水而不甚直接相连,各为一汪,与氿字之意可谓文从字顺、名实相符。

在众多记载宜兴历史的典籍中,称此条横穿城市的溪水为荆溪的,是在司马迁《史记》中的注解,《高祖本纪》六年十二月,刘邦对诸臣说:“将军刘贾数战有功,以为荆王,王淮东。弟交为楚王,王淮西。”唐朝司马贞认为:“荆王刘贾所封乃吴地,在淮东也。姚察按:虞喜云‘总言吴,别言荆者,以山命国也。今西南有荆山,在阳羡界。贾封吴地而号为荆王,指取此义。’太康《地理志》阳羡县本名荆溪。”此可谓水名由山而来最早之文献。

那么这“荆”字是从何而来呢?按照古代典籍的解释,荆是古代楚国旧有称号,蛮是南夷之名,此语是区别于北方中原文明。楚、越之别古代称之荆蛮。钱穆先生说,荆蛮好比称荆吴,是秦、汉人对荆吴人的冠称。在司马迁《史记》的记载中还有“高祖六年,封刘贾为荆王,王淮东五十二城。”“荆,都吴,初王刘贾,国除,更为吴国,王濞。”钱穆先生考辨认为:“刘贾、刘交分王楚王韩信之故地,一在淮东,一在淮西;一称荆王,一称楚王。盖荆、楚分称,未必取名于阳羡之荆。史称‘太伯奔荆蛮,岂由荆溪哉?’”钱穆先生的疑问也不是没有道理,史上就有太伯奔荆蛮的路线是跨江越水至丹阳古城(今安徽当涂与江苏江宁境,丹阳郡汉立,秦为鄣郡,此处为治所。即类似今天省会。)向东至梅里。史载,秦始皇三十七年过丹阳至钱塘所走路线,也间接证实秦以前北方南下水路要道也是由芜湖、马鞍山一带过长江后入丹阳湖、石臼湖、固城湖沿宜兴进入太湖的。笔者以为刘贾、刘交分王楚王韩信之故地,王淮东五十二城当以荆地边界而止,王淮西者当以楚(韩信封楚王的都城在下邳)地边界而止。

若将荆南山与荆溪详细考辩后,此结论不言自明。先论荆南山。今天宜兴西南三十里的铜官山,此山又名君山,而旧名即为荆南山。史载其高二百三十仞,周八十五里。山岭有池,岩洞绝胜。三国时吴国孙皓封山禅于此,取汉武移衡山于潜霍之义,谓之南岳山。此荆南山除在荆溪之南外以赋其名外,尚且有楚与越分界之意,即此处为荆国最南边的山。

再论水。《太平环宇记》江南东道言:“荆溪在宜兴县南二十步。《汉志》云:‘中江首受芜湖,东至阳羡入海。’即此溪也。刘穆之云:‘船从义(宜)兴通江至芜湖,分水北溢丹阳湖,东北回为洮湖,又东入震泽。’”宋朝时史料大致勾勒出彼时由芜湖、马鞍山经丹阳湖至洮湖、滆湖再经宜兴至太湖入海的水道线路。即使今日,上述水路依然在地图上清晰可对,而这也证明笔者推断,古代郡国之间的分界,多以双方存疑问互相发生争夺的地方。彼时陆上交通相较水上交通落后,运送辎重优先考虑即为水运,而遇山则止。故荆国与越国之界是以君山为界,是谓荆南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朝历史地理学者顾祖禹以为,荆溪在宜兴城南,其城西者亦名西溪,在城东者亦名东溪,凡是安徽省广德、江苏溧阳、金坛以及宜兴县西诸山涧之水,俱东流而下汇集在西溪,乃贯城绕郭为东溪以下太湖。旧志:荆溪上承百渎,兼受数郡之水是也。宋泰始二年吴喜逼义(宜)兴,渡水攻其城克之。今谓之东九里河、西九里河,河流甚长,土人以九里计,因而名之。《水利考》上说“宜兴为溪者九,而荆溪为水之会。”今自县东分二流,其一北达常州漕河,溧阳运船俱繇此出;其一东达太湖,谓之东泻。一名蒙溪。春时两岸多藤花,映照水中,因名罨花溪。又名五云溪。志云:东舍溪在县东南三十六里,荆溪下流也。或以为发源荆南山,合众流而出。这也就是后来人们称荆溪源自荆南山流经宜兴城约定俗成的说法。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近时以来,宜兴以紫砂闻名于世,名人雅士亦不忘绍述故土之已往。已故制壶大师顾景舟先生以荆南山樵自号,也是先生慕古之雅兴吧。

如果喜欢本文,请关注网易号《胡陀聊史》,获取更多更好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