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摆摊者群体纪实”

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走近摆摊者群体

随着各地政策的放开,从夜市到地摊,人气越来越旺,夜市经济成为经济复苏的新动力。

7.11-7.26,十五天,一群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的学生,足迹遍及了七个省、十个市的街头,十几天的时间里,他们与数百名受访者进行了交谈。一份份简洁的问卷,一声声暖心的问候,一滴滴辛勤的汗水,一条条简短却透着认真与求实的对话。十几天下来,他们的内心感触万千,他们不仅体验到了生活的不易,感受到了平凡人物背后不一样的故事,收获到了奉献过后的喜悦,更认识到了哪怕是要做好一件普普通通的小事,也要付出努力、付出汗水。他们在探寻的,是我们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一群特殊的群体--摆摊者,而十几天的走访调研也让他们意识到:地摊经济、夜市经济是疫情大背景下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

PART1:走近他们的环境

十几天的调研,虽然有地市上的差异、有文化上的区别,但是每一名参与过线下调研的同学,都无一不在感慨摆摊者工作的艰辛。调研期间正值天气频繁多变的仲夏,河南省的西峡县、方城县、潢川县,福建省的南安市,山东省的荣成市等地都遭遇了连绵不断的阴雨。但是同学们依旧在摊点及市场上看到了摆摊者们冒雨工作的画面,面对倾盆大雨,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宁愿在露天冒着被雨水淋湿的风险支起雨棚,也不愿意因收摊回家而失去寥寥的顾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摊主在雨中支起雨棚 拍摄:高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摊主们的遮雨方法 拍摄:杨轸稀

又如在陕西省宝鸡市调研的同学们则看到了摆摊者们早出晚归的辛劳,从最开始四五点的早市起,到深夜凌晨一两点夜市完全收摊,如果再算上中途准备商品、整理摊位的时间,甚至一天有十几个小时都忙于摆摊的前后工作了。

除了自然环境的压力外,队员们经过调研发现,近期的疫情可谓是影响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摆摊者自然也不会例外。四川成都市的同学经过走访调查发现,受访的摆摊者中,绝大多数人都是由于自己原本的生活不同程度的受到了疫情影响,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先后出台扶持经济发展的政策的激励下,加入了摆摊群体。而其他同学在山东荣成、河北衡水、江苏晋江的调研也都不同程度地指向了疫情对生活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摆摊者生活的问卷调查 拍摄:蒋怡

总结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疫情前期,由于各地纷纷把疫情作为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又恰逢中国的春节假期,导致春节后不少企业生产陷入下坡甚至停滞,许多企业不得不延期开工或直接裁员,这些群体中有部分新下岗的劳动者们在短期以内找不到新的工作,因而门槛不高的摆摊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最快捷的生活来源。另一方面,面对疫情的影响和国际贸易摩擦,中央推出了“六保”政策。为了保就业、保民生,刺激经济复苏,许多地区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放宽了对于摆摊的限制政策,更有部分地方合理规划引导,在解决就业保民生的同时,创造出了更多接地气有人气的夜市场,在丰富群众夜生活的同时,打造出了新的城市夜名片。

PART2:了解他们的故事

他们,曾经来自于这个社会的各个阶层,曾经有着各不相同的身份,手工业者、公司小职员、司机、学生、服务生...而如今,他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摆摊者。

这群人中,有许多年轻的面孔,在潢川县的采访中,一位应届毕业生身份的摆摊者这样说道:这段时间的摆摊生活为我将来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生存积累了经验和知识。而这些都是在学校里在书本上完全学不到的。同样也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山东荣成的一位老先生则将摆摊当作了自己退休后的一种爱好,自己售卖自己亲手制作的小器件,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当然,这其中更多的,则是社会上一个个小家庭的主人。在受访者中,来自陕西宝鸡的一对老人,二十多年以来,一直从事摆摊工作,硬是通过一个普普通通的摊点支撑起了他们整个家庭。而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对夫妇,则是受疫情的影响开始通过摆摊来养家糊口。而河北省的一位摆摊者甚至为了生计,将摊点摆到了临近的县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摆摊者剪影 拍摄:高添(上),王佳妮(下)

他们的故事林林总总,虽然不伟大,但是却都包含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对于家庭、对于亲情的认真与负责,处处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人间情味。

PART3:跟随他们的脚步

为了更好地体验到摆摊者的生活,拉近与摆摊者之间的距离。很多地区的同学们都选择在调研的同时,协助摆摊者的工作,完成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亲自摆摊,体验摆摊生活。在福建南安调研的同学亲自帮助摆摊者售卖食品,两个小时的时间,除了制作,同时还要招徕顾客,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总算赚回了本钱。而真正的摆摊者却要每天利用五个小时的时间来做这件事情,并且风雨无阻,同学们顿时感受到了摆摊者工作与生活的不易。而来自河南安阳的同学则选择通过在摊点弹唱的方式来吸引顾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两天下来,还是感受到了身心的疲惫。而在陕西宝鸡调研的同学们则直接选择了自行摆摊体验,而结果也正如他们后来在日志中所叙述的:摆摊对于我们来说这只是一次简单的体验,而对他们来说则是长久的习惯。总的来说,摆摊是真的辛苦与不容易,珍惜身边每一件的东西,它们都来之不易,都来自一个个劳动者的辛苦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学们通过弹唱来吸引顾客 素材:马千里

PART4:倾听专家的指导

经过多方的协调与努力,团队成员有幸联系到了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教授。在接受同学们采访之时,黄教授指出,地摊是自古以来就长期存在的,它物美价廉的特点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这次疫情后大力推广夜市经济,就是因为它具有门槛低、灵活性大等优势,能有效地带动经济。

同时,黄教授也说到,把推广地摊经济和去产能、去库存联系起来,认为二者是必然的因果关系这一说法实属牵强。当分队成员问到商场与地摊之间的关系时,黄教授指出,二者除了竞争关系外,也互为补充,相辅相成。谈及对目前摆摊者经营方式的建议时,黄教授认为摆摊者可以积极借助目前的网络平台拓宽销售途径,而不仅限于面对面的售卖。最后,他还强调,地摊经济是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也会一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线上采访黄茂兴教授 拍摄:潘一华

经过与教授的对话,同学们对于地摊经济以及摆摊者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PART5:感受宏观的风貌

在线下调研阶段基本结束以后,同学们开始自行进行线上调研,一方面是通过线上的平台继续与之前部分受访者进行持续性的交流,更多的同学则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当地以及周边地区地摊经济与夜经济的整体发展氛围。

经过调研,同学们发现,除了大家之前调研过的市场和地区外,还有一些地区在地摊经济与政策方面做的工作也非常突出。

例如陕西的很多地区的摊点,充分发挥了古城的优势。在陕西地区,我们了解到,今年延安市先后开展了灯光表演,举办了第二届夜经济夜生活暨“悦夜延安,月越精彩”主题系列活动,推出了涵盖夜间餐饮、购物、文化演出,各大商场、书店的“夜市1+N”“夜游健康行”“红火夜民宿”“夜读欢乐颂”“夜购折上折”消费模式,同时政府推出“免除夜市商户一个季度租金,延长营业时间等”照顾摆摊者政策,消除了他们的租金之忧,激发了他们的热情。虽有疫情影响,但夜经济办的却是红红火火。而咸阳地区的夜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有些地区的摊位销量已经远超往年。

同样,成都市早在3月14日就颁发了疫情期间经济发展的措施,详细制订了五允许一坚持的政策,允许设置临时占道摊点摊区,允许临街店铺越门经营,允许大型商场开展占道促销,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允许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扩大停放区域以及坚持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所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成都政府牢记这一理论并位于全国首批将此用于实践中,这一措施充分体现了我国政策的弹性,政府的“民”性,充分展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而去年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发布《2019年Q3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泉州夜经济活跃度居全国第三,可见泉州的夜市经济发展有极为深厚的基础,近几年来,泉州的老牌步行街西街也抓住了这个机会,积极发展特色商品吸引游客,打响西街名声的同时也拉动了经济增长。泉州下属的县级市虽然在短时间内无法达到西街的发展程度,但也可以及时把握机遇,借鉴西街的经验,同时挖掘各地自己的特色,以更好地发展夜市经济,实现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

而在山东省荣成市,通过调研的同学对于政府相关人员的采访,了解到当地早夜市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市民的生活,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疫情期间,市政府一方面为兼顾到当地创城的形象风貌问题;另一方面也考虑到了当地百姓的生活问题,开发了三条街的部分路段作为专属的早市、夜市区,同时还在市区开放了五处便民摊点。而所有的这些工作,都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地摊的发展,便利了摆摊者。

PART6:总结和感悟

这群来自南航的同学们,也正是响应了党中央以及时代的号召。在鼓励大学生积极关切社会生活的背景下,深入基层了解当地群众的生活以及其背后的故事,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们贡献力量。同学们感慨万分:在抗击疫情和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夜市经济和地摊经济是实现六保的重要抓手,也是城市烟火味的突出标志,时时刻刻都体现着各地城市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它们吸纳了庞大的就业人口,为市民提供了灵活多样化的服务,承担起了社会润滑剂的功能,符合低收入群体和普通百姓的就业需求,也为后疫情时期的社会带来了更大的弹性。当然,它的有序发展,同样离不开各地政府的合理规划引导,要给夜市经济和地摊经济以合理的存在空间,也要做好长期规制,让人间的烟火,展现更多更美的中国的生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学生、摆摊者纪实团队的发起人兼队长潘一华表示:目前我们的团队已经在山东、陕西、河南、福建、江苏、河北、四川七个省的十个市展开了关于摆摊者和摆摊市场的调研工作,后面我们还将继续开展线上回访以及素材整合。

就我们发起这样一个团队的初衷和目的来讲,其出发点,一是通过选择及了解摆摊者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通过亲身调研、探寻摆摊者的生活和他们背后的故事,有代表性地得知防疫常态化的大背景下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二是通过我们的工作和宣传,吸引更多社会上的专业人士和有心人士的关注;三是期望通过地区间的整合,得出共性的结论,为各地区政府出台相关方面的工作政策提供必要的案例参考。

虽然我们的社会实践快要结束了,但是他们及其背后的故事不会停止,而社会对他们的聆听与关注也绝不会画上终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