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减贫故事)“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父亲”

中新社云南曲靖8月15日电 题:“我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父亲”

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

“有无数声音在为之说话,其中一声来自我的父亲;有无数身影在为之奔走,其中一个正是我的父亲;有无数双手在为之添砖加瓦,其中一双属于我的父亲……”云南女孩袁景瑞写给父亲袁明磊的作文《父亲扶贫路上那些事》,在网络上感动众人。

近日,中新社记者采访了家有女儿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日常,了解高中生眼中的中国扶贫。

45岁的袁明磊是一名“老”驻村扶贫工作队员。2015年8月,其所在单位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他主动报名,后被分到位于乌蒙山腹地的国家级贫困县会泽县钟屏街道鱼洞社区,一干就是5年。

这个贫困村明明位于县城边,却一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贫困线以下;有地,却土“薄”,仅能种出玉米和马铃薯。

记者跟随袁明磊采访的一天,“微信步数”轻松突破两万步。走村,入户,间或上山下地,检查水源、查看大棚。这也是一名驻村扶贫队员再普通不过的日常。为全面消除绝对贫困,2012年以来,中国累计选派300多万县级以上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参加驻村帮扶。

“为了精准识别贫困户,开始时,我们花了数月时间一家一家地走访。后来申请到资金,给村里修了路、接了自来水,为贫困户争取低保、盖了安居房,仍然有忙不完的事。”袁明磊说,驻村的日子,每天就是往返于贫困户,帮助解决各种问题。

5年来,袁明磊与家人聚少离多。女儿袁景瑞在作文中这样记录父亲的“缺席”:“我临近中考复习冲刺时,他不在;爷爷重病住院时,他不在;现在我正在高考复习冲刺最关键的时候,他还是不在……”

袁景瑞曾经埋怨过父亲,甚至一度认为父亲不是合格的父亲和丈夫。后来,去村里看过父亲后,她改变了想法。

“村里时常断水断电,没有洗澡的地方。厕所是那种老旱厕,脏得没处下脚。每天,父亲都在费尽口舌和村组干部、贫困户做工作,忙得焦头烂额。”袁景瑞写道,她偷偷打量饭桌对面的父亲,“视线长久地停留在他难掩倦怠的脸上,一时间心中涩然……我不再催促父亲为我重新布置房间了,因为我知道他正努力让更多人拥有更好的居住环境;我不再缠着父亲帮我辅导功课了,因为我知道他正想方设法让更多孩子走进学校。”

袁景瑞注意到5年来父亲和他的村子的变化。

以前,“父亲的身上带着些传统文人的影子——性格温吞,寡言少语”。现在,“这样一个不爱言语的人,顶着烈日在两个村之间来回奔走”,为了帮扶项目不止一次和施工方据理力争、寸步不让;“他甚至知道了一些中草药的种植方法”;“母亲笑话父亲一点儒雅之气都没了。父亲大笑:白面书生在村里混不下去,我现在得学着做黑脸包公”。

“他们单位挂钩帮扶的三个贫困村正在旧貌换新颜:超过4万平方米的村组道路得到全面修整、硬化……三所村小学,从教学楼到学生食堂、宿舍和操场焕然一新……三个贫困村贫困人口从2015年末的将近5000人减少到目前的780人……”

上周,迎来高考好成绩的袁景瑞再次来到父亲驻扎的鱼洞社区。整个村即将脱贫出列,已不再是4年前她见到的那个“矮的灰暗建筑挤挤挨挨缩成一团,坑坑洼洼的地面上还有积水未干”的样子。

“看到变化,我理解了父亲,也逐渐明白了扶贫工作的意义和伟大之处。”袁景瑞猜,父亲是把鱼洞社区当成他出生的那个大山深处的老家,想要致敬曾花了4年时间修了10公里山路的爷爷,想做点事对得起这方土地和这些乡亲,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中国举国之力帮扶贫困人口,是大仁;扶贫工作者竭尽全力帮助同胞,是大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同心同德向前进,是大爱。”袁景瑞说,她希望外界能看到中国减贫数亿人背后的力量和故事。“我的父亲,以及每一个扶贫工作者,无英雄之名却行英雄之实,无夸父之能却效逐日之事,无孔孟之贤却怀济世之心。”(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