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城县政协副主席任斌反映: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近年来,面对环保形势日益严峻的局面,各地主动压实环保责任,从制度保障、参与主体、监管执法等各个层面形成了横向全覆盖、纵向全贯通的治理体系,治污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总的来看,许多地区生态环保结构性污染问题依然存在,环保工作不均衡、企业污染治理不达标等问题依然突出,冬季民用采暖燃煤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未全部集中收集处理、山区矿山开采企业生态破坏较为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

为此建议:

一、上下协同作战,部门合力攻坚。建议改变过去单打独斗的治理模式,由省、市出台关于区域协同、部门协作、联防联控推进环保治理的有关政策,明确各县(市、区)、相关部门具体工作职责,通过区域“一盘棋”,上下联动、合力攻坚,共同打赢生态环保攻坚战。

二、聘请环保管家,服务绿色发展。建议改变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治理模式,由地方政府聘请高层次专家团队,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等实际,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统筹谋划好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卫生整治、绿化美化等各项工作,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三、区别不同情况,坚持分类处置。在对待环境问题上,积极探索建立“容错纠错”和“问责惩戒”机制,明确容错范围和惩戒情形,细化处置程序和工作流程,真正向顶风作案者“亮剑”,为担当干事者“松绑”。

四、通过环保整治,倒逼产业升级。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建议各地认真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整治促提升、促发展。严格环境准入,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引导重污染企业开展工艺改造,不断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在高压打击,全面取缔非法企业的基础上,坚持堵疏结合,有序引导企业转产转型,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以更低资源消耗、更小环境影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梁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