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大爆炸无疑是国内的问题更加突出,更为混乱。宗教领导者们到底是先解决黎巴嫩的社会问题,平息民众的愤怒?还是继续为国家的最高权力而相互争夺?恐怕事实证明他们已经选择了后者。因为自爆炸以后,黎巴嫩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和精力去善后处理。留在街头上的只有黎巴嫩的民众,自发进行的清理以及伤者安置。国家如此不必多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大火的电影《何以为家》大家都深感处于不发达地区的弱势者,他们的基本生存状况。电影主要是通过描述一个底层小男孩儿状告父母生下自己,以及其他妹妹以此敛财的悲剧,给观众们展现了一幅独特的人间悲剧画像。看过电影的人都有感慨,但有人是否知道,《何以为家》这一部优秀电影是黎巴嫩的国家作品。主要关注的是阿拉伯世界当中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怀与对他们恶劣生存环境的叙述。

最近的黎巴嫩并不太平,这个在中东地区的小国长期以来都不是我们关注的主要对象。我们更多的愿意去寻找埃及,叙利亚,伊朗,伊拉克等等受到西方制裁和打击国家的消息。要不是这一次在首都港口地区的大爆炸。可能人们都不会发现,最近优秀电影《何以为家》竟然是这一个小国出产的?

黎巴嫩——通过教派划分的国家,谁能胜谁做主?

黎巴嫩在中东地区并不发达,甚至黎巴嫩还本身成为黎巴嫩问题,受到外国各种力量的干涉。不论是反映黎巴嫩底层生活困难弱势群体的《何以为家》,还是首都地区的大爆炸。其本质上都是从黎巴嫩的政治制度混乱的基本社会现实之下,直接或间接反映出来的人间悲剧。一个政治不稳定的国家,很难不会出现那些人们所预料不到的幺蛾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更关注的是中东的巴以问题,但是黎巴嫩问题也是中东热点之一。黎巴嫩是一个宗教结构极为复杂的阿拉伯国家。国内有着两大主流派系,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这两大主流宗教之下,十数个派系相互之间都有纷争,黎巴嫩独立以来从未停止过。

其实从历史上来看,黎巴嫩也有诸多的宗教问题。别的不说,单就八次十字军东征我们就可以看到黎巴嫩千年以来一直是两大宗教体系的争夺地区,数千年来从没停止。这一积重难返的宗教矛盾经常引发很多具体的社会和军事冲突。各种外部势力,尤其是西方力量也趁机进入,使得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黎巴嫩独立时国内达成了不成文的协议,两大主流教派,基督教马龙派和伊斯兰教逊尼派对国家权力进行划分。黎巴嫩本身就是中东宗教和宗教力量,极为混乱并且竞争激烈的地区。所以在进行国家权力划分的时候,也是按照宗教划分的,这个导致未来数十年的国家坎坷。

由于黎巴嫩之前是法国的殖民地。在以后独立黎巴嫩的很多政治特点,直接照搬了西方的议会民主共和制。但最具特色的是,黎巴嫩并不是政党统治,而是宗教派系代替政党派系。共同达成了国家独立的妥协。可以说国家的总统,军队总理,议长,副总理,副议长,军事参谋长都不同军事派系的领导人担任。

除了各个宗教派系之外各个宗教派系的政府之间的占比,也按照1932年人口普查为基础,按照两大宗教力量进行比例划分。因此,在黎巴嫩,人口往往决定一个宗教力量在黎巴嫩国内的政治地位和政府内部的力量占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妥协得到了各方认可。但是,在黎巴嫩境内,穆斯林的生育率要远远高于基督教。在之后的数十年发展当中,穆斯林的人口已经完全超过基督教,成为第一大人口。但是在独立之前,双方的政治妥协。基督教人口的比例是明显高于穆斯林的。1975年双方爆发了一次内战。

原因就在于穆斯林人口的基数已经超过基督教。基督教执政领袖却不愿意公布每年的人口统计,普查数据。为的就是希望能够按照独立时期的人口占比保证自己的政治地位。这场内战一共持续了16年,在1991年结束。

离不开美苏争霸的影响,黎巴嫩从金融中心沦为战场

这一年也正是苏联解体的那一年。从大背景反观黎巴嫩内战,苏联和美国都是内战外部力量的主要推手。所以这场内战也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结束。其实这场战争并不是完全的美苏争霸战场。苏联在后期改革对于外交也做出了很多调整,1989年双方敦促黎巴嫩内部签订了协议。

国家权力的分割方面,基督教力量做出让步允许伊斯兰教与其平起平坐。但这对于穆斯林的力量而言,其实力和地位是不相等的。黎巴嫩有根本没有代表民众或国家的政党,只有宗教派系。使得黎巴嫩的问题在根上并没有得到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说到底,广泛干涉黎巴嫩内政的不仅是美苏两国包括周边的国家叙利亚,伊朗,伊拉克也纷纷入局。不过,在2005年,随着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黎巴嫩内部的宗教矛盾激化问题再一次爆发,国家也因此长期陷入动荡。

对黎巴嫩的管理问题,大家都知道问题所在。那就是黎巴嫩的国内政治生态失衡。除了宗教,没有第二个社会力量和国家力量对宗教和黎巴嫩国内的混乱进行制衡。宗教从来都是一个噱头。不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本质都是为了争求国家利益的各个代表团体,并没有所谓的基督与安拉

从本质上说,黎巴嫩的国内冲突体现在?

就是外部力量不断介入黎巴嫩国内的教派矛盾和问题。这一地区地势险要,曾经周边的封建帝国在该地区建立统治时,难民往往进入黎巴嫩,摆脱帝国对于他们的控制。不论是罗马,拜占庭,俄比亚还是波斯,阿拉伯。每当一种地区力量崛起的时候,都会有相反力量的宗教徒进入黎巴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各个教派也因此不断壮大,更新,混合。但基本都是各自为政,在大国争夺的背景和前提之下,各个境内的小派系也在不断争夺已有的政治权利和生存资料。作为法国曾经的委任统治地,黎巴嫩经受了分而治之的政策。法国经常收买本土上层人物,支持宗教力量,制造民族对立。

甚至一些在委任统治时期,被法国强行划归黎巴嫩的一些地区,穆斯林从不认为自己是黎巴嫩人。甚至这些穆斯林与黎巴嫩本土的穆斯林也有各种激烈的宗教和利益矛盾冲突。

最终,黎巴嫩的国家发展,为国内混乱的政治局势所影响。曾经的黎巴嫩虽然是委任统治地,但同时也是东地中海沿岸的重要港口之一。对外开放十分便利,一战之前,黎巴嫩一直是中东地区的金融,贸易,交通,旅游的中心。也是最容易成为发达的中东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当内战打响以后的这16年里,黎巴嫩所有的国家支柱产业都遭受破坏,基础设施的损失尤为严重。黎巴嫩由此一蹶不振,而政治则持续分裂。即便保守估计,国内因内战而伤亡的人数多达20万。每一个宗教派系都鼓吹自己的利益对于其他人则视而不见。这导致了在政治问题上教派主义的观念不断加深。

政府和各个教派之前的妥协协议,并不是多方共同维护国家利益支持国家共同发展的基础,反而是国家内部各个宗教派系之间相互指责的工具

每当政府选举的时候,反对派力量都不支持任何不利于自己的选举投票。导致国会的人数一直不足,国家的正常经营活动都无法进行。同时,一些反对力量由于近年来发展并不顺利。所以一直希望通过引进外部力量,加强自己的话语权。不论是美国还是西方各国,之前的苏联和之后的俄罗斯,黎巴嫩一直是各国外交的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使得黎巴嫩的国际处境十分尴尬,这一次黎巴嫩首都大爆炸也是因为各个政党,派系相互争夺国内的政治利益,而导致国家政府部门陷入瘫痪。很多事情都不会严格盘查,解决。只会放在那里,等待最终的结果,一个最终的政治结果,但危机并不会等。

虽然各种教派冲突和政治冲突中都会达成妥协。也使得黎巴嫩的政治民主一点一点向前推进。但是步伐太过缓慢,完全无法应对社会以及现实国家利益分配的种种关系。虽然国内也有很多政治精英,对国家前途担忧,力图打破黎巴嫩固有的宗教问题,营造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解决自身的问题,但是各个宗教派系之间的矛盾已经持续数千年。要想解决谈何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大爆炸无疑是国内的问题更加突出,更为混乱。宗教领导者们到底是先解决黎巴嫩的社会问题,平息民众的愤怒?还是继续为国家的最高权力而相互争夺?恐怕事实证明他们已经选择了后者。因为自爆炸以后,黎巴嫩根本没有足够的力量和精力去善后处理。留在街头上的只有黎巴嫩的民众,自发进行的清理以及伤者安置。国家如此不必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