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是在坎坷的路上行走

总是让命运穿过激流

每一次把希望还给大地

每一次把苦涩埋在心头

走过冬夏走过春秋

多少次跋涉无言的寻求

风吹雨打永不停留

带给人间欢笑悠悠

这是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曲叫《无言的寻求》,这是他最喜欢的一首歌,这首歌不仅唱出了他的心声,更是他民办教育生涯的生动写照。

在每年的两会上,他作为省政协常委,我们总能看到他步履匆忙,来去如风,在不同的场合为民办教师的权益、为民办教育的发展鼓与呼!筚路蓝缕办教育,呕心沥血育英才。在开辟民办教育事业的征程中,他始终奉行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进而升华为一种淡泊名利、勤奋耕耘、甘为孺子牛的人格力量。他把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成为山西民办高等教育卓有成效的拓荒者。

他,就是山西省政协常委、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创始人、董事长兼校长宋兴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追溯他与民办教育的不解之缘,得从上世纪80年代初说起,他从当时蜚声海外的刊授大学起步,开始了一场与民办教育不离不弃的旅程。

昨天的坚持 铸就今日的辉煌 | 回顾山西应用科技学院这所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

科院发展之路 请横屏观看

1990年8月,他创办太原市晋阳辅导中心,走上自主办学之路。

1991年3月,所创办学校正式定名为山西文化艺术专修学校。

1993年更名为山西文化艺术专修学院。

2001年5月,经山西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山西文化艺术专修学院定名为山西兴华职业学院,成为省内第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校。

2014年5月16日,山西兴华职业学院华丽转身、顺利升本,更名为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正式成为山西省第一所国家承认学历的应用型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2016年6月,山西应用科技学院被山西省政府正式确定为“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

2017年2月,经山西省教育厅批准,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成为山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8年4月,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正式通过省学位办学士学位评审授权审核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简单的几个时间节点,对于宋兴航来说,却是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旅程,其间的苦辣酸甜、起承转合、风雨兼程、忍辱负重,只有他自己能体会。

让我们再把时间聚焦在2014年5月16日这一天,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正式成为国家首批应用型本科院校之一。一个校名的变更,不仅是办学层次的提升,更是对未来办学发展方向的一次指引。“应用型”?到底什么是“应用型”?在全国高校一片探讨的转型跨越中,宋兴航先生已经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始了他的“应用型”探索之旅。

破 局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互联网+”的新形势下,无论是专科教育还是本科教育,最终目的都是要培养出德才兼备、广受市场欢迎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宋兴航先生敢为人先,与时俱进,依据他多年从事民办教育的丰富经验,他在本科层次的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首创首开了“1+1”实验班(1+1,第一个“1”是指学生的专业学习;第二个“1”是指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增加服务于创业的强能多能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创新、创造、创业”精神的拔尖创新型人才。

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项目的有效推进,他在百忙之中,仍然拔冗亲任“1+1”实验班总辅导员,并亲自为实验班学生讲授书法课。以自己的办学经历和学校的发展史为案例,为学生进行创业教育,阐述学校办学精神,提炼出了“创业十思书”。他亲审培养方案,选拔品学兼优、有思想、不甘平庸、创业意识强烈的或有创业意向、正式创业的在校生为实验班学员。实验班课程体系分为五大模块:人文素养+商业素养+创业教育+创业实践+自我成长。理论教育包括写作、书法、表达、心理、法律、国学等拓宽知识储备,服务于创业教育;创业项目带动包括项目申报、路演、项目培训指导、项目扶持落地、项目跟踪、孵化基地项目推介等,在实践中带动学生创业的行为,培养创业能力。

同时他将“三创”精神纳入教学计划。实验班设置创业意识培训、创业经营管理、技能培养等课程,聘请校内外专家、企业负责人、国家级创业培训师、优秀校友、创业成功人士等进行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与创业教育。组织学生进行企业参观学习与实践。突出应用型教学,理论指导与实践项目联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创建“创业体验平台”,进行实战项目驱动。班级以学生为主体成立七彩放映室进行产品营销实战经营、创办“创联工作室”、“建筑装饰公司”等公司模拟运作平台,并执行系统的学生创业项目服务链。实验班成立一年来,指导学生制定10部创业计划书,4个项目通过省级科研立项,跟进落实5个创业项目。4个创业项目在山西省“晋商杯”“青创杯”创业大赛中获得良好成绩。

如今,“1+1”实验班已成功运行六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要将“创新、创造、创业”的三创理念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嫁接,做应用型探索急先锋,为地方乃至全国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铺路探索。

破 题

由小及大,从探索型的“1+1”实验班开始入手,随后,宋兴航先生开始思考,如何响应国家号召?如何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没有模板,没有效仿,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多年办学经验淬炼出来的“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发挥了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确定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向后,他大刀阔斧地开干了——

在办学方向方面:要着眼地方经济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师生能力为发展目标,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建立学校、地区、行业、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真正按照社会需求,培养岗位需要的人才。

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标准,以服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为突破口,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建立起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教学育人为中心,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在专业建设方面:围绕“一专多能、学以致用”做文章,按需重组人才培养结构和流程,着力进行专业集群建设,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校内专业设置评议制度;围绕产业链、创新链调整专业设置,按社会需求改造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专业、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推进校本教材编写步伐,建立“课程超市”,切实让学生学到真本领,实现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现代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构建“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在队伍建设方面: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和评价办法,申请副高职务(职称)评审权,增强教师锐意奋进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薪酬激励+期权奖励+福利住房等方式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吸引招收在职技术技能人员和能工巧匠进课堂,经过五年的培养和引进,实现“双85工程”即“双师双能型”占比达到85%,在校专职教师、技师比例达到85%以上。

在学生出路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的能力,最终实现创业的目标,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鼓励拔尖人才考取专业硕士,打通应用型人才上升通道。未能升学的毕业生学校通过推荐就业方式及自主创业形式,将全部负责安置就业。

一番开创,几经求索,凝练出了“自信自立自强,创新创造创业,品位品牌品质”18个字,而这18个字,正是他“拓荒精神”的核心精髓所在。

深 入

方向明确了,蓝图描绘了。具体怎么做?怎么深入?怎么提升质量?怎么强化内涵建设?

宋兴航校长根据国家建立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体系。

他积极推进教改工作。宋校长十分重视内涵建设,狠抓教学质量,推进教改工作。按照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模式方面,学校将过去的三元教学内容改革为“职业素质模块”“职业基础模块”“应用技能模块”“应用能力拓展模块”“毕业实习模块”五个模块的教学方式,建立了自身的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他十分注重专业建设。根据社会需求,按照市场需要,积极申报新增广受市场欢迎的专业,淘汰相关落伍专业。目前,学校开设有30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都是经受市场检验、广受市场欢迎的应用型专业。

他大力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宋校长主要从两个方面做了重点建设。一是在高学历、高职称的基础上增加现有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努力把专业教师培养成“双师型”教师,从而提高他们的职业教育能力;二是引进企业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他们可以担任专业课的教学,担任校内实训基地或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技能指导,实现传、帮、带的实践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他十分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在宋兴航校长的带领下,为了使学生掌握真本领,与社会零距离对接,学校投入巨资为学生在校内创造仿真的生产环境,建有建工类、管理类、财经类、艺术类、工程类等实训室,从而使学生的“学”与“工”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广为受益。

他亲自推进课程改革。他在课程建设方面倡导打破传统课程结构框架,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生产一线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同时,加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改革。重视课程建设过程中的企业参与,包括企业人员的介入、企业标准的引进、职业证书的融合等。

他是教育家,也是实干家,说干就干,实践出真知。他视教育为信仰,为教育虔诚而行。工作中,忘记吃饭是家常便饭,经常是两个饼子就着白开水就解决了一顿午饭。为了教育,他总是雷厉风行,真抓实干,风风火火穿行在民办教育事业之间,从不知疲累!

履 职

从2008年,他当选为山西省政协委员以来,他几乎成了民办教育的代言人,无论走到哪里,总是在为民办教师的相关权益鼓与呼!他不止一次地在提案中、在会见领导过程中,为解决民办教育自筹自支编制建言献策,并提出可行性方案。他会为区域周边治安环境、为街口的红绿灯、为自动取款机便民服务、为交通拥挤、为百姓供暖、为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生存发展、为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的社情民意……

他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政协常委。他为民办教育代言,也为老百姓生活中的大情小事鼓与呼!

从事教育几十年,他始终赤子初心,从未更改!他的年龄虽然已不再年轻,但他干事业的状态始终如一,依然那么雷厉风行,奋勇争先,为民办教育事业、为培养人才、为这个国家默默地做着自己的贡献。

未 来

有些媒体曾经对他的创业办学史做过这样的描述——

宋兴航先生的创业史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公开日记。

宋兴航先生的创业史是民办教育发展的成长史记。

宋兴航先生的创业史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心灵记忆。

宋兴航先生的创业史是山西民办教育的发展缩影。

对于宋兴航,接见过他的领导这样评价: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严隽琪同志对宋兴航先生兴学报国的办学之路这样说:多少青春和钱财都献给了教育事业,这是很不容易的,我们民进中能涌现出来这样一位会员,我们都特别骄傲。

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王佐书同志说:宋兴航先生所创办的学校不仅为国家培养人才,我更看重的它是一所扶贫的学校,它是为老百姓造福的学校。

山西省原副省长张平在参观了他创办的校区后,语重心长地说: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原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参观学校后,深情地说:这所学校的历史就是一部创业史,宋兴航校长就是一本励志书!

宋兴航有着深深的“教育报国”梦想和情怀。对于未来,对于他挚爱并倾注了大半生心血的民办教育事业,他仍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认认真真践行着他的人生誓言。我们就用《宋兴航诗词散文作品选》中的一首诗《我们的理想》作为结尾一起共勉吧~~

人应该为理想而活着

有了理想才能充满向往

我们的理想是办一所大学

一所为青年求学、引航的大学

一所能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大学

一所能推动社会发展的大学

为了这个梦想我和同伴已经走过了二十年

现在依然为这个理想而努力。

但是我确实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走在崎岖的山路时气喘吁吁

淌过激流时步履维艰

遭遇风险令人苦楚熬煎

可是理想和信念又呼唤我向前

咬紧牙关,苦斗十年

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

我们一定要向前!向前!!!

成就一番事业何尝不是这样

从古至今顽强毅力支撑梦想

要战胜自我,要战胜懦弱

摆脱心烦、痛苦和折磨

消除失望、忧伤和迷茫

我们已看到了迎面的曙光

我们要坚持不懈,为了我们的理想!!!

看到同行者越来越多

看到学生阵容越来越强

我的步伐增添了力量

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最广阔的是天空和海洋

比她们更广阔的是兴华人的胸膛

目标在前,为了我们的理想

让我们挺起自己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