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跳舞、朗诵,这些不该成为升学的功利“敲门砖”,而应该是激发孩童的兴趣,让他们从中获得成长的快乐。今年是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成立65周年,近日通过本报及全市多家媒体发起了“寻找我们的‘小伙伴’”征集活动。征集令发出后,一些“小伙伴”代表就带着充满回忆的老物件、不曾褪色的老故事重回儿时的“家”。他们不约而同地说,兴趣爱好激发了他们成长,让他们终生受益。正如小伙伴艺术团团长陈白桦曾说过,小伙伴艺术团不仅仅是教唱歌、跳舞等这些技能,更在于育人。

兴趣启蒙变成终身追求

张欢是艺术团1957年的学员,长大后成为了上海电视台一名配音演员。她因为曾为《成长的烦恼》里“麦琪”一角配音而广为人知。回忆起儿时在少年宫学艺的经历,她脸上情不自禁露出笑容。“在戏剧组学表演、排小品、练朗诵,一学就是一整天,但一点也不觉得苦。这都是因为我们完全是凭着兴趣在学,完全不带任何功利心。”张欢说,她在小伙伴艺术团受到的艺术启蒙教育,不仅指引她走上了一条适合个人发展的艺术道路,更赋予了她许多精神财富。“曾经的这段经历教会了我敬业,教会了合作,教会了我如何去享受艺术带来的欢乐。有次朗诵节目快开场前,我被黄鱼车撞倒,膝盖鲜血直流,指导员紧急帮我处理之后,鼓励我完成了演出,让我第一次对敬业有了切身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张欢和宣善琴一起翻看老照片 新民晚报马丹/摄 下同

原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年近八旬的朱钟堂如今白发苍苍,但走过儿时活动的草坪、在排练厅里拉起手风琴,他脸上露出少年般调皮的笑容。“13岁起,我就在这里学口琴,口琴吹着吹着玩起手风琴,而后,又加入了管弦乐队,最后,将作曲、音乐教育当成毕生的追求。这都与儿时的艺术启蒙密不可分。”朱钟堂批评说,现在孩子的兴趣特长学习太过功利,经常将它当成升学的“敲门砖”,失去了“兴趣”的初心。“我们那时候加入小伙伴艺术团纯粹就是来‘玩’。这里没有老师,只有指导员,指导大家玩。这种在玩中培养的浓厚兴趣,指引很多人走上了相关的职业道路。”

从“小伙伴”唱到“老伙伴”

小伙伴艺术团60年代合唱团组员宣善琴说起过去的故事,如数家珍。“我至今仍记得考艺术团时场的曲目就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宣善琴说,她在艺术团学唱7年,却没想到唱歌这个爱好竟伴随着她的一生。20多年前,她还和几位“小伙伴”发起召集,组建了“老伙伴合唱团”,邀请了现今已经去世的吴指导员继续“指导”。“艺术团里,和伙伴们一起唱歌的时光最是快乐,让我感受到集体的快乐和温暖。虽然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有的小伙伴已经离世,有的小伙伴不在上海生活,但是,只要有一名‘小伙伴’在,我们都想把歌声继续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宣善琴正在展示一本小伙伴艺术团发给学员的笔记本

20世纪90年代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舞蹈组的学员张倩,和孙俪曾是同期舞蹈组学员。她和她的小伙伴成了第一代《中国风》舞蹈的小演员。这个由陈白桦编排、将不同民族的舞蹈精巧串联的节目一亮相就引发轰动,至今已演出了30年。“民族文化和爱国情怀融入在艺术团的作品中,也融入在指导员平日的点滴教育中,不断熏陶着我,助我成长。”张倩如今是世界500强埃森哲(中国)咨询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无数次训练和演出中培养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执着品质,帮助我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摸索创新。读书、练舞的时间管理,教会我如何平衡事业和家庭。”现在,张倩把女儿也送到少年宫学习舞蹈,希望她不仅接受艺术熏陶,更是培养人格精神,将小伙伴的传统代代相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民晚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