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北京3400余块“海绵”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降雨过后,步道微微潮湿,下沉式绿地里有水在草丛中若隐若现,集雨池里满满一池清水映着蓝天白云……这是位于石景山区的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里“海绵花园”的场景。

这个从路面到屋面,从建筑到绿地都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建成的产业园,经受住了刚刚过去的这场强降雨的考验,并尽最大可能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在全市,共有3400多个这样的海绵项目。它们像一块块散落在城市里的“海绵”,用渗、蓄、滞、净、用、排等方式,迅速帮雨水找“家”,避免内涝积水。

作为市绿色生态试点园区,北京银行保险产业园是一个开放式园区,目前已有部分地块投入使用。位于园区中心、面积3.6万平方米的“海绵花园”更是一个共享式花园,住在附近的不少居民都爱带着孩子来这儿散步休闲。在居民眼里,吸引他们的是大面积绿地和高低起伏的景观。而在园区工作者眼里,这里是一块天然的“海绵”。

走进“海绵花园”,满眼都是绿色的草坪或植被,只有两三条宽一米的铺装步道环绕其中。“在设计之初,我们就让这个花园尽量减少硬化铺装,让雨水最大范围自然下渗。”园区绿色生态技术顾问、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师赵梓君说,“步道用的也是透水砖和透水混凝土,提高雨水下渗率。”

整个花园是一个下沉式的设计,为的就是在降雨过程中,让地表径流都朝花园的最低点流去,通过植被和土壤的涵养,让雨水慢慢下渗,营造人工湿地的同时涵养地下水源。赵梓君说,在建设花园的时候,特意原地造景,将挖出的土方堆成小山坡,看上去营造了高低起伏的景观,实际上是帮助雨水聚集。

“海绵”功能在公园里随处可见。除了下沉式绿地集水、人行步道渗水,就连与步道相连的廊桥都具备渗透、集雨功能。廊桥的路面用透水砖铺装,但正下方藏了一个引流夹层,专门引导渗到透水砖下方的雨水,并接入附近的土体,为土壤补水,间接回补地下水。

在产业园的其他地块,植草沟、蓄水池、屋顶绿化、透水砖等设施,让园区的雨水有效收集利用。目前,园区的绿化灌溉用水大部分来自收集的雨水。

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通过现场调查,截至今年6月,全市建设海绵项目共计3400余个。其中,绿化屋顶面积2.30平方公里,透水铺装面积15.09平方公里,下凹式绿地面积为35.43平方公里,雨水调蓄设施容积为152.04万立方米。

目前,本市正在探索建立“1+16+N”海绵城市规划体系,“1”即《北京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16”即16个区根据市级专项规划制定的区级海绵城市专项规划,“N”即包括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亦庄经济开发区、大兴国际机场、城市绿心、环球主题公园等重点片区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截至目前,各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成,通州、朝阳、门头沟、昌平、石景山、东城六个区的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完成批复,其余10个区均已进入报批流程。今年,本市2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将实现降雨70%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35年将扩大到80%以上的城市建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