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新闻.活动.美食.玩乐.公益.推广

三十年前到过北京的故宫,十年前进过汝南新建的南海禅寺,去一次就了解了大概。君王也罢,佛主也罢,都是让人弯膝跪拜的。都市生活的喧嚣有时会让人感到疲惫,像我等奔波在钢筋丛林里的小家雀,还是比较贪恋绿水青山、碧海蓝天所带来的愉悦,何必再捧着一颗疲惫的心去顶礼膜拜呢?不谙皇权佛道,即便是走马观花看了,也化解不了生活中的万古愁。思来想去,竟让我无端地念起了毗邻南海禅寺的“小南海”来。那里面的廊桥遗梦是否能让人寄意寒星慰身心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南海是古代“蔡州八景”之一。它原先的名字叫南湖,位于汝南古城东南角。由于历代郡府筑堤修城都要从那里取土,天长日久形成了一大片水泊荒草的洼地。明朝时候在南湖仿造南海普陀寺的模式建了个观音阁,因其规模小于南海的观音阁,人们就把南湖称为“小南海”。

据《汝南县志》记载小南海内除了观音阁外,还建有大士寺、准提楼、黄鹤楼等景观。黄鹤楼是在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6年)建成,可惜在明末被毁。清雍正年间,又迁天中书院于南湖之上,称南湖书院。乾隆年间,大兴窦煦题写“登瀛”二字镌刻于一青石之上,立于南湖北侧,更为小南海平添了一些文化气息(“登瀛”是指登上瀛台,清代新进士及第授官仪式之一)。就这样经明清两代近600年起起伏伏的扩容,营建了西起悟颖塔、东至汝水河滨、北至城壕总面积达千亩的风景区。景区内殿堂楼阁,花草葳蕤、小桥流水、芙蕖满湖......由于小南海清幽雅静,貌若仙境,成了汝南人精神的寄托点,也是游子魂牵梦萦的相思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南海兴于北宋,盛于明清。后冯玉祥1928年督豫后,下令打神扒庙,小南海的庙祀神像均遭到了破坏,元气未复,又遭遇了文化大革命,从此小南海隐入幕后,先是做了汝南园林学校的校园,成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世外桃源,如今又成了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委办公地点,冥冥中还真应了“烟雨何年见白衣”那句话。

原来的小南海也建有南海禅寺,它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45年),早已不存。如今的南海禅寺毗邻小南海的东南,占地500余亩,寺域开阔,建筑浩繁。是1992年台北大香山观音禅寺主持明乘法师出资1.5亿复建的。除了西、北山门外,内有大雄宝殿、观音殿、钟楼、舍利塔等建筑,号称亚洲第一大寺院。每临(农历)初一、十五,成千上万的香客蜂拥而至,熙熙攘攘。而小南海呢?伫立一旁,如一位沉默的老者,又宛若一缕挥之不去的炊烟。

小南海留存的诗词很多,诸多文人雅士触景生情,把内心的感受揉入这美丽的自然风光里,酿成佳作,韵味悠长。王元梅在《汝阳纪胜》中吟道:“平湖烟水泛慈航,空阁云开紫气翔。一道虹桥浮水面,居人争献南海香”;黄云写的《登观音阁》更是别有滋味在心头:“镜里南湖碧四围,重楼复阁燕穿飞。王孙此地迷芳草,烟雨何年见白衣。一自沧桑人代改,遂令箫鼓画船稀。多情惟有横塘水,依旧红蕖媚晚晖”;傅鸾祥游宦在外30年后携友游南湖后亦走笔抒怀:“三十年何迅,南湖倩梦游。清风如拂袂,明月似穿流。难忆新樵径,尚思旧佛楼。欲追君与致,不及一浮鸥”。

追忆小南海,幽思桑梓地。想着她“万里闲云来白鹤,一泓秋水漾青莲”的惬意,想着她“参差碧瓦前人泽,明月依依拥夜珠”的朦胧,再想着她“瓠城北望低苍圃,乐岭西看小翠峦”的葱茏,竟让人不由自主地忆起了童年。是啊,童年是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心底倏然涌出,湿了脸颊,亮了眼睛,润了生命。而小南海呢?就是长在童年里的那颗相思豆。

作者:李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