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联盟:科学家警告,快速的全球化以及人类对自然的轻慢,意味着疫情和大流行病很可能会频繁暴发,除非这两大趋势被遏制或逆转。

在一个艰难地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即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恢复得支离破碎的世界,一场新的大流行病可能会毁灭存活下来的人类。这是正在进行后期制作的电视电影《COVID-21:致命病毒》(Covid-21: Lethal Virus)中的情节,影片设想了另一种冠状病毒将在明年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部低成本电影不大可能获得任何奥斯卡奖,但许多科学家认为片中的假设并非牵强附会。新冠大流行标志着,自世纪之交以来,继“非典”(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之后,第三次出现一种冠状病毒被认为由蝙蝠传播给人类、进而演化为一场流行病的情形。

据民航联盟了解,科学家们认为,冠状病毒在蝙蝠群体中传播已有几个世纪历史,只是近些年才成为人畜共患疾病的一个主要来源,其他源自动物的病毒还包括艾滋病毒(HIV)、埃博拉病毒(Ebola)以及寨卡病毒(Zika)。

科学家们将动物体内病原体外溢现象的增加归咎于两个趋势:快速的全球化,以及人类以轻慢的方式与自然互动。他们警告称,这意味着各种疫情和大流行病很可能将定期暴发,除非这两大趋势能被遏制或逆转。

“冠状病毒大流行完全不意外,”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气候、健康和全球环境中心(Center for Climate, Health and Global Environment)主任亚伦伯恩斯坦(Aaron Bernstein)表示,“在这场疫情暴发前我们就知道,三分之二——甚至四分之三——的新发传染病都是因病原体从野生生物外溢到人类身上造成的。”

伯恩斯坦称,这种交叉感染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方式发生了变化,比如快速砍伐森林以及全球野生生物贸易。

“大自然里没有免费的午餐,”他说,“我们与其他动物在同一个细菌池里游泳。如果我们把生命的结构拉伸得太长,某些东西就会从菌池中跳出来,落到我们身上。”

总部位于美国的野生生物慈善机构“生态健康联盟”(EcoHealth Alliance)的副总裁乔纳森爱泼斯坦(Jonathan Epstein)表示,包括砍伐森林在内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新发传染病的最大推动因素”。

爱泼斯坦表示,为获取木材而修建的伐木道让人类深入以前基本上未触及过的森林腹地,进而接触到携带疾病的野生生物。砍伐森林导致栖息在这些森林中的动物被迫寻找新的栖息地,增加了它们将病原体传播给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物种的机会。

总部位于美国的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ildlife Conservation Society)高级副总裁乔沃斯顿(Joe Walston)也指责为获取异域美食、毛皮和替代药物等产品而进行的野生生物交易。

“我们过去也经历过人畜共患病,但它们在两次爆发之间的很长时期内都很少出现,”他说,“但如今,出现的频次……正在增加。而且这种情况将继续增加,直至我们决定重新评估我们与野生动物交易的关系。”

“过去处理包括非典在内的冠状病毒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些病毒能够在市场系统内传播,”爱泼斯坦说,“野生动物市场看起来起到了一个放大中心的作用,如果它不是此次疫情爆发的真正源头的话。”

虽然人们把疾病从动物传染给人类归咎于砍伐森林和野生生物贸易,但是全球化将疫情变成了全球大流行。

伯恩斯坦表示:“这些是点燃大流行火焰的火柴,但火上浇油的是人类的全球化和城市日益增加的人口密度。”

科学家认为,在1976年刚果民主共和国首次记录埃博拉病毒疫情之前很长一段时间,该病毒就已经进入了人类体内。2013-16年席卷整个西非的埃博拉疫情的主要差异在于,第一例感染者被认为出现在几内亚境内、一个靠近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边境的村庄。

“那里有足够的互通,道路很畅通,以至于埃博拉病例在历史上首次进入了首都城市,突然之间有数百万人可以被感染,”爱泼斯坦说,“它是一小团篝火,却能变成一场长期持续燃烧的大火。”

由于逆转城市化不是一个现实选择,科学家们称,必须采取更多措施来建设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和传染病监测系统。

芝加哥社区信托基金(Chicago Community Trust)首席执行官、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US CDC)前政府卫生官员海伦妮盖尔(Helene Gayle)表示:“在了解了新病毒出现的频率以及气候变化对动物生态系统的影响后,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认为,可能会出现更多这类病毒。”

盖尔表示,美国需要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监测体系”,同时获得快速和精准研发疫苗的能力。

据民航联盟了解,在《科学》(Science)期刊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伯恩斯坦呼吁各国政府每年合计拿出220亿美元来防止滥伐森林和规范野生生物贸易。

他还建议在检测和控制传染病暴发的系统上投入数亿美元,包括建立一个可用以迅速查明新出现的病原体、以阻止病毒传播的“病毒基因库”。

建议投入的资金数额是巨大的。但伯恩斯坦强调,与新冠肺炎造成的经济和人员损失相比,这些资金只是九牛一毛。经济学家预计,新冠肺炎造成的经济损失可能达到10万亿至20万亿美元,相当于81万亿美元的全球GDP的四分之一。

“这其中的经济账再清楚不过了,”民航联盟了解到,他说,“投入等同于仅仅几种这类传染病所造成代价的一小部分,把病原体外溢的风险降低哪怕一个百分点,都是极为划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