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真实的历史中,法海是一位得道高僧,对我国佛学发展有着卓越贡献。冯梦龙小说《白娘子》选段,也提到了法海禅师是高僧,后人为了突出美好的爱情故事,把法海刻画的严肃刻板,不通人情世故。影视剧中,更是不断改变丑化这位历史人物。

幸亏法海是和尚,没留下什么后代,否则其后人定要索赔,让有关影视创作者赔礼道歉,顺便弥补点精神补偿。那首《法海你不懂爱》之类的调侃,希望就此打住,别再丑化这位得道高僧了。

1.少年出家的俊杰

法海禅师,俗名裴文德,乃大唐名相裴休的儿子。

裴休曾担任5年时间的宰相,为官期间,他以身作则、清正廉明、刚正不阿、治理有方、爱戴百姓、博学强识,是一位好评度很高的政治家。

在裴休担任宰相期间,皇子病重,御医束手无策。古代有积德行善对身心健康有好处的观点,然而皇子已经病得站不住了,不可能去寺院出家,于是这位宰相就让儿子裴文德代替皇子,去寺中出家,灵佑禅师赐法号为“法海”。

这时候,裴文德还是个少年,但颇有慧根。灵佑禅师收他为徒之后,为了打磨他的心性,就让他从苦行僧开始,为伙房劈柴三年,为500位僧众运水三年。

原本是宰相的儿子,地位高,受人尊敬的法海,一到这里就干苦力活,他心里自然不开心。某日挑着水,他诅咒道:“喝老子挑的水,你们会消化不良”。果然僧众一连多日,吃饭不消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灵祐禅师知道后,就当着法海的面打坐,念念有词,大概意思是,“老僧在这里打坐,万斤粮食吃了,和尚也能消化个干净”。咒语一出,果然僧人的肠胃疾病消除。法海觉得很不好意思,之后便不再诅咒,老老实实的干活。

不过,灵祐禅师念的是什么咒语呢?如果能普及下来,或许能得个诺贝尔医学家也未可知。

法海苦行僧的生活结束之后,又三年闭关修炼,一心参悟佛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山寺志》中说,这一日灵佑禅寺在门外喊法海之名,法海应声而出,紧闭的门窗却未动。这说明三年的闭关当中,法海已得道圆满,这穿墙术只是其神妙之一。

果然,佛学真是广袤无边,不光能修习的武艺高强,连法力也是水涨船高,让人叹服。

得道之后,法海游历四方,行至江苏氏俘山,听当地人说,氏俘山在东晋时,有寺庙曰泽心寺,年久失修,佛像损坏。于是法海在此重修道场,因其佛学精湛,他又有普渡众生之能,该寺名气日益大了起来。

2.关于法海的四个形象

总体来说,法海的形象,在唐朝应该是偶像派的行列,但明清之后又有了新变化。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1.大唐时期。

唐朝的法海禅师,住在金山寺,寺中有山洞,洞中有蟒蛇,十分凶猛。在法海之前,已有多名高僧过去劝那白蛇积德行善,但都被蟒蛇所害。

法海有着金刚不坏神功,蟒蛇多次害他不得。法海对着这蟒蛇念《大悲咒》一类的佛学经典,蟒蛇见总有人过来打扰,就离开了这山洞。

书中说,蟒蛇是受了法海点化,羽化登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故而大唐人民对法海禅师极为尊敬,当时有些迷信,认为法海凭借着佛法,度化了那蟒蛇。大唐本就对佛学十分推崇,法海禅师自然也是一位典型人物,受到所有人的敬仰和爱戴。

这一时期的法海形象,绝对是正面的英雄形象,普通百姓或许还会在墙上贴一副他的法相,来辟邪。

2.明清时期。

明清之前,法海的形象以高大上示人,而小说家冯梦龙,将蟒蛇杜撰成了温柔可亲、美丽动人的白娘子。与此同时,曾依靠自己的意念,劝走白蛇的法海,也是依靠佛法对白娘子谆谆教导,阐述人与妖怪本是两个物种,强行在一起会对人类有所损伤的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冯梦龙总体上给法海的描述,仍然属于正派角色。他治病救人,见到有妖怪作乱,他或是降服,或是劝导,很得人心。他劝白娘子的话也是句句在理,义正言辞。

3.五四运动后。

五四运动之后,兴起了一股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封建文化的潮流。青年人主张恋爱自由、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干涉。如果许仙和白娘子愿意的话,就算是一个是人类,一个是冷血动物,法海也无权干涉。

于是,法海成了被打倒的对象,直接沦为了大反派。

4.今天。

电视剧拍了一部又一部,电影上映了一部又一部,段子手调侃了一遍又一遍,甚至还有了一部神曲《法海你不懂爱》来夸张的描述对封建主义代表人物法海阐述的不满。

青年一代看见法海出来,都要暗骂一句,替白蛇捏一把汗。这些早已是对美好文化的亵渎,是对一代高僧的不敬,原本是正面人物的法海,沦为了人人喊打的对象,实在让人遗憾。

于是,佛家开始为法海禅师鸣不平,批判众人的调侃和误解,让人们正视历史,关注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