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当一个妈妈发现孩子写”同文“

儿子的QQ音乐里收藏了377首“喜欢”,是他听过很多很多首歌后筛选出来的,类型多到让人怀疑他到底喜欢什么风格。每当我听一些我喜欢的老歌,他来回踱步,自言自语:这什么审美啊,你这什么品味。

(征得同意截图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起最近有一个爸爸给我留言:女孩,今年高二,老喜欢看一些我认为奇怪的电视剧和书,比如魔道师祖,陈情令,还有最近看的书“撒野”,我也不知对否,不知如何与孩子交流。

另外一个妈妈很担心:孩子很关注男性同圈文化,还发现她写同文,在上面花了很多的时间,乐此不疲。

还有很多类似的留言,大致都是孩子的“喜欢”远远超乎了父母的认知范围。说实话,看着这些留言,我得去百度一下那些名词,才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是本什么样的书,是怎样的剧情。就像我儿子常常循环播放着的一些旋律,真的挑战我的审美,虽然他也同时diss着我的品味:)

2.

我们和孩子的“不同”

是如何产生的?

成长于不同年代、背景、环境下的两代人,确实有着很多的不同。这个时代飞速的发展和变化,在我们彼此之间距离的同时,一些根深蒂固的东西也永远无法被改变。我不喜欢“代沟”这个词,但认同在不同的物质基础上诞生的不同的意识形态,这里的物质不仅仅指个体的“物质条件”,更包括整个社会的物质大环境。

拉进

很多家庭亲子之间的矛盾就在于:你不理解我的理解,我也不认同你的认同。在不同的频道上,各自用自己头脑里的“正确”去审视和评判其他人。时空在流动,而我们却只能站到原本的那条河流里时,这些对方的“不对”就会被无限地扩大:你怎么会是这样的想法呢?你怎么可以看这些内容?你真是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吧!

表面上,我们是对事的争论。本质上,矛盾的焦点在于我们彼此不了解对方的精神世界。或者,了解了以后,是否可以接纳对方的不同。

3.

对于孩子的“不同”

父母担心的到底是什么?

当我开始写原创文章以来,特别注意保护大脑的摄入内容,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信息摄入洁癖。我尽量不刷微信、头条、抖音,也很长时间在开车的时候不再听广播。如果有空的时间,会安静地呆着,什么都不想,让大脑也保持空着的状态。我很享受这样的时刻,并从中收获很多。我没有刻意这样做,但有一天意识到我正在这样做的时候突然明白了,我是担心良莠不齐充斥着的信息会阻碍我的独立思考。

父母对孩子摄入各类信息的担心,可能也与此类似。对于孩子和我们的“不同”,父母担心的到底是什么呢?

1、担心孩子摄入不健康的信息,毒害他们的思想和身体,会不会因此就走上歪路了呢?

2、孩子们最大的优势是还有大把的青春时光,但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又是非常珍贵的。父母担心他们浪费时间,荒废光阴,希望他们把时间花在更有营养,或者更可以短期获益的内容上;

3、有些孩子表现出来的喜好虽然是健康的,但是并不受主流社会认同。这也极大地挑战着父母的认知,他们担心孩子偏激、小众,未来不被主流文化接纳;

4、父母会产生很强的失控感。当孩子的意识形态越来越丰满多元,这也预示着他们逐渐独立,成为一个丰富立体的个体,很多父母对此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当把这些担心分离出来,我们可以对应,哪些担心是合理的,哪些需要我们作为父母意识上的调整?

4.

孩子期待的是什么

我们可以怎么做?

孩子期待有一个懂他的父母。有很多孩子在和我交流时,想要的似乎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答案,而是一个倾诉的渠道,需要被理解,被认可。

我想,正是因为在家庭的环境里,他们缺少这种理解和接纳,他们才会向外求。懂得向外求的孩子,还没有放弃自己,更多的孩子“哀莫大于心死”。但是向外求,也是有风险的,你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会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里。

不同的双方,并没有对错之分。我们听不懂孩子的语言,不理解他们的行为,并不是他们的错。但很多时候,我们却常常执拗于要求孩子去做出改变,遵循我们的认知,按照我们的格局和视野,参照我们的经验,不可以逾越我们的“正确”。我们保护了孩子,也可能否定了孩子的丰富性。

在保证安全、探索、多元、包容的背景下,作为父母可以做什么?

1、在孩子的“不同”面前保持理智,想一想,具象化,我们担心的是什么?合理吗?不要着急地一股脑儿地否定

2、多了解孩子的“喜欢”。如果有可能的话,学习它。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知识,也了解我们的孩子,为充分沟通打好基础。也许我们爱上这些“喜欢”也说不定呢。一个对新事物保持接纳状态的父母,是会受孩子欢迎的。

3、不反应过度,不过度强化。相信我,越是强迫他停止看我们认为奇怪的内容,会越激发他的兴趣;越是否定他的价值观,他越是会付诸行动去验证到底是你对还是他强。保持开放的姿态,客观陈述我们的看法,比指责、要求、命令更容易接近他 ;

4、家庭永远是治愈的良药。孩子是家庭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父母需要用心营造,智慧引导,并给孩子提供选择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