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瑞金医院外科久负盛名,从1958年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邱财康,改写烧伤治疗历史,到70年代完成中国首例肝移植,再到90年代推动微创技术在神州大地上遍地开花……

瑞金医院外科逐步壮大,名家辈出且成果斐然的原因是什么?既严谨又创新的学术氛围功不可没,而这一优良传统,来自于“法比”和“英美”两大学术流派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二者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在广慈这片热土上交相辉映,直到今天依然充满生命力。

院系合并,“英美派”加入广慈大家庭

1907年法国医师佛来松在广慈执医,兼看内、外科,因成功抢救徐家汇大教堂工地脚手架摔下的建筑工人而出名,从此奠定了外科在上海乃至全国的领先地位。以后法籍医生蒲塞斯(Brugeas)、桑得理(Santelli)、史比利特(Spriet)等先后受聘广慈医院外科,形成了较为鲜明的法国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宝彝

法国里昂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徐宝彝回国后,开创了中国人担任广慈医院外科主任的先河。抗日战争时期,广慈医院就以抢救战伤闻名上海滩,在日军铁蹄下顽强开设难民救治所,徐宝彝先生亲任伤兵医院院长,仅1937-1938年就为伤兵实施手术1629台。

至20世纪40年代初,广慈医院已成为远东最大医院,外科水平在全国首屈一指。留学比利时归国的傅培彬、程一雄、佘亚雄和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的沈永康、史济湘、林言箴等承担了外科的主要医疗工作,他们被称为“法比派”。

20世纪50年代,随着院系调整,讲法语的震旦大学医学院、讲英语的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和讲德语的同德医学院合并,一批留学英美的外科大家加盟广慈医院,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留学美国的董方中、李杏芳,留学英国的周锡庚,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的周光裕、柴本甫、汪道新等,被称为“英美派”。

“一山二虎”反而实力大增

“法比派”以震旦大学医学院和一批留学法国、比利时归国的外科医生为代表,严谨认真,注重规范,强调基本功培养一丝不苟;“英美派”以被誉为“东方哈佛”的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和留学英美归国的外科医生为代表,思维活跃,推崇创新,善于打破传统另辟蹊径。

两种学术流派看起来截然不同,放在一起会不会发生冲突?不同学校的毕业生会不会拉帮结派,相互倾轧?这样的担心很快就被证明是多余的。“一山二虎”反而实力大增!

这个阶段,广慈外科形成了在全国医院都非常罕见的学科双主任设置,科主任“两正两副”格局,即傅培彬和董方中分别为外科第一、第二主任,沈永康和周锡庚任科副主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培彬在查房(左二)

“法比派”代表人物傅培彬从学生时期就展示了踏实认真的性格,佘亚雄回忆他在比利时求学时,教授们还交口称赞有一位来自东方的学生非常勤奋,所做的实验记录可以给学弟学妹们做范本,他就是傅培彬。傅培彬的导师非常信任他,甚至希望将自己开设的诊所传给他,但他婉辞不受。回国进入广慈医院外科后,傅培彬在大动脉瘤切除、血管移植、胆石分类、胰腺炎治疗、胃癌术式方面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佘亚雄、宋祥明、史济湘、林言箴、张天锡等后来的外科各领域的学术权威,都是傅培彬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方中手术中(中)

“英美派”代表人物董方中,曾是美国教学医院外科中第一位中国人住院总,回国后又成为仁济医院最年轻的外科科主任。他开创的心脏直视手术、门脉高压分流术,及在血吸虫防治和大面积烧伤治疗方面的领先成就在全国享有崇高荣誉,是中央血防专家委员会副组长,因率团队抢救邱财康获得卫生部立大功表彰,曾作为优秀行业代表被邀请上天安门城楼观礼。董方中长期从事中央保健工作,在周恩来总理的最后时刻,作为中央保健小组五人成员之一,一直陪伴在总理床边。

谦谦君子,和而不同

外科主任们相互尊重,会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傅培彬主内,负责外科日常业务,主要从事胃肠胆胰外科;董方中主外,承担了大部分对外会诊,主要负责甲状腺、血管和肝脏门脉高压外科;周锡庚潜心教学,主要从事结直肠和肛肠外科;沈永康专门处理行政事务,从事乳腺和胆道外科。日常工作中或遇到疑难病例讨论,一切以治疗好病人为出发点,群策群力,各抒己见,既认真考虑其他人的建议,又提出各自鲜明观点,真所谓君子相处“和而不同”。

特别是傅培彬、董方中两位大师,医术精湛、人格高尚,两人截然不同的个性和手术风格,不仅没有影响科室发展,还相得益彰、如虎添翼,傲然群行,开创了瑞金外科发展的许多新纪元。他们或严谨或洒脱的风范在瑞金医院历史上有着浓重的一笔,值得后辈永远敬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素材来源 广慈回眸

编辑 韩康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