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地图帝】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隋朝是个短命的大一统王朝,建于公元581年,亡于公元618年。不算傀儡的隋恭帝杨侑以及皇泰主杨侗,隋朝只有两个“千古一帝”——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其实在文帝与炀帝之间还夹着一个没有正式名分的“二皇帝”,他就是杨素。所谓“二皇帝”,就相当于评书小说中的一字并肩王或九千岁,权势极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西安、洛阳位置,隋朝两京

杨素生于西魏大统十年(公元544年),比隋文帝杨坚小3岁。二人都姓杨,郡望都是著名的弘农杨氏,二人之间是有亲戚关系的,至少在名义上是。杨素的父亲是北周汾州刺史杨敷,汾州就是现在的山西省临汾市西北的隰县,时称蒲子城。汾州界于黄河与汾水之间,是北齐双国都之一的太原与北周国都长安(陕西西安)之间的战略要塞,北齐大将段韶攻克汾州,生擒杨敷,杨敷不屈而死。

周武帝宇文邕(与周世宗柴荣相似度极高)非常欣赏杨素,想重用他,可杨素要为身陷北齐的父亲守孝,三次拒绝武帝任命。武帝大怒要杀杨素,杨素性格中的大气显现出来,“我侍奉无道天子,早就该死了!”武帝是一代贤主,自然深奇杨素其言,拜杨素为车骑大将军,引为臂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武帝灭北齐时,杨素率父亲杨敷旧部,跟着齐王宇文宪攻克北齐在西南方向的军事重镇晋州(山西临汾市区)。晋州以东是中原入太原的要塞上党(山西长治),南下过黄河是洛阳,以北不远就是太原城,这是北齐真正的国都。周军攻克晋州,意味着太原门户洞开,北齐离灭亡不远了。杨素以文才著名,下笔成篇,文词颇美,但杨素同时也擅长打硬仗。宇文宪被齐兵击败抱头鼠窜,只有杨素带着十几个部下血拼到底。北齐灭亡后,北周开始和南朝陈的军队在彭城(江苏省徐州市)进行战略决战。周军主将是王轨,杨素在此战中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但此后的杨素在权力场上的地位不断升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北周统一天下,以杨素的能力挤进权力核心是有可能的,但要位极人臣还需别样的机会。“族兄”杨坚的出现,给杨素实现“二皇帝”的理想安插上现实的翅膀。杨坚出任北周丞相,明眼人都看出来杨坚要篡位夺权,杨素不动声色地巴结杨坚,“高祖(杨坚)极器(重)素。”杨素在帮助杨坚平定北周大臣的反抗后,出任类似于大军区的徐州总管。其实难说杨素就没有当皇帝的想法,比如家里的“母老虎”郑夫人和杨素闹别扭,杨素大怒说我要当上皇帝,就把你休掉。说明杨素其实是有野心的,只不过杨坚比他更为强悍,杨素的野心只好退居二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坚建立隋朝后,杨素出任地理位置非常关键的信州总管。信州就是蜀汉先主刘备在夷陵之败后逃回的永安(重庆奉节)。信州以西是肥沃的四川盆地,东北隔大巴山、米仓山可通汉中、关中,据三峡之险,扼荆楚上游。借助高海拔地势,从信州乘船顺江东下有居高临下之优势,又可北上中原,南下湖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在杨坚看来,从占据地理优势的信州顺江东下攻陈,立功较易,这也算是杨坚给杨素的酬劳。杨素在信州建造大舰,从三峡出发攻陈,所过皆破。南陈的长江守将听说杨素来了,都吓跑了,可以说隋灭南陈较易,杨素在其中的功劳甚大。插句闲话,杨坚将陈宣帝陈顼之女乐昌公主赏赐于杨素,这个乐昌公主“发明”一个著名成语——破镜重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隋朝头号大臣,如果从文官上应该是高颎,如果从地方上的武将来讲应该是杨素。高颎与皇后独孤伽罗一家关系甚密,但隋文帝杨坚对高颎似乎有些若近若远的感觉,而对杨素,杨坚似乎更看重一些,毕竟同出于弘农杨氏。隋灭陈后,由于南陈旧地不适应隋朝新法,各地发生叛乱事件。杨坚没有派高颎去平定叛乱,而是由杨素出面平定,这说明杨坚在主观上是让杨素立不世奇功的,为将来取代高颎成为“第一宣力大臣”做准备。杨坚在诏书中说得明白,“(杨素)识达古今,经谋长远,旧著威名,宜总为元帅,擒剪叛亡,慰劳黎庶。军民事务,一以委之。”杨素一直在军界,等回到朝堂时,杨坚让他取代苏威任尚书右仆射,与高颎共掌朝政。这个“与”字说明此时的权力“一哥”还是高颎,但离换马不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坚不太喜欢太子杨勇,晋王杨广想取大哥而代之,然后开始各种让人叹为观止的表演。不过杨广能当上太子,“实杨素之谋也”。以杨广的身份地位,都需要陪着笑脸来讨好杨素,可见杨素的地位堪称是“二皇帝”,这是高颎等外臣所不及的。但是杨素势力越来越大,在皇帝面前都敢“作威作福”,生性猜忌的杨坚开始疏远杨素,暗中夺了杨素实权。

杨素失宠于杨坚,就把宝押在太子杨广身上,帮助杨广以各种见不得光的手段登上皇帝宝座。由于杨广不得人心,反抗他的人很多,杨素为杨广到处灭火,比如消灭汉王杨谅。杨广对杨素的吹捧堪称肉麻,将杨素与西汉昭帝时的实际统治者霍光相提并论。杨广对此并不情愿,只是在客观上,杨素是隋朝“二皇帝(九千岁)”的身份是无可争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洛阳位置,公元605年隋炀帝迁都洛阳

杨广对杨素非常猜忌,每天都巴不得六十多岁的杨素赶紧见阎王,不然如坐针毡。杨素在不久后得了重病,他知道皇帝的心思,自称“名位已极,我还望什么好活!”不肯吃药,早死早了,否则早晚难逃杨广一刀。再加上隋朝皇帝对杨素家族各种超乎寻常的赏赐,都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证明杨素是隋朝“二皇帝”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