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心灵的家园,这个家园可以是一件物品,一方空间,也可以是一个人。在许多老辈人心里,孔繁森就是他们心灵的家园,精神的寄托和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繁森是山东聊城人,他的纪念馆就坐落在聊城美丽的东昌湖畔。想必是因为他的援藏经历并将生命留在了那里,纪念馆的外形看上去颇有些藏族建筑的风情,白色的砖墙中镶嵌朱红色,整体感觉简洁大气又极有识别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入大厅迎面便看到孔繁森同志大型半身塑像,背后是连绵不断的雪山,气势巍峨。虽是雕像,却给人一种神采奕奕的感觉,仿佛站在面前的他仍有着无尽力量,要再一次出发,去看看他关心的西藏建设,抱抱他惦记的藏区孤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陈设整体为深色调,灯光特意调成浅黄色,给人庄严肃穆又不失温暖的感觉。展厅内分为“齐鲁赤子”、“汗洒雪域”、“情系高原”、“廉洁清正”、“深切怀念”、“光耀神州”六个部分,近300张图片和千余件实物,生动展示了孔繁森同志看似平凡却伟大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馆内很安静,然而并不是空无一人的静,而是人们被一种精神力量攫取,特意放低了声音,放缓了脚步的安静。这种安静里,蕴含着的是震撼、感动和钦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孔繁森,那句“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豪言壮语便响在耳畔。孔繁森于1944年7月出生,1961年应征入伍,1967年复员回到聊城工作。1979年,他毅然选择远赴千里之外的西藏,支援这片贫瘠的土地,任阿里地委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的15年,他跨高山,涉深谷,过草原,访藏胞,跑遍98个乡,行程达8万多公里,几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采集水样,帮群众解决饮水问题,用不高的收入长期收养藏族孤儿,为患病的藏胞送医送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繁森同志的时间停在了1994年。他在工作笔记上留给同事的遗书是这样写的:“万一我发生了不幸,千万不能让我母亲和家属、孩子知道,请你每月以我的名义给我家写一封平安信。我在哪儿发生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很久之前曾看到这样一篇新闻:“孔繁森牺牲的那一天,人们顶着大风,冒着大雪,为他默哀、送行。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眼含热泪。”虽然付出的本意并不是求回报,但他为藏族人民做的每一件小事,说的每一句话,都被人们深深记在心里。时间累积出温度,这温度足以温暖每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孔繁森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做实事的人,永远值得尊敬。(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