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篇分析中,基本的语篇(话语)行为(discourse act),包括会话(conversation)与文本(text),它们都是由从话语心理角度经概念化整合后的基本语言单位(linguistic unit)构成。正如 Steen(2005:284)所言:“人们在语言产生与语言理解中,从事着一种多维度的活动。”概念表达需要词汇和结构,结构中的词则需要用声音或书面符号来实现它们的物质存在,因此,概念、单词与声音或书面符号的组合是进行交际活动的重要表象。对语言研究者来说,当选取部分文本并分析其相应语言构成部分,进而探索语篇制作者的认知过程时,研究话语的语言单位就是一种探究话语形成和构建的重要路径。在此过程中,研究者需要将语言内部结构、基本话语行为及它们所映射的认知框架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以涵盖语篇认知话语构建的整体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作为一种新兴语言学研究,认知语言学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20 世纪70 年代,一些研究者开始致力于探索语言与大脑的关系。他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探索孕育并创立了认知语言学。作为一门跨学科性质的研究学派,认知语言学与多个学科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包括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哲学、人类学等,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一大批探索人类认知活动的研究成果和科学发现,如 Lakoff (1987, 1990, 1993)、Langacker (1987, 2000)和 Talmy(1988)等;除此之外,认知语言学方面的许多著作得以出版,其中包括 Lakoff 和 Johnson(1980)的 Metaphors We Live By、Lakoff (1987)的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Langacker(1987)的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以及Talmy(1988)的Force Dynamics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这些著作为当今认知语言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研究基础。从哲学基础上看,认知语言学是建立在经验现实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经验现实主义强调了印刻在人类认知和语言中的体验的重要性。正如皮亚杰(Piaget,1996)的互动论所指出的,认知来源于主观和客观的相互作用。虽然有人认为,认知语言学否认了“mind-as-machine”(心智宛如机械)的观点,但它支持“the mind in the body, the body in the mind”(心在身中,身在心中)的观点。就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来说,Dirk Geeraerts(1995)指出:认知语言学是一种分析自然语言的方法,它把语言作为组织、加工和传递信息的工具。

将认知语言学和语用学、语篇学相结合所进行的研究分析同样方兴未艾,这种跨语言学研究也引起了许多中国学者的研究兴趣。例如,由吴炳章和徐盛桓(2011)主编的《认知语用学研究》选编了 33 篇国内语言类核心刊物发表的相关论文,汇聚了中国认知学、语用学研究领域的丰硕成果;该书分为“关联理论”“应用研究”“认知语境”和“语用推导机制”四个方面。学者们不仅回顾了中国语用学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同时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该学科如何与认知科学有效结合和其学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认知语用,基于话语交际者对世界的感知,强调心智的体验、无意识认知和思维的隐喻性。感知的构建不仅基于生理构造,还与认知结构密切相关。人类的语用体现了他们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感知世间万物,并理解万物之间相互关联的奥秘。因此,概念和语用意义是一种基于交际者的身体经验、生存环境和教育背景等的复杂心理构建过程,并通过个人体验固定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然而,在话语研究中,与话语相关的认知形式和认知构建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多数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语境中的话语结构、衔接与连贯及言语行为上,却并没有给予词汇语义及其概念化足够的学术关注。事实上,与人类认知模式相关的映射系统也可能预测与话语及人际互动有关的信息,特别是在多种交流类型学(communication typology)中,言语行为者、言语接受者都在传递各种信息。同时,“文化(对比)语言学遵循这两个原则来对话语加以研究:(1)(研究)每个词位或结构的部分含义及它在话语中的习惯性用法;(2)“话语受语言互动情景和社会互动情景的影响”(Palmer,2006:17)。第一个原则就是指“在一系列惯用语用现象中反复出现的(惯用语所体现的)语境等方面,可以作为图式产生的规范而保留在交际者的大脑里”(Palmer,1996:40)。此外,Palmer(2006)也指出,语用原则(usage principles)似乎很明确,但对认知语言学的影响尚未确定。他认为,话语遵循特定的文化模式和顺序,大多数话语是由话语的小品词、词位和较长的说话方式组成的,其预测内容不仅是话语本身,也包括话语参与者、言语行为和韵律等特征。媒体话语、语篇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且大多数词汇和语法都与交际话语场景有关,因此,话语行为和词汇单位的分析能够帮助交际者预测话语场景的语言选择和意义表达。在本书中,笔者结合语篇分析和认知语义学的相关研究来重点分析在传媒语篇中交际者是如何构建语篇的认知体系及跨文化认知语言差异是如何产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上,形式语言学中的生成语法(Generative Grammar in Formal Linguistics)研究提供了以认知为导向的解释,而不是以功能为导向的语篇分类,而且形式语言学研究一直强调一个观点:语言的表达最好由基本的、具有象征性的语言单位(language units)和语言规则(language principles)构成;进一步说,这些语言单位和语言规则是独立运作的,即语法区别于词汇学(lexicology)和语义学(semantics)(Luchjenbroers,2006;Newmeyer,1986)。尽管认知语言学很明显地具有跨学科性,但是许多跨学科语言学研究都体现了认知语言学与主要语言学科(如 general linguistics)及其分支研究(如 pragmatics)从内部多样性到外部互动性的高度包容。从内部来看,语言学研究为认知语言学拓展了多个分支,加强了相互交叉的语言学科之间的统一认知。从外部来看,语言学研究广泛概述了认知与语言在社会、心理、语用和语篇方面的联系(Luchjenbroers,2006),这也为本书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

此外,认知语义学是本书研究的一个重点。前人关于语义学的研究(例如 Lakoff,1987;Langacker,1987;Taylor,1995)详细描述了具体词汇的多种词义、彼此之间的关系、关系概念来源等。在认知语义模型中,Sweetser(1991)通过分析感官动词中出现的语义扩展,把触碰引起的物理感觉、情绪感觉及一般感知联系起来,发现扩展的意义不是英语所特有的,而是跨语言、跨文化的。因此,在本书中,笔者以跨文化商业语篇为研究对象,分析并建立认知语言学和话语分析之间的多层次联系,从中探索出认知语义学和语篇分析这两种研究领域之间的融合范式,特别是在这种跨文化分析范式下,重点探究词汇如何选择及语篇认知构建的本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Pexels 作者:Thought Catalog

首先,本书的研究语料取自大众商务传媒的相关报道,具体包括中美经济发展和企业对外宣传的新闻语篇,研究这些语篇所使用的与认知语义相关的语言策略,例如隐喻(metaphors)、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images chemata)和立场标记语(stance markers)。作者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认知语义学研究视角,探讨新闻制作方(企业经营者和媒体)所表现出的认知过程及其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新闻读者的影响,希望能够在“义手段如何在树立中国正面的、具有文化特色的商业形象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个问题上做出贡献。笔者希望从跨文化的层面,通过对隐喻、意象图式和立场标记语的词汇语义单位进行对比分析,展示跨文化认知差异及其反映的认知过程和词汇的选择结果。词汇之所以具有不同的词义,不是臆想的,而是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对世界的理解;不同词汇的词义不是随机的,而是通过交际者的认知构建和语言表达手段来实现的。同时,笔者希望这项研究能为今后的认知话语研究打下基础。

其次,笔者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有关认知模型的不同框架,并在认知语义学和语篇认知话语分析的路径和研究方法方面起到示范作用。在本书的研究中,认知语义学被认为能够通过其强大的认知推理过程而生成特定的交际能力,并形成话语的连贯性和逻辑性。此外,本书还从概念、图式特性和交际特性方面对话语单位进行讨论。在对具体的词汇语义分析中,笔者重视认知语义学所提倡的身体经验主义和话语中词汇的选择,着力探讨话语单位(discourse units)与隐性认知(implied cognition)之间复杂而发人深省的关系,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重点解读商务传媒语篇的话语意义(discourse meanings)和认知构建模式(the patterns of cognitive construction),在隐喻、意象图式和立场标记语等语言策略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语篇所包含的认知语义。笔者将语篇分析和隐喻、意象图式和立场标记语分析进行有效结合,为大众传媒语篇的认知构建分析及媒体交际者的认知世界和话语策略分析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丰富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多样性。尽管认知语义学主要以质性分析为主,但笔者所在的研究团队建立了与商务传媒语篇相关的语料库,基于此,笔者得以在认知语义学理论的指导下同时采取定量分析方法。本书的研究集中在商务热点话题,比如高铁推广、商业体育人力资源交易和企业的产品质量等新闻媒体报道上;笔者将其作为本书认知解读的研究对象,深入探索其认知话语及商业语篇构建过程,为商业语篇分析提出有益的学术见解,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奠定一定的人文研究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此外,本书对英汉商务语篇中的词汇及其运用进行了对比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跨文化认知差异产生的原因。对中美商业媒体话语的对比分析包括商业语篇里不同的词汇、语用所映射出的不同交际者的个人经验、其大脑里呈现的认知意象图式、不同的语篇立场,以及从中反映出的不同的认知框架。笔者对中美商业新闻语篇中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现象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不同文化背景下新闻语篇中的商业问题、语用差异及所预期的认知现象的差异,从而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大众传媒所体现的社会的、商业的认知模式进行深度挖掘,解读商务语篇话语所映射出的语篇和认知构建过程,进而探究认知语言是如何影响传媒交际和大众认知的。

笔者通过将语篇和认知相结合进行研究,发现语篇语域、体裁和语篇社会认知现象具有相关性。从认知语言学宏观研究层面来看,面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或不具有语篇立场或机构利益的某些社会问题时,不同语域中语篇的话语使用不同,语篇体裁的选择也存在差异。因国家间语言传统和习惯的不同,不同语言的抽象程度、词汇选择、语用模式和语义诠释都存在差异,但随着跨文化交际和国际商务知识的广泛传播和学习,一种相对稳定或者相对一致的认知模式和语篇体裁已逐渐形成。这种相对大同的认知模式或语篇体裁体现在词汇的使用和语用习惯上。本书仅从认知语义学角度强调了媒体语篇中语言使用和语篇理解的重要性,并强调了认知过程、话语产出与语篇交际者自身经历之间的关系。

通过本书的撰写,笔者还致力于为商业推广、人力资源交易和公司的产品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启示:除了强调企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外,商务工作人员还应该用准确的语篇结构和恰当的措辞来撰写新闻,以正确地引导大众进行认知构建。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看,商业新闻中关于公司业务发展的各种认知表象会重构新闻阅读者的认知和语言产出,所以从认知语义学角度来审视和探索这种语言和认知背后的文化因素、机构体制和认知模式的再构建是很有必要的。

本书共分八章。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路径、研究的基本依据及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二章是相关文献回顾和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梳理了当前新闻语篇(对比)研究、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畴和认知语义学所聚焦的隐喻研究、意象图式和话语立场研究等。第三章介绍本书研究的设计方案,包括语料收集和选取、研究分析的具体方法和过程等。第四章到第六章从语义学研究的三个不同层面分析商务推广和企业新闻报道文本,探究语篇中的隐喻隐射和融合、意向图示构建与话语立场标记语,解读跨文化背景下的认知差异和认知构建模式。第七章从跨文化对比的层面进一步诠释商务语篇中的认知语义差异产生的原因和认知框架的构建问题。第八章是对本书的总结。

作者简介

杨文慧,香港浸会大学语言哲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际学院副院长,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教指委秘书长。曾留学英国、加拿大,并在奥克兰大学、首尔大学、密歇根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等地进行学术访问和交流。专攻跨文化商务交际、话语(语篇)分析、语用学、应用翻译学等。主持和参与多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国家社科和省级科研项目。出版著作6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本文摘编自《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跨文化商务传媒语篇研究》(杨文慧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3)。标题为编者所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跨文化商务传媒语篇研究

杨文慧 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3

ISBN 978-7-03-062334-8

责任编辑:常春娥

《认知语义学视角下的跨文化商务传媒语篇研究》从跨文化的角度,通过对商业语篇中的隐喻、意象图式和语篇立场标记语的话语语用单位进行对比分析,解读分析认知差异及其反映出的认知过程和语言选择、生成过程。作者认为认知构建和话语分析之间存在多层次联系,所派生的语义表征使语言表达在话语互动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并映射出合理的、不同的认知模型。本书研究丰富了当前商务传媒语篇分析研究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提出了对商务传媒语篇进行认知语义研究的组合模式,同时呈现出系列语篇认知构建的分析样本,对跨文化商务交际、认知语言学、语篇研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本书可供应用语言学和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从事商务传媒语篇制作的从业人员阅读和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书目录

向上滑动阅览

总序
前言
Abbreviation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Commercial Media Discourses
1.2 The Motivation for Studying Media Discourse and Cognitive Construction
1.3 The Semantic Devices in Sino-American News Reports
1.4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Book
1.5 Summary
Chapter 2 News Discourse and Cognitive Studies
2.1 News Discourse Studies in Society
2.2 Contrastive Analyses of News Discourses
2.3 Cognitive Linguistic Studies
2.4 Studies of Cognitive Semantics
2.4.1 Cognitive Metaphors
2.4.2 Cognitive Schema
2.4.3 Cognitive Stance
2.5 Summary
Chapter 3 Research Design
3.1 Data Collection
3.1.1 Data
3.1.2 Data
3.1.3 Data
3.2 Research Methods
3.3 Cross-cultural Analytical Procedures
3.4 Summary
Chapter 4 The Cognitive Metaphorical Mapping in Commercial Media News Reports
4.1 Analysis of Conventional Metaphors
4.1.1 The HUMAN BEING Metaphor
4.1.2 The JOURNEY Metaphor
4.1.3 The GAME Metaphor
4.1.4 The WAR Metaphor
4.1.5 The MACHINE Metaphor
4.1.6 The FOOD Metaphor
4.2 Comparison of Conventional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News Reports
4.3 Analysis of Novel Metaphors
4.3.1 Novel Metaphors Peculiar to the Chinese Discourse
4.3.2 Novel Metaphors Peculiar to the English Discourse
4.4 Comparison of Novel Metaphors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News Reports
4.5 Summary
Chapter 5 The Image Schemas in Faootball Player Transfer News (FPTN)
5.1 Daily-life Image Schemas in FPTN
5.2 CONTAINER Schema in FPTN
5.3 PATH Schema in FPTN
5.4 CENTER-PERIPHERY Schema in FPTN
5.5 SCALE Schema in FPTN
5.6 Arithmetical Analysis of Image Schemas in FPTN
5.7 Summary
Chapter 6 The Cognitive Stance in Corporate Statements on Commodities (CSC)
6.1 GSP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SCs with Typical Lexico-grammar
6.2 Identification of Stance Markers in Chinese CSC News Reports
6.3 Identification of Stance Markers in English CSCs
6.4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Stance Markers in CSCs
6.4.1 OSM and LOSM
6.4.2 Comparison of Stance Markers in Parallel Moves
6.4.3 Lexical Preference
6.5 Summary
Chapter 7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Cognitive Semantics in Commercial Discourses
7.1 Cross-cultural Contrast of Semantic Applications in Commercial Discourses
7.2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Cognitive Semantics
7.3 Embodied Cognitive Actions and Thought in Different Languages
7.4 Summary
Chapter 8 Conclusion
References

(本文编辑: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