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经常感觉自己不幸福?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比较心”。因为比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为比较,总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所以,比较带来的挫败感、失落感、无价值感让我们内心不舒服,继而感觉自己不幸福。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存在绝对的贫穷和绝对的富有,贫穷和富有都是比较产生的概念。我们当下的物质条件和许多年前的条件相比较,绝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十分富有的。我妈妈和我提起她们小时候的生活,经常饿肚子,只有在春节的时候才能见到荤菜,而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几乎顿顿都有肉。可是即便如此,有些人还是觉得自己很穷。为何?因为身边有更加富有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这样的比较不是完全不对,因为追求富裕的物质生活会让我们更加努力地去奋斗,这是积极的一面。本文要倡导的是,我们在追求更好的同时,不要因为比较而错失了对当下美好的发现。

比如,一个人在拥有一辆自行车的时候会羡慕有汽车的,觉得自己没他幸福;等到了有汽车的时候就羡慕有私人游艇的,觉得自己没他幸福;等经过拼搏有了游艇的时候,发现还有人有私人飞机,觉得自己没有他幸福;终于有一天拥有了私人飞机,可是已经老了,又羡慕那些可以青春洋溢骑着自行车的人,而他曾经也是那样的青春洋溢,可却没发现自己拥有的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所以,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的价值!不要总是和别人去比较,在比较中丢失了自己。在金钱上如此,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如果发现别人的学习成绩比自己好,不要羡慕,更没有必要嫉妒,也不要因此否定自己,只要在借鉴他人的基础上成长自己就好。人生不是一个超越他人的过程,如果总是想超越别人,那么这件事情永远都没有尽头,因为地球上人那么多,还有古代的人,我们怎么可能超越得了?人生应该是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让自己的今天比昨天好,让晚上的自己比早晨醒来的时候好。也不是说比较就不对,而是不要陷入比较的自我否定和不满足里,而应通过和他人的比较来了解自己的不足,带着平和的心态不断地提升自己,这样的比较才有意义。

曾经看过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每一个生命都无须比较》,摘录其中的段落与大家分享:

记得被誉为“教授之教授”的陈寅恪先生说的“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的名言吗?我们实在无须时时与人比成绩较高低,做好自己便是王道。看看民国时期的梁漱溟、金克木、沈从文、钱穆等一大批后期发奋的低学历的大师便知,强者从来只用实力说话,无须靠分数或一纸学历来证明。

你可知道,再美好的人生也经不起比。毕淑敏说:“没有人能替代我,就像我不能替代别人。”因此,无须拿连小板凳也做不好的爱因斯坦跟“发明大王”爱迪生比,不必拿考清华时数学只得了15分的钱锺书跟“数学天才”华罗庚比。正如每一片叶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种人生也都是无与伦比的。

你要做的是尊重和欣赏,而不是比较和责难。因为人生不是宫廷剧,更不是角斗场,非得比得筋疲力尽,斗得你死我活才能收场。人生曼妙的风景就在高低起伏、峰回路转之间,生命的精彩就在山穷水尽、柳暗花明之际。成就非凡人生的是一次次的脱胎换骨,是一次次的破茧成蝶,而非一个个分数、一张张试卷。

没必要热衷于一次次与别人较真,那会迷失了自我。也没必要把最好的我和一般的我比较,那会陷入自卑。100分我自豪,98分我同样优秀。56分我无颜,可61分我在进步。100分有100分的特有精彩,61分有61分的别样风情。

正如朝霞之壮丽,落霞之斑斓,春花之灿烂,秋叶之静美,天地间每一种生命都自有其美好,你只需要笑着去尊重和欣赏,而不是在简单粗暴的比较中抡起你的巴掌。

所以,青少年们,看到自己拥有的美好,无论贫穷富有,都是生命重要的一次经历,好好珍惜,活出绽放的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中国妇女出版社

编辑/周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