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培公是陈道明和斯琴高娃主演的《康熙帝国》中清朝平三藩的最大功臣。不过他的结局也相当凄惨,只因他初入清庭的一句话,为自己埋下了祸根,并被康熙“过河拆桥”,下放和监视居住,最终病死。好在他为康熙留下了一幅地图,康熙因此为他守孝整整一夜,周培公也能因此含笑九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培公是康熙的布衣恩师伍次友临别时举荐的治国人才,可见康熙对周培公的期待和重视,然而奉命查找周培公的明珠居然一直没有找到周培公的下落。其实,当时明珠已身居中堂要职,在京城找一个人易如反掌,何况他号称“万花筒”。只是他非常了解伍次友,伍次友举荐给康熙的人绝不是凡人,说不定对自己是个威胁。后来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微服外出时偶然从卖豆腐脑的锁儿那里发现了伍次友写给明珠的推荐周培公的书信,把价值连城的举荐信拿来给锁儿写诉状,这让康熙对周培公刮目相看。康熙当然因此找到了周培公,周培公也一眼认出了微服的康熙是当今皇上,他自此登上了辅佐康熙平三藩的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官场是个大染缸!周培公深谙此道,遗憾的是后来迂腐的李光地没有好好学学周培公是如何在明珠和索额图之间左右逢源的,尽管最终周培公还是栽在了明珠的手下,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康熙。按理说,索额图应该永远对周培公感恩戴德,至少不应该将周培公置于死地。作为撤三藩的主和派,索额图为了打击明珠,居然要将主战的周培公送给吴三桂处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知道,皇后赫舍里是他女儿,而正是周培公的一句话,康熙才在赫舍里产后临死之际,册封刚出生的胤礽为太子。当然了,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周培公给自己埋下了祸根,因为康熙没有立明珠亲妹妹的儿子大阿哥胤褆为太子。赫舍里产后临死之际非常痛苦,有话说不出,一边的周培公自告奋勇地向康熙进言说,康熙应该在大阿哥和刚出生的二阿哥之间选择一个作太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政务繁忙,康熙在赫舍里生前与她的感情并不是太深,他觉得自己对不起皇后,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册立胤礽为太子,赫舍里也立即安然逝去。周培公虽然没有明说建议册立二阿哥为太子,但在当时那种情形下,傻子也会明白周培公说这句话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要康熙册封二阿哥为太子,皇后才能含笑九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周培公的这句话引起了明珠的极为不满,但康熙对周培公的信任和倚仗一直没有让明珠找到打击报复周培公的机会,直到身为抚远大将军的周培公平定察哈尔叛乱、收服王辅臣,并在南击吴三桂的战役中取得重大胜利的时候。其实,明珠在此时向康熙进言担心周培公成为第二个吴三桂,目的就是为了对周培公当年建议立太子一事打击报复。这也是周培公为自己埋下的祸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仅仅是明珠的进言并不足以动摇康熙继续重用周培公的决心,康熙考虑得更多更深。他担心羽翼渐丰的周培公将来会扶持太子,从而对自己的皇位造成莫大威胁。于是康熙在后续战斗中剥夺了周培公的兵权,并在平定三藩后令人心寒地将他下放为盛京提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是清朝入关前的首都。表面上看,周培公掌管着东北三省地区,实际上这是清朝的老窝,周培公作为一个汉人,实际上处在了满洲贵族和八旗子弟的重重监视之中。康熙后来因为要收服台湾而企图到盛京请周培公出山时,当着周培公的面承认了这一点。好在周培公是个豁达开朗的人,他并不在意康熙把他打发到盛京的真正意图,虽然双方都心知肚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病中的周培公没有让康熙白来一趟,他不仅在临死之前向康熙举荐了姚启圣去收服台湾,更为康熙奉献了一副宏伟壮观的《皇舆全图》。这其实这就是当时清朝的全国地图及周边概况。康熙为这幅地图震撼不已,甚至孝庄太后后来看到这幅地图时都激动得哭了,她自然也埋怨了康熙当时贬斥周培公的不当之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本人更是追悔莫已,他下令无论如何也要把周培公救活,但为时已晚,周培公满足地溘然长逝。康熙这次是真的悲痛万分,他在周培公去世的当晚,为周培公守夜整整一个晚上,而且是独自一人。皇帝为臣子守孝,这是极其罕见的,何况对清朝来说,周培公是一个汉臣。由此可见,周培公对大清所作贡献之大,以及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论如何,周培公最终还是因为当初暗示康熙立太子的话惹恼了明珠,以致明珠怀恨在心,并瞅准机会加以报复。加之那时清朝建立还没多久,政权还不是特别牢固,康熙采纳明珠的建议而贬斥周培公也是不得已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