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之首,汝窑为魁”。入窑时的泥土胚,在加热、冷却后,蜕变为肌理密致的汝瓷,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含水欲滴而不流,明亮而不刺目。

1953年,周恩来总理批示:“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瓷生产。”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投身汝瓷烧制技艺的研究中,李廷怀就是其中的一位。

李廷怀是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物化遗产(汝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的汝瓷作品,曾五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廷怀正在制作汝瓷

结缘

初见李廷怀,中等个头,干练挺拔,一身干净简洁的灰色盘扣上衣,搭配黑裤子,胸前别着一枚鲜艳的党徽。

“来来来,我们坐下聊”,李廷怀招呼着。

“我是汝州人,以前县里有座庙,庙的屋脊上有件汝瓷,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幻出奇异的色彩,村里的老人小孩都爱去看。”才坐下,李老师就打开了话匣子,讲起了他和汝瓷结缘的故事。

“上小学时,同学的父亲在汝瓷厂工作,很羡慕,当时就想,等我长大了也要去汝瓷厂上班,做出更漂亮的汝瓷。”

造化弄人,李廷怀毕业后未能如愿进入汝瓷厂,可他心中始终不忘自己的“汝瓷梦”。

机缘巧合下,李廷怀得偿所愿,进入了汝瓷厂工作。

可他只是一名仓库保管员,看着窑炉一开一关,泥胚变汝瓷,李廷怀不甘心,想亲自烧汝瓷。

于是,在工作之余,他虚心向老师傅请教,留心观察、学习。

老师傅配料不用称,全凭感觉一手抓。他留意着老师傅“一把抓”的分量,模拟着将“凭感觉”的配料称了,记下来。逮着机会就赶紧调配、实验,再把能成功烧制出来的配方详细记录下来。

靠着这份执着和钻研,李廷怀很快就掌握了汝瓷的烧制技艺和釉色配料。

筑梦

天有不测风云,1991年,正当李廷怀铆足了劲儿,准备大显身手时,工艺汝瓷美术厂突然倒闭了。无奈之下,李廷怀只能暂时下岗在家。

工作的困扰和挫折,搅扰的李廷怀席不甘寝,食不知味。

1997年,李廷怀的身体出现了不适,确诊为肝硬化后期,一下子从160多斤瘦到100多斤,身体极度虚弱,连走路都困难。

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李廷怀的身体才渐渐有了起色。

“因为看病,家徒四壁,可我还是放不下汝瓷”,李廷怀说想自己建厂烧瓷。

没有资金,他就去工厂贩煤赚钱,一干就是两年多。

2004年,李廷怀通过没日没夜的拉煤积攒了5万元钱,终于可以实施他多年的“造窑计划”了。

很快,李廷怀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小型窑厂。

“我是个很要强的人,一旦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干,还一定要干好”,李廷怀辞色认真地说。

之后,他又联络了从前汝瓷厂的技术团队,通过借钱贷款,组建成立了廷怀汝瓷研究所。

传承

“雨过天青云破处”,是青瓷追求的最高境界。

早在1983年,李廷怀到北京出差,在故宫里他第一次看到了稀有的天青色汝瓷器,被震撼到的李廷怀下定决心:“我一定要烧出这般高雅的汝瓷。”

2001年,张公巷出土了一批汝瓷碎片,釉色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卵青色,更加的典雅华美,李廷怀觉得自己心中的“汝瓷梦”又“噌”地一下被点燃了。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廷怀闲着没事儿就去张公巷的工地溜达,每发现一块汝瓷碎片,他都如获至宝,兴高采烈地带回家仔细研究。

2005年,经历了数百次的失败后,李廷怀以不输北宋汝瓷的工艺水平成功复烧汝瓷仿古四件套,用“天青色”证明了自己。

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

“为了恢复张公巷遗址的瓷器,我进行了2000多次烧制实验,一次一次地拿着样本去北京请教专家”,李廷怀说。工人的工资发不起了,只能让老婆孩子上阵,但迎接他的仍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2006年,李廷怀觉得自己走不动了,去不了北京了,复烧张公巷瓷器这事是彻底没希望了。

突然有一天,一个灵感闪进了李廷怀脑子里,“会不会是我沿用的老方子里某两个原料的比例出了问题?”重新勾兑再烧制,这次竟然很快就成功了。

“无论是釉色、开片,都和张公巷的一模一样!”李廷怀激动地说。

志之所趋不可阻,穷山距海不能限。李廷怀成功复烧汝瓷卵青釉,将断代800多年汝瓷卵青釉重新带回了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廷怀作品福禄瓶

守艺

北宋时期的汝瓷是皇家御用器皿,民间常流传着“家财万贯不及汝瓷一片”的说法。随着朝代的更迭,汝瓷的烧制技艺也失传了。

如今,汝瓷的四大类釉色——天青、卵青、月白、豆绿先后成功复烧,现已接近历史上的原貌。

然而,非遗保护可不是文物抢救,李廷怀琢磨着怎样才能让汝瓷烧制技艺一直“活”下去。

不是只有仿古、复古这一种方法,他想,那就给它“注血”,融入新的时代特色。

2006年,经过数百次修改,他成功烧制出了貔貅造型的器皿,改变了传统汝瓷单一的器形。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他设计的“和谐中国瓶”造型独特,清新灵动又古朴典雅,竞选为“国礼”赠送给了外国政要。

“上海的市花不是玉兰花嘛”,李廷怀老师颇有兴致地介绍起瓶子设计的灵感来源,“不规则的瓶口是个玉兰花造型,瓶身雕刻的荷花和螃蟹,象征着‘和谐’。”

除了汝瓷造型上的创新,李廷怀又想:“汝瓷的釉色是否可以更丰富多彩些呢?”

他一头扎进实验室,2009年,“似玉非玉而胜似玉”的玉青釉研发成功。釉色晶莹剔透,阳光照过,微微透明,犹如和田玉般细腻润泽。

“我当时顶着好大的压力。他们说这个不是汝瓷,因为宋朝没有这个釉。”李廷怀老师面带疑惑,“难道宋朝没有这个釉,现代汝瓷就不能有这个釉吗?我想不通这个理儿。”

2015年12月,在郑州召开了上合组织第十四次会议,李廷怀设计的玉青釉“龙头杯”被指定为会场专用杯,他的作品再次作为“国礼”赠送给与会各国首脑。

此外,他还将“健康、绿色”作为新的研究课题,尝试着将麦饭石等几种矿石加入传统的制瓷工艺中,提出“为民造瓷,造健康瓷”的理念。2015年11月,他成功研制出豆绿釉活态瓷。

“奢饰品也好,生活用品也罢,都是为民造瓷”,李廷怀说。

在2017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上,李廷怀的手工作品“活态瓷龙头杯”、“活态瓷清廉壶”等6个品种102件汝瓷制品被选为中国馆指定礼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廷怀正在研究汝瓷

手艺难,守艺更难。

李廷怀今年68岁了,谈到汝瓷,他依旧神采飞扬,精神矍铄,“为民造瓷,再现汝瓷的绝世辉煌,做汝瓷的传人,这是我的一个梦想。”

他说:“这个梦,我一做就做了45年。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