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每一篇高考作文,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这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没有好坏之分,都是出自每个人的内心想法。学生和老师的知识储备不同,对作文的评价也不同,这里需要我们一起探讨。莎士比亚曾经说过:“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翻译过来就是“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高考作文都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对待任何事物也有自己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审美标准,一篇高考作文的好坏也能够有大致准确的判断。2020年8月3日,浙江省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被曝光之后,短时间内迅速走红于网络,这篇作文因晦涩难懂,读起来既不朗朗上口,也不具备一定的华丽的语言,这样的高考作文都可以成为高考满分作文,确实有些不服众。而《生活在树上》这篇作文也引发大家的讨论。到底这篇作文被理解为晦涩难懂,并且评一个较低的分数,还是认为这篇高考作文与众不同且别具一格,所以给一个满分作文?这到底怎么评判?我认为:虽优秀但不提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普通考生和家长的知识储备不够、见识的深度不够,很容易带有过多的主观意识,不足以去评价这篇高考满分作文,那么一些专家或者学者的评价,我们就应该相信。作家马伯庸表示,这篇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既谈不上高分作文,也谈不上低分作文,应该处于优秀和非优秀之间。因为全文采用了很多晦涩难懂的词语来夺人眼球,并且文章当中使用了很多生僻词,理解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的文章称得上“辞不配位”,虽然没有特别做出批判,但是觉得改作文不足以获得满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因为这样晦涩难懂的词语,很多人都看不懂作文想要表达的内容,除了监考老师。但是有意义的地方在于,每位监考老师的阅卷水平不同,看待作文的标准也不同,第一位监考老师只给这篇作文打了39分,原因就是在于文章当中采用了大量的生僻词汇,让人难以理解,因此这样的文章称不上是一篇优秀的作文。随后阅卷的两位老师都给出了55分的高分,不同老师给出的分数相差高达16分,因此这篇作文被拿出来重新评价,并交给作文审查组的几名老师集体商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作文审查组专家的集体商议之后,一致认为39分给得太低了,给55分能够展示出阅卷老师识别作文的功底。但是55分离满分只有5分的差距,并且作文审查组老师都非常喜欢这篇作文,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为什么不能够直接判为满分作文呢?经过商议,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被评为满分作文。

虽然这引发了众人的争议,笔者认为,这篇文章虽然优秀,但是不值得提倡。毕竟这样的作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大家觉得这篇作文如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