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县,因古成州而得县名,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成县自古就有“陇上江南”、“陇右粮仓”的美称。竹篮寨绿树翠竹、曲折巷陌、青堂瓦舍,它位于成县抛沙镇东北角,四周高中间低,形似“竹篮”,因此而得名。一条婉蜒的小河自西向东从村中流过,傍着小河的是一条宽阔的水泥大路。在竹篮寨人的眼里,小河就像这里的文脉,是当地泥人艺术品走向外部世界的纽带。也许是上苍的恩赐,这地方的泥土有着特殊的性能,质地细腻且含油质,采来后掺入棉绒反复捣和,即成为最理想的泥料。脱胎出来的泥人,表面洁净光滑,曝晒不裂,水浸不烂,着色后光彩夺目,逗人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地方志载,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春,成州大旱,崇仪郎赵清臣率众到县西南鸡山罗汉洞请水,三日后果然下了场透雨,田禾得救。赵清臣就捐俸在鸡山修建了一座“生佛阁”,以感谢神灵的恩惠,从这时起,远近朝山进香的人便络绎不绝。传说每逢鸡山庙会,一些专为供奉之用的玉皇、普贤、观音之类的竹篮寨泥人,便出现在庙会上,赢得香客们的青睐。竹篮寨的泥人就是由此而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竹篮寨的泥塑制作历史悠久,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在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达到鼎盛,当时全村4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制作泥人,许多农家的炕头、桌椅上、火榻旁、廊檐上,有的搓泥,有的脱胎,有的过水,有的描画,村子里到处都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泥人艺术品。这些泥塑作品外朴形拙、色彩艳丽。作品主要是福、禄、寿娃及十二生肖的造型,具有民间传统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人把竹篮寨泥塑作品统称为泥人或泥娃娃,取材于神话题材的胖娃是竹篮寨最为传统、影响最大的泥人作品。制作泥人的主要原料有黏土、模子、白土、膏子(一种植物染料)、皮胶、竹子、棉化。制作泥塑的方法有六个步骤:取土,这是制作竹篮寨泥塑的关键一步,因为制作泥塑作品所需要的土质要具有特殊的黏韧性,所以只有特定地方的土才可以制作泥塑作品;砸土,将取回来的土砸成桃核大小,所砸的土块要大小均匀;和泥,向砸好的土中一次性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放置两个小时,让水分充分浸入土中,土被自然浸化后就没有杂质了。再将撕化的棉花覆盖在泥上,然后用力将棉花砸入泥中,所加入的棉花的多少、好坏关系到泥的柔韧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约半小时左右以后,将和好的泥装入塑料袋中放置在湿润的地方,放置时间按季节不同而长短不同;制泥胚,将放置了一段时间的泥团取出后擀成薄饼形状,装入早已准备好的模具使其成形(如果制作羊角哨则不用模具),然后取掉模具修整外形(修整时必须沾上水),就成为制作好的泥塑作品的原始泥胚了;涂白,涂白是着色的关键一步,是为彩绘打基础,需用专用的白土加入一定比例的胶然后才能使用;彩绘,待涂白作品干透后进行彩绘,彩绘所用的颜料必须是传统的植物颜料,这样才能放置时间长而不掉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竹篮寨泥塑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玩具作品,分为泥货和窖货,即烧制和未经烧制的泥塑作品,种类有福、禄、寿娃,公鸡打鸣,羊角哨,洋人打鼓等。第二类是陈列作品,有单件作品和成套作品两类,成套为二到四件不等。无论是单件还是成套,它们主要用于节日时陈列在居室内增加情趣,也用于祭祀。主要取材于神话、戏剧、传说等,寄托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祈盼。第三类是壁挂作品,分两类,一类是以整体人物造型为主,另一类以脸谱为主,以装饰墙壁为目的,起年画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传统文化底蕴丰厚的成县,竹篮寨泥塑是一个很显眼的文化符号,它的作品重彩不重塑,上彩时讲究反差对比,如绿配红,黄配蓝等,再加上留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形成最具民间喜庆的色调。许多泥塑作品,是艺人们在理想中营造出的精神产品,根植于这片土地,是成人的童话,儿童的梦,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受人喜爱,主要是因为保持了民间传统艺术原汁原味的风格,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