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这是洛阳作为四大古都的荣耀。而到了今天,洛阳作为文化旅游城市的定位愈加清晰,并已经在国内国际上均享有盛誉。洛阳的文化旅游发展变迁,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文旅发展的脉络。那么,洛阳文化旅游产业会怎么发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十年前看牡丹花会,三十年后或许要数倒盏村。

或许,有人对此不以为然。倒盏村,这样一个"无中生有"的乡野小村庄,怎么能跟"高大上"的牡丹花会相提并论呢?只能是"时移势易",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消费者的关注点不同,因此也会自觉地用脚来投票,投出心中最火爆的文旅景观。

早在两年前,从出租车司机的口中就得出牡丹花会逐渐衰落的现实:人流量明显减少,营销程度也大不如前,甚至还出现错将菏泽牡丹的背景板来充当洛阳牡丹花会公交宣传广告的闹剧……

但同一时间,洛阳城区边缘地带的一个小村庄成为网红,热度一点不输于邻省省会西安的大雁塔、曲江,许多人纷纷前来"打卡"游玩。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日接待数十万人成为"家常便饭"。

这一冷一热之间,也预兆着洛阳文化旅游在迎合消费者需求背景下发生剧变。

从节庆经济到日常游玩

洛阳牡丹花会(牡丹文化节)的提议来自于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自中日建交以来,中国各城市与日本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1982年,洛阳市政府接待日本冈山市代表团时,听到冈山市"菊花节"以及日本"樱花节"的传统,就结合洛阳"古都、武则天与牡丹"的历史文化特征,希望打造一个集赏花观灯、旅游观光、经贸合作与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

1983年,洛阳首届牡丹花会(牡丹文化节)隆重开幕,以"国花牡丹"为主题和形象进行宣传,吸引了海内外人士的目光。自2000年以来,每年花会期间的旅游收入都达到数十亿,旅游产业也逐渐成为洛阳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从最初GDP占比不到1%到现在接近30%,也使洛阳从一座重工业城市转型为文化旅游名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旅游节庆活动来动经济增长,洛阳为中国其他城市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样板。从本质上来看,旅游节庆经济的发展直接拉动了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的两驾——"消费"和"投资"。对于"消费"来说,旅游节庆举办期间会吸引大量的外来游客,游客们的消费会直接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而在节庆期间,外来政企领导的参观访问也相对频繁,加上洛阳市政府有意的引导,贯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理念,也为招商引资提供了某些便利。

因此,洛阳牡丹文化节的波及层面甚广,不局限于旅游,还牵扯到众多层面。在短短一个月内,迎来政府、资本、国民的狂欢,这也符合那个时代特色。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增长,节庆活动日常化成为现实,大众的文化旅游正在取代原有的精英阶层文化旅游,洛阳的倒盏村只是一个缩影。

一方面,诸如高铁、高速公路的修建以及汽车的普及化,旅游时间碎片化趋势十分明显,人们不再拘泥于在某个集中时间段游玩,或者趁出差到此一游;另一方面,旅游的用户基础在不断扩大,频次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本地周边游对消费的带动日益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倒盏村,兴建于洛阳市区边缘地带,最初满足的是周边人群的吃喝玩乐等日常化需求,其后随着宣传推广、口碑传播日益扩散,竟然成为远近闻名的热门景点。日常化的逛吃逛吃,热闹的人流氛围,是倒盏村得以迅速崛起的根基。

从门票经济到体验经济

洛阳牡丹文化节以观赏牡丹为名,串联了周边龙门石窟、关林、白马寺等知名文化旅游景点,形成特色历史文化旅游线路。但从本质上来看,是对文化资源的一种圈占性利用,尚没有脱离门票经济的范畴,门票销售收入依然是众多旅游景区的主要盈利渠道。

当然,对于龙门石窟等独占性世界文化遗产而言,不管是出于保护历史文化,还是游客体验的角度而言,门票可能是一种必要的手段。通过门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人流量,从而避免因人流量过大而对历史文物造成的冲击,也可以尽可能地稳定旅游秩序,防止出现"不收门票,游客过多被挤掉河"等类似事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门票不应当作为唯一或者单纯的盈利方式。仅仅从收门票参观的层面来考虑,洛阳许多景区对于文化的挖掘程度不够,依然停留在静态的文物展示。比如,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去龙门石窟就是看卢舍那大佛,去洛阳博物馆就是看那些地下文物的陈列……这种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固然能够带来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但最多也是拍照完事(博物馆、佛像禁止拍照),依然是带给人一种"到此一游"的感觉。长此以往,很多人对于文化旅游景点的观感较差,重游率一直难以提升。

近年来,洛阳市通过应天门、天堂明堂等建筑以及内里的表演活动,想要让盛唐气象活过来,但依然难以摆脱"收门票"的怪圈,阳春白雪的文化让人敬而远之。倒盏村则不同,以不收门票而闻名,面对的是"小康型"旅游受众,发展的是休闲旅游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阶段,以自助、自组、自驾车为主,小型化、分散化、多样化、体验化的休闲旅游渐渐崛起。人们希望通过田园风光、品茶、品尝地方风味、参与游玩等多种方式,释放都市快节奏性的紧张压力,回归尝试乡村生活就成为一种潮流,倒盏村迎合了大众的这种需求,塑造真实性的旅游体验,从而在网络上爆红。在这里,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民风民俗、景观环境等均让游客参与进来,营造出游客内心所期望的、在日常生活中无法得到的体验。

未来的旅游一定是大众的,只有抓住大众的需求、带给他们独特体验的产品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可。从洛阳牡丹文化节到倒盏村,也是中国旅游市场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