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苏新晨】当地时间8月12日,美国彭博社援引消息透露,美国国务院最早将于周四宣布,要求中方与当地高校联合成立的孔子学院必须登记为“外国使团”。被登记为“外国使团”已经不个陌生的术语,早前中方媒体就已经“荣幸升级”。孔子学院未来在美国的发展前景如何?观察者网与一位美国海外文化中心资深工作人员聊了聊

杨先生,美国华裔,美国海外文化中心资深工作人员。

观察者网(以下简称“观”):您如何看待孔子学院可能将被定义为外交使团?

杨:据我所知,美国政府关注到孔子学院远比中国的APP早。一个外国机构一旦被定义成外国使团,将会受到美国的国家安全机构的密切关注,我担心有美国大学将会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关停孔子学院。

观:您如何看待孔子学院的工作?

杨:我认为孔子学院和美国文化中心还是有区别的,美国的更多依托于大使馆,我们在全球也就100多家。孔子学院据我所知有几百家,而且也并非依托大使馆运作。我认为他们还在还在摸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美国文化中心很大程度有好莱坞与其他美国跨国公司的“配合”,但是孔子学院没有这种先天条件,所以更多的选择去服务希望学习中文的地区。同时,从我在中国的工作经验来看,中国学术界可能高估了西方普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情。这类似于西方一些学者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年轻人热衷于圣诞节,就一定认同背后基于宗教的普世价值体系。

观:您认为孔子学院应该具体向哪些地方倾斜呢?

杨:我觉得应该依托于中国企业雇佣外国劳动力密集的地区,着重于中文教学。西方地区我认为可以借鉴塞万提斯学院。中国应该想办法搞创新,寻找一个美国社会更喜欢的模式来推广中国文化与中文。

观:您认为孔子学院是一种“文化入侵”吗?

杨:我认为谈不上入侵,但是中国同行在选择传播内容时有些一厢情愿。但是,孔子学院在第三世界国家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他们可能需要针对不同的社会开发不同的授课体系。对于更多与中国没有什么交集的西方人,我认为直接邀请他们来中国体验更有用处。或许可以举办一个抽奖免费游中国的活动,最好是中国导游陪着他们自由行,再做成一个有趣的节目。让外国的普通人讲述他看到的中国,他们会很乐意把录像送给家人邻居朋友。

观:回到可能关停孔子学院的话题,如果中国反制,您会怎么看待?

杨:我猜想可能会关闭在中国的美国文化中心。不过这要看中方如何定义对等,如果从数量来看,我们在中国的机构是个位数,而你们有81家,所以我无法判断是按人数还是机构性质来对等反制。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