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启动“寻找我们的‘小伙伴’”社会征集活动,部分中福会少年宫老组员代表回到“娘家”,还带来了当年的老物件,讲述自己与艺术结缘的故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从兴趣启蒙到终身追求,兴趣是激发他们的动力,遵从内心爱好,成长之路上没有功利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好一件事首先要有兴趣】

“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的兴趣活动不是简单地上课,少年宫的兴趣班懂得儿童观、心理学,对我们这些学员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也决定了一生走的道路,让我一辈子从事音乐教学。”原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年近八旬的朱钟堂走过儿时活动的大草坪、排练厅记忆犹新,他还拉起了手风琴,弹奏了一曲。

朱钟堂从13岁起在这里学习口琴、手风琴,并加入管弦乐队,到后来成为作曲家、从事音乐教育事业,都与儿时这段艺术启蒙密不可分,始终以学习和探索未知为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钟堂回忆说:“1954年,我参加小伙伴艺术团兴趣小组纯粹就是来‘玩’。这里没有老师,只有指导员,指导大家玩航模、无线电、舞蹈、朗诵、乐器、表演,凭着在玩中培养的浓厚兴趣,后来很多人因此走上了相关的职业道路。”

朱钟堂后来就读于位育中学,当时学习成绩不错,完全可以进交大,但同学们问他:“你为什么要学音乐?”在他看来,遵从内心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音乐。“做好一件事,首先要有发自内心的兴趣。想干什么,喜欢干什么,能干什么,要统一起来。只有当有兴趣了,就不会怕辛苦。”朱钟堂说。

【艺术启蒙完全没有功利心

20世纪50年代小伙伴艺术团戏剧组学员张欢工作后成为上海电视台译制部的一名配音演员,她也是《成长的烦恼》的中麦琪的配音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小伙伴艺术团的艺术启蒙教育,对我今后走上艺术道路有很大帮助。当时,我们来这里参加活动完全没有功利心,我在戏剧组学表演、排小品、练朗诵,一学就是一整天,但一点也不觉得苦。”有一次演出令张欢印象最深,那天,朗诵节目快开场前,担任领诵的她被一辆黄鱼车撞倒在地,两个膝盖摔得鲜血淋漓,张欢的指导员赶快领着她简单消毒,并擦上红药水。但指导员告诉她:“不管什么情况,演出是第一位的。”于是,她带着笑容,坚持完成了朗诵节目,从此也对敬业精神有了深刻体会。

在上海电视台译制部从事配音工作时,由于录音间的空调噪声太大,哪怕炎夏也必须关掉,演员们不得不忍受工作时的满头大汗。“虽然条件艰苦,但能为观众带来欢乐,非常值得。”张欢说。

【将小伙伴的传统代代相传】

20世纪90年代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舞蹈组的学员张倩,和孙俪曾是同期舞蹈组学员,如今她是世界500强埃森哲(中国)咨询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虽然没有从事艺术工作,但她深有体会:从小在无数次训练和演出中培养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执着品质,帮助她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摸索创新。

“记得有一次演出时,我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在舞台上踩到一只钉子,当时一阵钻心的痛。但为了舞蹈的完整性,脚上的动作一点也不含糊,坚持完成演出。”儿时每到暑假,每天训练长达8小时,但张倩并不觉得苦,来不及做作业时,小伙们就趁着排练间隙在后台写作业。“这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在排练和学业中分配时间、提高效率,就如同人生中要在家庭和事业中平衡一样。”

从1988年进入小伙伴艺术团舞蹈组,张倩和她的小伙伴成了第一代《中国风》舞蹈的小演员。这个由陈白桦编排、将不同民族的舞蹈精巧串联的节目一亮相就引发轰动,至今已演出了30年。“在这里,指导员不仅教授舞蹈技巧,也将民族文化和浓浓爱国情怀融入日常点滴,用艺术形式讲好中国故事。”正如小伙伴艺术团团长陈白桦说过,小伙伴艺术团不仅仅是教唱歌、跳舞等这些技能,更在于育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张倩把女儿也送到少年宫学习舞蹈,希望她不仅接受艺术熏陶,更是培养人格精神。这对母女希望,将小伙伴的传统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