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当上汽通用人在上海浦东金桥项目工地打下第一根桩的时候,他们就已预感到,这家即将诞生的国内最大的中美合资企业将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1998年,上汽通用的第一辆车驶下生产线,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在这之后,每一个百万级数字的诞生都在加速;2020年,上汽通用的累计产销已经突破2000万辆。

上汽通用并不是第一家跨入2000万量级的车企,2019年,上汽大众抢先一步,但是从奔跑速度来看,上汽通用是一直处于加速期的。从1到2000万辆车下线,仅用了23年,上汽大众则用了36年。上汽通用在这场马拉松比赛中已经刷新了纪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六年达成第二个千万目标

回顾上汽通用的奋斗史可以看到,这并不是一个一开始就跑速过人的选手。1997年项目开工,23个月后迎来第一款产品下线,用8年时间积累了第一个百万辆的成绩。

2010年是加速点,这一年上汽通用汽车成为国内首个年销量超过100万辆的乘用车企业,从这一年开始,年产销量不断破新高。四年之后,上汽通用的累计销量就突破了1000万辆。达成第一个千万目标,上汽通用奋斗了17年,到今天再实现第二个千万目标,仅用了6年。

能够让上汽通用汽车持续加速的,除了近20年来中国汽车市场持续高速增长的购车需求外,更重要的是,企业在市场结构多样化发展不断催生出新的细分市场中,掌握趋势脉搏,洞察市场先机。

这恰恰是上汽通用最擅长的。早在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合资之初,股东双方除了建造生产工厂外,还合力打造了负责整车开发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从一开始,上汽通用就没有打算走"以市场换技术"的路线,中方参与研发,甚至由泛亚研发的产品反哺通用汽车是初心所在。

在上汽通用汽车之前,合资车企大多直接将海外的成功车型直接引进到中国生产,后期有车企根据中国消费者的喜好进行加长和增加配置,这种级别的本土化研发在上汽通用看来只是基础工作。上汽通用汽车的产品更多的是由泛亚设计中心参与全球项目分工并主导全球平台开发,造产品定义初期就为中国消费者打造。从结果来看,上汽通用的做法相当具备前瞻性,今天更多的跨国车企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提升体系能力

此前有跨国公司高层无奈地表示:中国的消费者是全世界最苛刻的消费者,在其他市场成功的产品在中国却不一定成功,但在中国的成功产品却能轻易热销海外。别克昂科威就是经典案例,这款车是由泛亚研发中心与美国、欧洲的通用汽车团队联合研发,量产上市后不仅在中国市场成功开辟出一片天地,还从2016年起出口到北美市场,实现了中国制造的中级SUV进军发达市场的突破。

中国制造的产品早已不是因为"廉价"而收获海外订单,从2001年起,上汽通用中高档汽车出口海外,2017年雪佛兰赛欧3及雪佛兰科沃兹出口墨西哥及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2020年4月,雪佛兰探界者出口乌兹别克斯坦,"高品质"、"智能制造"成为中国产品的新标签。

通过这些海外订单,上汽通用除了收获利润外,更通过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持续提升全业务链的体系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创新科技为持续加速新动力

今天的上汽通用拥有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三大品牌,二十多个系列的产品阵容,覆盖了从高端豪华车到经济型轿车各梯度市场,以及MPV、SUV、混合动力和电动车等细分市场,每一款产品都是移动的高端制造的广告牌。

如果说1000万辆目标的达成是上汽通用在汽车普及阶段享受了市场红利,产销突破2000万辆是上汽通用汽车凭借在高端制造赛道上抢跑而领先,那么,产销突破2000万辆之后,上汽通用汽车在思考的是,下一个千万量级时代,上汽通用靠什么加速?

洞察当下的市场需求和技术迭代之后,上汽通用汽车认为,下一阶创新科技才是企业高速发展的新引擎。目前,上汽通用汽车与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已在国内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整车与动力总成开发能力,具备国内首屈一指的研发能力,并在新能源和车联网等前瞻技术开发领域不断创新突破。

此外,通过先进智能装备、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关键领域的应用,上汽通用汽车正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转型。

汽车工业"新四化"的大潮中,技术迭代、模式革新、产业颠覆随时可能发生,对其中的企业来说,不断创新、保持领先是最好的护城河。如今上汽通用汽车已经领先国内车企一个身位,但它却说自己还在"创业",将以产品技术和业务模式的"双创新"为突破口,为用户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