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

·

城市里每个社区,总是存在着一些爱管“闲事”热心人士,从社区里的垃圾回收到花园里的小植物,从热闹的社区活动到社群里的家长里短,都是他们“操心”的范围。

这不,麓湖公园社区就有这么一位“社区大姐”。

但这个大姐不太一样,她爱管的“闲事”与家长里短无关,而是关乎于“社区如何长久”“地方文化如何传承”等大命题。

她叫范体惠,在这个盛产活力份子的社区里,她的知名度不亚于任何一个“明星邻居”。更有趣的是,比她年长的邻居、乳臭未干的小孩儿,都叫她范姐。她说:“这样很平等,没有界限就不会有代沟。”

然而最近,听说“范姐”陷入了一场持久的焦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活力范”很累,却害怕被孤立

七月底,闷热蒸人,范姐开了一天的会,大小好几场,这是她退休生活的常态。

抵达约定的采访地点时,她还未结束上一场会议,独自面对几个社群会长和邻居,讨论着今年麓湖渔获节的筹备。气氛在据理力争和语重心长间来回拉扯,她显然已经很娴熟于跟不同的邻居讨论社区问题,但回想起刚刚搬进这个社区时,她依旧记得住那种隐约的“不安”

范姐是退休之后才成为麓湖居民的。一开始她很胆怯,却又固执地参加了一些活动,包括最早的“餐议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餐议会上的范姐

“我几乎场场都到,听他们讨论那些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话题。”话题大部分都指向社区的长效发展、公共区域如何治理。

从职场重返生活后,被孤立,或许是当下退休人群的普遍焦虑

她开始主动打开自己,在“意见领袖”们中间发表意见,并获得了耐心的倾听。这有效地激发出了范姐骨子里的活力。退休之前她从事了近30年的银行管理工作,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跟各个部门去组织有意思的活动。

喜欢摄影的她创建了自己的社群“光影社”,从“餐议会”到“议事会”,从“社群会长”到“基金会理事”,范姐几乎见证了麓湖社区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乃至于最近有邻居给她起了个“活力范”的外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姐成立社群「光影会」后

和邻居们一起用镜头记录麓湖

02/

把“消失的附近”找回来

而活力的另一面是疲累,去年她毫无预兆地晕倒在麓客岛上。

晕倒后次月的某天下午,范姐躺在病床上。《成都街巷志》的作者袁庭栋老先生来到寻麓书馆,和众多麓湖邻居展开了一场题为「触摸成都老街巷城市记忆」的沙龙。范姐是活动的发起人,晕倒的前一天,她才刚刚见了袁庭栋老先生。

身体把她困在医院,但心理却不甘心缺场,她躲着医生的督查,偷偷打开手机,关注着活动的进程。在她的计划里,一直想邀请一些有学术分量的学者和专家到邻居中来,打开社区与城市文化的界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5月,袁庭栋老先生来到麓湖

“他很了不起,第一次把成都的历史与文化,从街巷的角度进行了记载。”一聊到袁老先生和他的《成都街巷志》,范姐就显得异常兴奋。她经常翻看这套书本,沉醉于在图文中去寻找小时候的生活记忆。

她迷恋于书中所展示的“儿时的附近”,彼时的祠堂街遥远却触手可及——门票5分钱的人民公园、巷子对面的风琴厂、离家不远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解放前张大千、潘天寿居然在隔壁的美术馆做过展览,如果不是袁庭栋,她自己都不知道在自己家的附近发生过这样的事。

她说:“于是我就很好奇,现在的人们,与附近海域什么样的关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成都的街巷

图片源于《成都街巷志》,袁庭栋著

范姐不是孤独的提问者。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附近”正在广泛消失,以至于当项飙(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代表作《跨越边界的社区》)在《十三邀》中提出“消失的附近”之后,不仅勾起了许知远的酒劲,更引发了一轮广泛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三邀第4季》第4期

人类学家项飙探讨“附近与个体的关系

项飙所谓的“附近”,是指以个人为圆心的周围实在的生活范围。而随着“技术与资本”的驱动,人们逐渐习惯于通过更为便捷的途径去展开生活。人们很容易因为遥远的话题而产生应用程序上的互动,却逐渐丧失了通过附近的街巷、店铺、邻里来构建生活关系的本能。

范姐不是人类学家,并未把这个问题想得如此深刻和具有理论高度,但却有一个质朴的内心愿景,就是把这种正在消失的“附近”,通过某些方式找补回来。在邀请袁庭栋来到麓湖之前,范姐已经开始了一系列这方面的实践,她自己有一个朴素的总结——献给社区的6个“第一次”

03/

载体与桥梁

献给社区的6个“第一次”

她回想起了小时候祠堂街附近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当时什么也不懂,但小朋友们都喜欢去那里玩,是一种自然而纯粹的“附近关系”

这种孩童时代围绕在生活附近的环境,对她产生了巨大影响,热爱旅行的范姐,无论走到哪个国家、哪座城市,都会去逛当地的美术馆、博物馆,探索那些有意思的街巷。异国途中,她终究是异乡人,但在那些具体的街道与空间中,她似乎能够与附近产生感悟上的连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旅途中的范姐

她坦言自己近两年已经很少有机会去国外旅行,仿佛被社区“困住”了。而此前刚刚搬进麓湖的范姐,和大部分邻居一样,并未意识到此刻的家门口,同样有一座名为A4的美术馆。

直到美术馆推出了“社区日”,范姐尝试着组织光影会去那里搞了三次活动。在她的“种草”之下,许多家庭开始欣喜于这个家门口的美术馆所带来的眼界与视野。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那些看似深刻的“当代艺术”。因为在范姐看来,再深刻的艺术都是源于生活:“那次之后,很多邻居都跟我说,原来艺术离我们并不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姐和邻居们一起举办《共享麓生活》摄影展

今年,范姐以另外一种身份进入了A4美术馆,主动当起了“非常导览员”。她要导览艺术家王郁洋的个展「Oblivion」,以及荷兰艺术家组合帕森·布鲁瑟与玛吉特·卢卡斯个展「非真之实」。展览作品具有深刻的实验性,以往她对当代艺术并不熟悉,却掏出了一套自己的解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姐与大家分享对个展「非真之实」的不同理解

她在作品《关系》和《人造月2》里看到了邻里关系,在《惚恍》里看到了人生:“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轨迹都不同,那我们如何去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呢?”

问题看似深刻,却是范姐关于社区与附近、邻里与个体的具体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非常导览员”范姐和孩子们

除了把专家请进社区、把邻居带入美术馆,范姐还为社区献上了许多个“第一次”

比如第一次去思考居民如何与开发商构建出命运共同体、第一次通过厨艺大赛的方式链接了社群和在地的商家、第一次以“生态链”的思维尝试推动所有平台去驱动同一件事情、甚至第一个在所有场合都一丝不苟地佩戴身份徽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寻味邻里情」厨艺比赛

范姐第一次将麓湖的商家与邻里链接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身体抱恙的范姐,依旧活跃在社区的活动中

她把自己形容为一种载体,通俗一点,是一座桥梁:“我牵头去做这些事情,不是想获得什么话语权。我只是希望能够形成一种渠道与惯性,让社区真正地活络起来,让邻里真正地亲密互动。”

但是在实践了这么多“第一次”之后,她不想再做“第一次”了。她希望这把“交椅”能够传递到更多的邻居中去:“一定要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共创中来,而不总是我在牵头去思考。”

而共创,也正是导致范姐近期焦虑的主要“症结”

04/

渔获节第三年

历史要让居民自己去书写

范姐的焦虑不是突如其来的,社区有太多事要操心,她常常夜不能寐。第三届麓湖渔获节会在9月下旬如期而至,范姐再次担当起了这个社区在地节日的主策划人。她的焦虑又开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

范姐联合五个家庭,共创了第一届“渔获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

第二届渔获节延续了麓客们的家乡记忆

范姐主要焦虑的,是很多事情没有办法高效推动,力不从心。

这是渔获节首次交由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主办,这场本身便带有“社区共创”基因的节日,算是正是交到了居民手里。理想状态是,面对这场节日,会有众多居民主动出来献计献力;现实则是,还需要动用非常大的推动成本。一组问卷调查数据加深了她的焦虑,有高达80%的居民表示愿意参与社区节日,但不愿意参与到共创的环节中来

“有很多不住在麓湖的朋友常常向我问起渔获节,但不少身边的邻居居然一次都没听说过。”这种墙外香的现实触击到了内心,她觉得最深层的原因是渔获节还没有真正成为具有文化传承意义的节日:“那么就得让居民们深深地记住它,明白它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她很快张罗了一场“共创工作坊”,除了活动策划本身,更重要的目的是讨论如何将在地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渔获节中。工作坊上,范姐无数次强调她的理想——让渔获节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第三届渔获节共创工作坊

这是一个看似艰难的“野心”,但在范姐心底,却有着深深的自信与笃定。她手机里保存着一张东汉画像砖的拓印图,展示了东汉时期水乡秋收的热闹场景。“这里面呈现的人与人、人与土地、播种与收获的关系,不就是我们今天渔获节所想要表达的么?”

消失的附近正在找回,消失的文化根源呢?范姐认定渔获节应该承担起这个文化传承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舟赛也是如此,范姐细数出中国许多地方长久传承下来的龙舟赛,无一不有着自己的文化内核在里面。在她心里,龙舟赛当然也有自己的文化内核,那就是邻里情感的链接。这是独属于这个社区的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

麓湖居民们共创了第一届业主龙舟大赛

“一个地方的历史,始终是在地居民共同去书写出来的。大家都是冲着社区的环境来的,生态的也好,人文的也好,但大家对这里的感觉能维持多久,真的取决于他们自己。”

要让这种文化内核真正被激发,最大的难题还是让居民走出来,参与到共创之中。范姐虽然还在持续焦虑,但她相信这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你自我总结为一个“载体”或者“桥梁”, 不为名利,但有人担忧你沦为某种“二传手”,你自己如何看待这种担忧?

A:有一句很简单的俗话,“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话听着简单,但做起来很难。我们通常都会首先去想“我能得到什么”,但我觉得更应该前置的想法是“我能给到别人什么”。“二传手”这个说法我刚开始听到时心里的确不是滋味,但细细一想,如果这是一场比赛,我能把球传好,让前方的队友可以将球投进“蓝图”,那当个“二传手”也是一件好事。

Q:策划渔获节的过程看起来非常复杂,需要去协调各种社群和邻居,如果有更多的人来参与策划和决策,会不会更容易推进?

A:我们传承的是一种文化和精神,这个东西必须要去共创。共创的条件是对社区的热爱,光爱还不够,要“有行动的爱”,很多人总是在口头上表达多么爱麓湖,但是一涉及到行动和付出就会退缩。共创的能力是无法忽视的,哪怕把所有权力集中给我,我也没办法完成。我只是希望起到一个带头的作用,把我们的“初心”带给大家就够了。

Q:今年渔获节,除了更多的邻居积极参与共创,你还亟需哪些支持?

A: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因为渔获节承载了在地的文化。很高兴的是今年我们的确获得了政府的很多关怀和支持。

另外我们也希望渔获节的文化能够融入到学校的教育中去,如果有一天哈密尔顿小学的孩子们都能够在学校里学到自己家乡的文化传统,那么还需要担心历史无法传承么。

Q:今年的渔获节会有哪些亮点,给大家剧透一下?

A:我们希望每一年都有新的创意,但是能够有更多可以传承的东西。今年会有一场水陆两栖的盛装巡游,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在麓客岛和湖水中来一场热闹的大巡游。大家都对渔宴呼声依旧很高,今年会有更多的商家和社群一起来共创。龙舟赛也会扩大规模,尤其是比赛的形式,将会更多考虑参与感,而非一味追求“竞速”的排名。

Q:如果有一天麓湖的社群活动、社区节日没有钱来支持了,你会怎么办?

A:如果有更多居民参与到共创中,有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有麓湖社区基金会产生循环的“造血机制”,就不会害怕有这么一天。我们的祖先智慧无穷,创造了无数灿烂辉煌,渔获节本身就是在传承历史文化,可以追溯到5000-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鱼化龙寓意纹样)、三星堆文化(鱼凫图腾)。历史烙印文化的印记是不会被遗忘的,况且我们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融入麓湖自己的人文元素。所以哪怕开发商不在了,我也不必担心,这种生活方式已经融入了这片土地,成为了地方的文化基因,它怎么可能被消灭,只有记住历史才能走向末来。

Q:那么,到底什么是“麓客”?

A:“麓客”这个词好像更加超脱了业主的身份吧,它很开放。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的父亲是一位医生,我更喜欢从医学角度去表达这个问题。今天,人类面对新冠疫情,无人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人类已经形成了命运共同体。所以只要你认同这里的环境与文化,特别是价值共识认同,那你就是麓客,不需要一张业主卡来证明。有一次邻里老迎新,我遇见一个大姐,他住在另外的小区,儿子是麓湖业主,但是他特别愿意来参加我们的活动,比很多邻居都积极,那我认为他就是麓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THE END —

来源: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