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交通广播《速度早高峰》报道: “钢梁桥1号墩支座最大位移33mm……”8月10日14时,滚滚热浪中,乌海工务段巴彦路桥工区副工长郝永忠一边俯下身子测量三盛公黄河特大桥支座位移,一边随手用衣袖抹了一把满头大汗,记录完检查结果后,带领职工赶紧前往下一处检查处所。

郝永忠,中铁呼和浩特局乌海工务段乌海路桥车间巴彦桥工区副工长,自2005年以来,一直与三盛公黄河特大桥为伴,先后担任桥隧工、班长、副工长。15年来,他用自己的汗水与努力,与9名工友们一起精心呵护着这座桥梁的安全畅通。每年的冬夏时期,防洪、防胀、防凌任务异常繁重,是他们一年中最为繁忙的时期。

尤其是今年8月以来,内蒙古磴口县境内气温持续升高,铁路线路几何尺寸和三盛公黄河大桥的桥体结构也会随着温度产生变化,为防止三盛公黄河特大桥桥上线路发生胀轨跑道和桥体钢梁结构变化超限,每当气温高于30℃时,他都要与工友们一起顶着炎炎烈日、随温而动,对这座长682.5米的大桥进行全方位体检,全面掌握桥上线路轨道几何尺寸、护轨爬行以及桥体钢梁、支座的位移变化情况。

“工长,今天最高气温35℃、最高轨温46℃,主轨最大爬行量8mm、护轨最大爬行量-455mm、钢梁最大爬行量5mm……”负责测量护轨爬行量的青工郭凯民,在完成测量任务后,及时向他汇报。

“今天高温巡查大家表现都很好,在规定时间内圆满完成了检查任务,回去以后抓紧时间整理检查结果、分析设备变化规律,对需要整修的病害和处所及时安排到维修计划,我们利用夜间天窗统一进行处理……”15时30分,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紧张检查,圆满完成了三盛公黄河特大桥整座桥体和桥上一公里线路的检查任务。在班后总结会上,副工长郝永忠总结完当天的作业情况,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中国交通广播记者:高雅,通讯员:李明哲、景向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