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特稿

高等教育承载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面临的要求更高、任务更艰巨。

作为唯一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民族高校,中央民族大学如何更好地完成为国家战略服务和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的使命?如何建设好一所世界一流民族大学?近日,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张京泽 在《人民论坛》刊发署名文章,围绕民族高等教育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使命与担当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推荐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族高等教育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使命与担当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张京泽

“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和根本遵循。作为唯一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民族高校,中央民族大学承担着为国家战略服务和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服务的双重使命。在新的历史坐标中,学校准确把握国家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意义和自身在“双一流”建设中的使命责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扎根中国大地走民族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之路,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民大力量。

01

创办建设民族高等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基础上的重大战略考量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创办民族高等教育,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深刻把握,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生动实践。 中国共产党人从建党之初就高度重视民族问题,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刻认识到:没有中国少数民族的解放,就不可能有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在这一思想指导下,1941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陕北公学民族部的基础上,创办了 中国第一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高等院校——延安民族学院,这也是中央民族大学的前身,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创办民族院校的先河。

从毛泽东同志为延安民族学院亲笔题词“团结”,到党和国家在中央民族学院成立初期为学校办学确定“三项主要任务”,再到习近平同志到校视察时指出中央民族大学要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民族团结进步、少数民族优秀人才培养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学校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阶段都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特别重视与亲切关怀,学校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面临的要求更高、任务更艰巨。加快推进民族高等教育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既是现实所需,又具有长远意义。

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共同繁荣发展,中央民族大学要当好“助推器”。 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事关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当前,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民族地区是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众是一个大家庭,要携手并进。”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和实施,将民族地区从对外开放的大后方、边陲、末梢,变成了最前沿、主战场和关键枢纽。学校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丰富经验,是国家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和推动实施“一带一路”等新一轮对外开放重大决策部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攻坚力量。

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央民族大学要当好“排头兵”。 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新时代贯彻落实好这一新使命新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更需要民族教育全面跟进。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强化各民族师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荣誉感,培养一大批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各民族优秀人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这既是党和国家对民族院校办学的深切期待和重要要求,也是民族院校肩负的特殊办学使命和重要人才培养任务。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中央民族大学要当好“智囊团”。 民族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往往呈现出经济政治、历史现实、民族宗教、国内国际等问题叠加交织的复杂局面。民族问题处理得好不好,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影响巨大。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民族工作面临新任务新挑战。深入研究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为有效应对问题挑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贡献力量,进而为世界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央民族大学责无旁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民族高等教育 在服务党和国家战略全局 和民族工作大局中作用明显、贡献突出

2009年习近平同志到校视察时指出,中央民族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纵观学校历史,从延安民族学院时期的干部培训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民族学院的正规化办学、再到1978年被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从“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再到现在的“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央民族大学始终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心同向,与民族工作的伟大实践紧密相连,与国家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在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时代需求的各民族优秀人才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在建校之初,就先后开办了军政干部培训班、政治研究班、马列主义研究班、教育行政培训班以及多种民族语文培训班,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少数民族干部,为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政权建设和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于为国家特别是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培养专门人才的需要,学校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探索和开创了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新途径、新局面, 培养了许多少数民族的第一个本科生、第一个硕士生、第一个博士生,以及大批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的各民族优秀人才 ,他们中的大多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栋梁。

二是在为国家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央政府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选调了一批民族学、社会学、民族语言、民族史领域的著名专家到中央民族学院任教,为学校服务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奠定了良好的学术传统和人才基础。 上世纪50年代,学校承担完成了民族识别、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和文字改革与创制等一系列国家重大任务。改革开放后,学校专家学者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跨境民族与边疆问题、民族宗教与国家安全、民族地区物种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批原创性研究成果,为国家在新形势下确定发展战略、完善民族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决策参考。

三是在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中央民族大学校园文化的生动写照。56个民族的师生在这里共同工作学习生活,56个民族的文化在这里交汇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的生动缩影和展示中国民族政策以及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窗口。学校积极推进民族优秀文化研究阐发、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代表国家参加重大文化交流活动,积极打造“锦绣中华·魅力民大——中国民族文化走出去”等系列文化品牌,向世界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魅力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央民族大学承办的“塞纳中华情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场晚会”

03

聚力攻坚,在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征程中彰显中国特色、民族特色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承载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把中央民族大学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既是党和国家对学校光荣办学传统、鲜明办学特色和辉煌办学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学校在新时代担负特殊办学责任和特殊办学使命的深切期待。 我们有责任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实践中,探索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满足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需要、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世界一流民族大学。 党的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把“四个服务”作为办学治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确保党的全面领导落实有方、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有力,扎实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因责而生,尽责而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正急需和呼唤一大批扎根民族地区、具有家国情怀、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新时代新要求新任务,学校坚持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人才培养各个环节,内化为师生的共同价值和行动自觉。学校开展学部制改革,成立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实行混合编班、混合住宿,搭建各民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条件与环境。 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获批四部委联合设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研究。将3000余名各族师生参与国庆70周年系列重大任务的过程,打造成一堂特殊的爱国思政课,组建宣讲团,赴新疆、西藏、宁夏等地开展宣讲,讲述了新时代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生动故事,把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传递给了民族地区的师生群众。

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导向,培养堪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大任的一流人才。 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民族高校“从哪儿来,往哪儿去”的重要指引,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遵循。学校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和新时代民族工作的要求, 在部分应用型专业中增设民族班,探索实施了多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更好地助力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实现、助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与水平提升。学校开设新闻学、法学、工学、信息与计算机等专业民族语实验班,创办音乐舞蹈民族英才班,培养了一批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又精通民族语的专业人才,极大缓解了民族地区文化艺术、司法等领域双语人才匮乏的现状。学校不断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的特殊规律与人才培养具体改革实践有机结合 ,立体化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匹配,“量身定做”培养一流人才。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建设一流学科。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坚实支撑,也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整体提升的重要切入点。学校着眼于“世界一流”的高起点和高定位,紧紧围绕“四个服务”,坚持致力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族学学术共同体,形成了以民族学一级学科为引领、高峰学科带动、高原学科助力、基础学科创新发展的多样化特色教学科研体系。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边疆安全与稳定等重大问题作为学术研究和理论创新的主攻方向,发挥智库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民大智慧”、提供“民大方案”。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推动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具体实践,也是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现实需要。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创新激发活力、以改革驱动发展,推进实施了全员聘任制、任期目标责任制、高层次人才聘用、干部能上能下等系列改革,推动树立讲竞争、重担当、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以理念、制度、实践、方法的改革创新,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加快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为“双一流”大学建设蓄力助航。

面向新时代,中央民族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新坐标引领新航向,以新举措对标新要求,切实担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使命,回答好“扎根中国大地办一流大学”的时代命题,为实现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选自 | 人民论坛8月上

转载请注明来源

新媒体编辑 | 王思楠

原文责编 | 周小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