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景观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火炬开发区蒂森克虏伯扶梯有限公司,工人在装配扶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合光电一直重视科研创新,其自主研发生产的高倍高清变焦镜头,出货量长年占据全球第一。图为联合光电无尘车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表:杨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13日上午,广东利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部建设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东镇东二路如期举行。简单的奠基仪式之后,工地上很快响起一声声打桩机的声音——此刻,距离利诚检测拿到项目施工许可证不到24小时。

以火炬新速度叩开火炬建设新序幕。在中山首个“拿地即动工”项目奠基仪式后,中山火炬高新区建区30周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火炬开发区管委会举行。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和广东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市政协主席唐颖,市委副书记、火炬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文锋,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杨文龙等领导参加了研讨会。会议还邀请了工程院院士、高校负责人、企业高管等嘉宾围绕如何做好“高”“新”文章进行经验分享,为推动火炬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大胆探索、开拓进取”的火炬实践,曾书写了火炬开发区过去30年的精彩篇章;“一往无前、乘风破浪”的火炬精神,也将继续为下一个30年华章开山劈路。

1 重构“二次创业”新逻辑

聚万众心,集八方智,谋发展路。

在建区30周年之际、在《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之后召开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对于火炬开发区来说意义深远。

1990年,国家科委、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三方签约,火炬开发区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成员,改革开放的高速列车在这里踩下油门。30年来,新材料、新能源、机电一体化、生物医疗等产业集群飞速发展,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园、国家健康基地先后成立,孕育了珠江西岸上的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跻身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搭上“双区”建设的时代列车,新机遇和新挑战都对传统的发展方式提出了考验。30年后,站在一个新的拐点,火炬开发区迎来了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命题。

7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继续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以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事实上,这也是火炬开发区“二次创业”的逻辑。

今年初召开的中山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努力把火炬开发区打造成“创新发展的主引擎”“重振中山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的先行示范区”“一流国家级高新区”。围绕上述目标,火炬开发区如何在寻找产业升级后劲、提升创新发展动能方面出实招,这是火炬开发区作为中山“当家人”、必须要回答好的“未来在哪里、希望在哪里、出路在哪里”的时代考题。

“项目落地速度就是用来‘破’的,今年要率先从‘拿地即动工’的挑战干起。”中山市委、市政府将今年定义为“交通攻坚年、项目落地年、稳企安商年”,作为主引擎、火车头的火炬开发区自我加压,跑出了加速度、新速度。今年以来,火炬开发区在大力向外借力重塑高新区优势的同时,也加快向内梳理、整合、提升、优化资源配置。

“三十而立的青壮年,要担当家庭顶梁柱,为全市发展多作贡献。”今年4月,赖泽华一行到火炬开发区时,强调火炬开发区是国家级高新区、中山创新发展的“主引擎”、引领全市高质量崛起的“火车头”。一流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不仅需要扎实的产业基础、领先的创新动力,也需要一流的城市载体。经过30年的发展,火炬开发区已经意识到已有的旧村、工业园已经不能承载高新技术产业的落户,不能满足高水平人才的生活需求。根据计划,该区将对标深圳、新加坡以及周边先进高新区,重新规划下个10年开发区的发展形态,补足公共服务短板,建成6所中小学和6所幼儿园,力争增加1万个公办中小学学位,重新构建火炬开发区高质量产城融合格局。

这,是火炬开发区赢得发展优势的基础。

2 培育有号召力的产业集群

在中山火炬高新区建区30周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火炬开发区还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推动腾讯WeCity解决方案落地,并携手打造国际数字文创主题商圈,推进留创园创新中心建设,全方位、多领域助力中山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计划,双方将在新基建、云计算、大数据、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数字文创、新型智慧城市、数字政府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这是今年以来,火炬开发区大力引进的又一高端项目。

牢牢抓住“高”和“新”,是火炬开发区建设国家级一流高新区的重要章法。从7月中旬开始,火炬开发区党政班子开启了疫情发生以来,行程最为紧凑密集、跨越范围最大的考察调研活动:从广州到北京再到成都、东莞、深圳和厦门,足迹遍布省药品监管局、省科技厅、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市跨区域产业协作中心、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检验检疫研究院检定所、电子科大科技园、松山湖、前海、厦门高新区等,考察近20个高精尖平台或项目。

如果进一步梳理火炬开发区党政班子的七月跨省市调研行,有三条产业线索值得关注:以“广州—北京”北向调研线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线,是火炬开发区努力推动中山建设国家药品进口口岸、争当生物医药强省建设排头兵的积极行动;以成都西南方向为主的光电产业线,是该区打造光电领域高效、高质成果转化平台的深度思考;以“东莞—深圳—厦门”之行为主的创新创业主线,是该区重建开发区留创园、创新创业中心的大胆探索。

上述看似并无关联的机构和项目,背后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重塑创新动力、再造营商环境、升级产业版图的路径与决心。火炬开发区力争引进中检院、腾讯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研发机构,并把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科学家团队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平台吸引进来,都体现了火炬开发区集中精力突破激光技术、生物检测、快速成型、集成电路上下端等关键领域的决心,这也是火炬开发区推进再生医学、生物和化学创新药、可穿戴医疗设备研发和品种加快集聚的实践,目的就是要以新的产业号召力孕育新的产业集群。

蝶变往往藏在细节之中。早在今年“3·28”招商活动中,火炬开发区坚持“高”“新”导向的招商信号已然明显:以康海泰晟生物医药CDMO平台项目、广东省制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新诺无掩模光刻设备增资扩产项目等签约项目,在行业内都具有领先技术水平。据统计,今年火炬开发区上台签约的项目中,绝大部分的亩产税收超过200万元,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作为土地配套,火炬开发区今年计划整备1000亩非房地产用地、2021年整备3000亩、2022年整备5000亩连片产业发展用地,打造万亩深中产业拓展走廊,同时加快推进“三旧改造”,向低效用地、闲置用地挖潜发展空间,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打造万亩产业总部带。

“‘十四五’期间,1万亩产业总部带不够,我们就打造2万亩、3万亩,目标就是要把高质量产业链完完整整地落户下来,在火炬开发区生根成长。”当前,火炬开发区正大力建设大平台,全力推进鲤鱼工业园为核心的湾西智谷以及岐江新城轨道站场、科技新城高标准规划建设,主动对接深圳科技创新资源,打造深圳—中山产业拓展走廊高品质产业承载区;破解土地碎片之困的探索也在大力推进,并围绕深中通道、高铁中山站等重要交通路网,全面完善对外交通路网和轨道网,构建多层次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这,是火炬开发区为未来产业版图布下的新局。

3 三十而立再出发

重整行装再出发,全面推进火炬区“二次创业”——看似熟悉的口号,今年有了新内涵。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在中山重振虎威之时,在迎来建区30周年之际,火炬开发区的“重整行装”,是准备迎难而上的勇气,是决心重塑新优势的魄力。

再出发,需要“快”招数。推动中山首个“拿地即动工”项目,实现土地摘牌到合法动工从常规6个月到145分钟的飞跃,是“机遇不等人”的迫切。

再出发,需要“慢”功夫。放弃见效快的过渡加工类、污染类、限制类企业,把精力放在高科技企业的培育上,需要勇气,更需要耐得住寂寞的远见。

再出发,需要“真”本事。引进“高精尖”项目不是目标。留得住、能成长才是诉求,这需要勠力改革的决心,全面优化的营商环境。

无论是“快”招数,还是“慢”功夫,“真”本事,背后是火炬开发区从“火炬速度”到“火炬质量”的思考。

从今年初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的“黄金四条”政策,到“3·28”引进高含金量产业直投项目、与国字号四大行推出政银战略合作协议获授1400亿元联合授信,再到后来主动出击,频繁跨城考察健康医药、光电产业等重大项目……回望2020年以来火炬开发区的这套“组合拳”,一条重塑创新动力、重构产业版图、再造产城空间的发展脉络,逐渐明晰。

赖泽华表示,创新是火炬开发区的使命和灵魂,更是永葆生机活力的不竭源泉。创新求变、因地制宜,成就了火炬开发区曾经的辉煌。不管外部环境如何变化,火炬开发区探索的精神不能丢,创新的勇气不能缺,必须坚定不移做好做实“高”与“新”的大文章,始终保持蓬勃生机。他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火炬开发区必须要立足大湾区,面向世界,登高眺望,从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格局上谋划和推进火炬开发区发展,在着力打造推动高质量崛起的火车头、引领创新发展的主引擎、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区、城市建设和社会治理的新样板上下功夫,要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任接着一任干,奋力创造不负时代、不负国家、不负人民的新业绩。

“发扬‘火炬精神’就是敢闯敢拼、敢于突破、勇猛担当。”陈文锋表示,真抓实干就是最大的竞争力,市委、市政府发出了“重振中山虎威”的号召,火炬开发区通过强化党政机关和社区、事业单位、区属企业、雇员及攻坚克难专项工作等六大考核办法激励作用,充分提振队伍干事创业精气神,把破纪录的“火炬速度”转化为工作常态:“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胜利。”

这,是火炬开发区赢得下一个30年的未来所在。

■聚焦

145分钟!中山火炬创下项目“拿地即开工”新速度

8月13日上午,中山市首个“拿地即动工”项目——广东利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总部建设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如期举行。在这前一天的上午10时,利诚检测总部建设项目用地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进行公开交易。中午12时25分,利诚检测拿到项目施工许可证,走完全程22个事项的审批流程仅用时145分钟,也就是平均完成一项审批用时6.6分钟。

“145分钟”完成从土地证办理到施工许可证签发,创下了中山项目建设“拿地到开工”的新纪录。“哪个部门稍微打个瞌睡,这件事情都完不成。”中山市委副书记、火炬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陈文锋在动工前一天的现场办公会上说。从市级部门到区级部门的无缝协作、详细的流程分解表、精确到以分钟为单位的办理时间要求……无数个细节才让这一新速度的实现成为可能。

这个速度的实现,也为火炬开发区乃至中山的重点项目落地树立了效率新标杆。

从半年到145分钟:一场营商环境提速实践

“笨鸟都懂得先飞,我们是‘聪明鸟’,更要懂得先飞。”在现场办公会上,陈文锋打了个比喻。在“拿地即动工”临时指挥部内,利诚项目不动产权证、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办理流程的KT板密密麻麻地标注着事项、办理时间、资料清单与相关责任人,每一个事项的办理都精确到了分钟。

作为火炬开发区近3年来的首个供地项目,利诚检测总部建设项目将建设检测和产品研发生产服务大楼,包含生命科学检测、检测设备、生命诊断试剂研发和生产,体检中心、大数据中心等。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14.8亩。

根据中山市相关规定,从拿地到动工的时限为半年时间。但火炬开发区将“拿地即动工”定为今年奋战2020攻坚克难的加码目标。从半年到145分钟,各级部门在流程再造上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为了实现加码目标,火炬开发区成立了企业投资项目领导小组,专设项目动工组。火炬开发区主要领导亲自抓“拿地即动工”的加码目标,全程督办项目落地全流程。在中山市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协调推进办公室(下称“前期办”)的统筹推动下,市直部门与火炬开发区聚力合作,共同完成了这一次审批流程“大练兵”。

145分钟新速度的实现,背后是创新的审批机制在起作用。一方面,相关部门“关口前移”,在具备供地准入条件时(主要申报材料符合法定条件,次要申报材料如不动产权证等缺项),审批部门同步启动立项、工程建设许可等前期预审工作,待项目取得不动产权证后正式入件审批。另一方面,实行“容缺受理”,对项目涉及工程建设许可的6项审批环节,在项目供地前全部实行容缺预审。

利诚检测项目,就是火炬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重塑项目落地流程的见证者:8月10日,利诚检测项目监管协议、用地交付协议书、用地交付确认书已经签订,保证金也已经缴纳;8月12日,用145分钟完成全部审批流程;8月13日,该项目正式动工建设。

从个案到常规:高效率要常态化运作

“我们的目标得以实现,各个部门的团队协作非常重要。”陈文锋说,“回头,我们再看看哪个环节‘摩擦力’比较大,再上‘润滑油’打磨打磨,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

“今天每一个环节的负责人此前都经过了长时间的沟通,所有事项已经精确到了分钟。”火炬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科技信息局相关负责人说。经过此前演练,每完成一个环节,责任人都会在项目工作群汇报进度。以火炬开发区住建局为例,该局在受理材料后,人防初审、消防初审、施工许可证初审、质监初审和安监初审5条线同时进行。“我们已经把时间省到了极致。”该负责人说。

今年,火炬开发区有望开启一批高端科研、成果转化、检验检测项目的建设。“对我们来说,推动第一个‘拿地即动工’项目,可以说集全区之力在努力。一通百通,以后这件事情对我们来说,应该是轻轻松松,小菜一碟。”陈文锋说,“我们要总结经验,常态化运作出高效率、高水平。”

利诚检测项目是中山首个实现“拿地即动工”项目,22个审批事项仅花了145分钟。

围绕如何做好做实“高”“新”这两篇文章,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英泽,广东药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姣,腾讯云政务副总经理杨革生,毅达资本合伙人、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戴华坤,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单樑,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刘战国等嘉宾分享了相关经验,以“头脑风暴”为火炬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同维度的思路。

■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学家张英泽:

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中国每年有多少骨折的病人?”在中山火炬高新区建区30周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骨科学家张英泽用一个问题来切入他对医疗领域科技创新的理解。“这个数字是500万,其中有八成左右的病人需要做手术。每个病人用的骨科耗材,比如钢板和钢钉,需求量是很大的。”在张英泽看来,中山市产业基础扎实,尤其是火炬开发区,在机电、电器制造行业走在前列,可以依托制造业优势和健康基地的潜力,鼓励企业在产业跨领域发展方面敢于创新创造。

张英泽一直致力于复杂骨折闭合复位微创固定的研究,是我国骨科创新与骨折微创治疗的首倡者,是骨科创伤领军人物之一,原创提出了骨折顺势复位固定理论、骨折仿生固定理论、不均匀沉降理论等十几项创新理论,研发了系列微创复位固定技术、器械和内固定物。会上,张英泽以自主研发下胫腓仿生固定装置的历程为例,在研讨会上分享了其对“创新”要义的理解。张英泽认为,创新需要诸多元素实现,其中最重要的是观察、思考与应用实践。“观察、思考对于创新来说非常重要。观察是获取信息、知识、经验、技术和方法的手段,也是从事创新思维活动的基础和源泉,而思考则是创新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张英泽认为,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要抢占创新高地、前瞻布局,就要走在时间前面。

广东药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姣:

抓住湾区机遇 走健康产业创新发展之路

广东药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郭姣以“打造创新高地,引领产业发展”为题阐述了她对于中山健康产业创新发展的思考。她认为,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应该以大湾区建设作为最大机遇,展现中山的责任与担当。

“健康产业是中山市的主要产业,是‘钻石产业’‘朝阳产业’,占比超过全市GDP的四分之一。”郭姣认为,健康产业是中山落实“三个定位”的关键抓手与支撑。中山健康产业的优势在于起步较早、科技型企业较多,产业链较为完善。同时,中山拥有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等成熟的产业平台。在全市层面,中山科技与服务平台众多,与港澳也有良好的区域合作。

与此同时,中山健康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创新能力不足,多数企业研发投入较少,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人才支撑不够强,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不足,吸引力相比广州、深圳有差距;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标准体系不够完善、科技人才等聚集效应尚未凸显等。

郭姣认为,成熟的产业链能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中山应该走健康产业创新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协同效应,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健康产业集群示范工业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能够带动很多产业,让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布局完整,各司其职。”企业提供研发资金培养专业型人才、为大学和科研机构提供研发经费;大学和科研机构致力于进行基础技术创新和实践性研发试验;科研中介机构进行信息资源分配与输送,也可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郭姣还提出,中山应该发展中医药健康产业,建设中西医结合的重大慢病预防、治疗、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构建特色鲜明的中医药养生、保健示范基地,建设国家级健康医疗旅游/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让“中医药文旅融创”全面发展。

腾讯云政务副总经理杨革生:

建设未来城市 助力创新发展

“今天我要从腾讯的角度去聊一聊,互联网技术如何跟城市实现强强联手。”腾讯云政务副总经理杨革生以“建设未来城市,助力创新发展”在会上作了主题分享。

腾讯云一直以来积极参与大湾区数字化建设。2019年8月,腾讯WeCity未来城市解决方案推出不久,就率先落地江门。同时,腾讯云还助力广东省打造了“粤系列”政务服务品牌,让“指尖政务”越来越便利。

在中山市火炬高新区建区30周年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腾讯云与火炬开发区达成框架合作协议。这是腾讯云参与大湾区数字化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根据计划,未来双方合作将深入到数字政府、社会治理、工业互联网等领域,为中山打造数字经济发展创新方式。杨革生说,打造智慧城市,归根结底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解决方案。在他看来,智慧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通过数据平台、通讯等现代的技术手段,把决策权、处理权向处置现场和一线人员赋能,让“听得见炮声的人”作决策,使城市应对突发事件更能够把握主动权。其次,在精细化、精益化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城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使在城市治理过程中有效的治理资源发挥更大的治理效果,实现物尽其用。

在火炬开发区建区30周年之际,杨革生对于腾讯云和火炬开发区的合作抱以极大的期待。他表示,以技术创新推动火炬开发区的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将为该区的社会治理、产业园区的升级与管理带来极大的助力。而打造未来社区生态,也将驱动火炬开发区高质量、高水平的经济社会建设进程。

毅达资本合伙人、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戴华坤:

优化营商环境 扶持高技术企业发展

“我们总说要引导社会资本,要支持高新企业,不能只是说说而已。”毅达资本合伙人、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戴华坤从融资环境的角度,分享了资本助力产业创新、优化资源配置的观点。

戴华坤给火炬开发区未来发展提出了三个建议:以“科技为先”为导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更好更优服务企业;完善金融生态,大力发展创投基金。“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的产品不够,而是我们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不合理,升级就很难。”在产业结构的优化方面,戴华坤对火炬开发区的健康医药产业极为看好,认为火炬开发区应抓住机遇,大力引进优质项目和平台,在推动这一产业上发力。在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方面,现场,戴华坤解读了国家支持高新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包括如何加强金融服务、营造高质量发展环境,鼓励商业银行在国家高新区设立科技支行,引导创业投资、私募股权、并购基金等社会资本支持高成长企业发展,允许园区内符合条件的国有创投企业建立跟投机制,支持国家高新区内高成长企业利用科创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家高新区开发建设主体上市融资等。戴华坤分析了目前中山企业的科创能力:“中山企业有不少,但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一个例证就是中山的科创板企业目前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戴华坤建议,火炬开发区要积极用好各级政策,在鼓励、支持、推动企业创新方面下足功夫,通过不断完善金融生态,使资本和技术实现良性互动,进而推动高技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单樑:

未来每天将有超400辆大巴往返深中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单樑从深圳城市规划的视角来看待火炬开发区的未来发展:“经过30年的发展,火炬开发区的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建设的框架已经全面拉开。与此同时,火炬开发区还有令人羡慕的靠山临水的优异生态空间环境。”

“三十而立”的火炬开发区找到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单樑认为,在大方向确立的前提下,中山还应该多思考目标的实现路径。曾经追求数量、规模的粗放式城市建造方式只是将城市当做增长容器,实际上城市不是简单的房子集合体,而是非常复杂的有机生命体。“从火炬开发区再出发、再发展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发展思路应该从‘盖房子住人’变为‘用好的城市留住人’。”单樑打了个比方:创新人群可以被叫做“现代的游牧民族”,追求“逐水草而居”的高质量、充满活力的生活方式。“营造高质量、高品质的城市已经成为深圳城市规划的一种价值认同。”单樑说。

从环湾区的发展格局来说,单樑认为大湾区东岸、西岸发展确实存在代差和时差。“但我们觉得,火炬开发区乃至中山正好可以利用这个‘势能差’,来承接深中通道通车后的产业外溢,同时也可以作为大湾区西部高端化、国际化要素向一线城市集聚的承接点”。对于大湾区城市之间存在的“时差”,单樑认为,深中通道将使中山和深圳从两个“时区”进入到同一个“时区”。“站在未来思考当下,我们应当在城市建设上,在标准追求上与深圳同步。”单樑说。

作为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单樑表示,深圳正在主动谋划对接中山,希望通过深中通道的发展真正开启双城生活时代。“未来深圳将准备400辆大巴,每天24小时往返作为深中通道的摆渡车,直接通到中山的重要大型居住区,双城生活可以说真正触手可及。”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刘战国:

做大生命健康产业 完善创新生态体系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产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刘战国从产业区域发展角度分享了他对火炬开发区及中山未来发展的看法。他先是比较了同为制造业城市的佛山、东莞在发展驱动力上的差异。“2019年,佛山增长最快的还是传统优势产业,而东莞增长最快的则是高技术制造业,两个经济体发展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有差异的,但他们都实现了高质量的增长。”

对于中山的产业空间,刘战国认为实际上存在“两个中山”:“一个是以中低技术密集度产业为主的中山,另一个是以火炬开发区和翠亨新区为代表的、高技术密集的未来的中山。”刘战国认为,未来真正驱动中山发展的是中山东部以火炬和翠亨为代表的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火炬开发区乃至中山该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刘战国认为,在产业布局上,中山的装备制造、光电以及传统产业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对比没有优势。但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山处于龙头位置。“中山已经有了非常好的生命健康产业的完整服务体系,下一步,需要的是引入更多优秀的企业,把生命健康产业做大,并加强与广州、深圳的产业联动。”

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看,刘战国认为中山有发展医疗电子产业的基础。“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医疗电子产业发生了一次大的跨越,从专业领域向消费领域转变。当这一产业消费化的时候,他的体量会快速增长,产业带动力会非常强。”刘战国建议中山在高技术新兴产业上可以往医疗电子产业方向去发展。

“我们知道,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都在向珠江口布局,但它们布局的是什么?是新兴产业,是创新的高地,是创新生态体系。在这里面,表现最优秀的是东莞。”刘战国认为,东莞在产业调整和创兴资源供给上,都值得火炬开发区乃至中山市学习。“未来火炬开发区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明确我们要布局什么样的新兴产业,怎样营造创新生态,怎样吸引真正能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资源。”刘战国说。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罗丽娟 廖瀚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