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美人终薄命,古来侠女出风尘。此地之凤毛麟角,其人如仙露明珠。”近代史上,出自八大胡同之一的陕西巷云吉班的小凤仙与云南督军蔡锷之间有过一段传奇爱情,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两人的爱情故事被拍成了电影《知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小凤仙,有名的赛金花在陕西巷内的怡香院待过些时间,如今八大胡同内唯一被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也就是赛金花住过的怡香院。

花街柳陌

,众多娇艳名姬;

楚馆秦楼

,无限风流歌妓。”在影视剧中,风月之地大多上不得台面,而北京的八大胡同在清末民初便是花街柳巷的代名词,并且闻名中外,在清朝年间,更是有许多官员常常来往此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尘女子出现的时间比较早,自西周便已出现,当时蓄

女奴

之风甚广,后渐渐发展,又分为了四级,一等称“清吟小班”,这里的“游女(古代特殊职业的雅称)”琴棋书画、吟诗作对样样精通,个个多才多艺,并且相貌出色。

她们的年龄最多不过十五六岁,当年小凤仙进入陕西巷还只有13岁,而她会识文断字,会拉二胡、弹琵琶,唱京剧写歌词等,而出入此地的通常是王公贵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等称“茶室”,是较为高尚的风花场所,室内的装饰、雕花艳染都颇有讲究,位于此处的“游女”也擅画精唱,通常接待的也是富商达官;三等为“下处”,室内的装饰简单,烟花女子相貌、才艺等一般,胭脂俗粉居多;四等便是“窑子”。

八大胡同中基本是一等和二等,清朝不少出身疾苦但有姿色的女子认为此处可安身,实际上无论是小凤仙还是塞金花,都是当时那个年代的悲剧人物,如果她们有的选择,境遇肯定大不一样,一生清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个地方也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京剧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清乾隆二十一年时,乾隆帝下令禁止在北京内城开设风月场所,因此寻花问柳之处就迁移到了前门外大栅栏一带。

当时还没有八大胡同之说,不过自乾隆五十五年起,原本只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陆续进入了北京,戏班子就下榻在八大胡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清代又禁止“春风得意马蹄疾(唐人对嫖的称号,另外游女在唐被称为伎,有艺人的意思)”,而

士大夫

阶层自明代就好狎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士大夫阶层也改变了方向,八大胡同从而逐渐形成了“风月场”的雏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末清朝廷不断赔偿,增加了百姓的赋税,使得卖女之风随处可见,她们长到六七岁时并被卖到了这些地方,如果模样出挑,进入了八大胡同后便要练习各项才艺,一颦一笑也都是经过训练的,懂得如何讨权贵的欢喜,但她们很少能够自主选择自己的人生,最终也只是棵“摇钱树”。

尤其是列强入侵,八国联军进京,她们的命运更为坎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八大胡同已不是当年的模样,也因为它有其特殊性,即使北京处处大动工等,八大胡同还是保存了下来,而关于拆与不拆也曾备受争议,不过至今八大胡同还没有变为高楼大厦。